婆媳关系丨听到婆婆悄悄说的一句话,眼泪出来了

文摘   情感   2021-12-04 15:40  


好久不见各位,最近一直忙于运营小红书(ID同名),微博和公众号有些忽略,失踪人口前来报道。

几天前,我在小红书发布了一篇关于婆媳关系的笔记,热度高到令人乍舌。看完留言我才知道,婆媳矛盾是普遍严峻的,我是少数极其幸运的人。

过去的我,要么在外东奔西走,要么宅家不问世事,家长里短了解太少。怀孕之后一度加入过同城母婴群(现已退群),也在别的平台关注母婴话题,这才发现一个现象,网络上大部分儿媳都在骂婆婆,有些体面的含蓄讽刺几句,素质差的几近于恶毒咒骂,婆媳关系可谓大面积水火不容。

那篇高热笔记原是我分享的一件婆媳之间的小事,如下。



有天无意听到婆婆在对公公抱怨此事,公公安慰她说:“没事,到时生完让她拍一张宝宝照片给我们就是了。”婆婆立刻回答到:“我又不是说要看宝宝,我是去看lulu呀(我的小名)!”

几个月前选月子中心,我有些犹豫,其实是因为我对居住环境很挑剔,想待在家里。婆婆以为我舍不得钱,对我说,“一辈子一次的大事,一定要去个最好的月子中心,钱我来出就是!”

这两件暖心的事分享出来,引起热议,有不少姑娘留言到:“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你也真信?”、“故意说给你听的吧!”、“还不是因为你婆婆有钱?”、“呵呵,真够假的。”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看了这些留言,我认为,有些人之所以不幸,总归有她自己的原因。如果事事都埋怨别人,不反省自己,那永远都会困在糟糕的关系之中,婆媳关系如此,夫妻关系如此,一切关系都如此。这世上没有天生的好婆婆和好儿媳,只有在互相包容、体谅中共同进步的关系。

相处,是需要真心和技巧的。


保持距离是王道

我觉得避免婆媳矛盾的王道是保持距离,无论双方情商多高。因为年轻人跟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有着巨大差异,小到晾衣服的方式,大到养生育儿理念,都有不同,每天同在一个屋檐下发生摩擦的几率很大。所以,保持距离是避免矛盾最好的方案。但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双方都需摆正心态

如果婆媳之间一开始就互相预设对方为假想敌,关系不差都很难。我和婆婆其实也有彼此不合适的地方,但我俩从不觉得这是对方的错,因为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常态。无论什么关系,两个人之间都会有不契合的地方。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女性留言,总是抱着一种吃亏心态,说,“我为她家生了儿子,她难道不该……?”每次听到这种话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这话的底层逻辑实际上就是在物化女性,把自己当做婆家的生育工具。如果总是抱着这种吃亏心态,觉得对方家庭亏欠了你,关系很难平衡。

不期盼从别人手中得到好处

依旧是在网络上看到的吐槽,令人匪夷所思:婆家买房不加自己名字(婆家婚前全款)、月子中心的钱婆婆不愿意出、逢年过节不给钱、送自己或孩子的礼物太寒酸……很多儿媳总抱着从婆家手中得到好处的心态,这样的话,除了嫁入豪门,对方一掷千金就能堵住你的不满,别无他法。

嘴甜真的很管用

我在网络上讲话犀利大家都知道,但其实生活中我是一个嘴很甜的人,所以从小到大,同学朋友的家长都愿意孩子跟我玩,我也一直是“中老年之友”。

比如婆婆偶尔下厨,爱人和公公都会挑剔,只有我是个捧场王:“哇!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家常菜了!”婆婆送我金饰,与我的穿搭格格不入,但我时常带着,还对她说:“带着这个本命年运气都好了很多呢!”

动动嘴皮子就能让老人家开心,“性价比”太高了。


早几年的我,追求特立独行,想要无拘无束,想要去看世界,恐惧责任与牵绊。或许是现在上了年纪,越来越觉得,家庭和谐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不过,要是遇到一个猪队友或极品婆婆,以上一切都百搭。哈哈哈!


过去我的公众号主要发布旅行、酒店、生活方式类内容,很少谈及家庭关系及母婴话题。随着年纪渐长,我有了新的通关任务,我的网友们也在长大,慢慢地,你们也将迎来新的人生角色。

之后我的公众号会更新一些女性成长类内容,希望这些仅从个人经验出发的不成熟的小建议,在你们未来的人生中能起到一丢丢作用。也希望大家不要嫌弃一个从远方归来的少女变得婆婆妈妈,让我们一起更好地成长。






Desperado安澜
旅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