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流动的苏州(1912—1937):近代的城与人》

文化   2024-09-09 15:13   北京  

本书的主角——苏州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地方,关于它的论说与想象也是数不胜数。在当代苏州经济腾飞、城市快速膨胀、移民大量涌入、城市面貌剧烈改变之时,人们对于“老苏州”的兴趣也在日益增长。有学者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人热议并勾起很多怀旧情感的“老北京”在很大意义上其实并不老,它更多的是指民国时期的北京。同样,人们所谈论的“老苏州”也很大程度上是民国时期的苏州。民国苏州在苏州城两千五百余年的城市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民国苏州城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它的社会结构和发展轨迹具有怎样的特点?民国苏州与人们心目中的“老苏州”有什么样的关联?民国苏州与当代苏州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民国苏州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性和区域性特点?这些问题却并非清晰可见。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尝试性的解答,本书围绕苏州在近代江南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民国苏州城市的管理模式、城市精英群体的影响以及城市生活与文化等四个问题进行了探索。



熊月之


近代苏州的历史,几分悲壮,几分苍凉,有点“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味道!想当年,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园林典雅,人文荟萃,生活精致,何等气象万千,令人神往!说她第二,无城敢称第一!不料到了近代,太平军战事的重创,上海城市的崛起,江苏行政中心的迁移,无量精英的他迁,苏州经济结构、文化特质、在江南与全国的地位、与上海的关系、无不白云苍狗,今非昔比,令人顿生美人迟暮之叹。然而,苏州毕竟是苏州,其自然禀赋未变,城市元气尚存,应变能力强,于是,在新的形势与格局中,涅槃重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便是本书研究的重点,1912—1937年的苏州。

苏州研究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中国众多城市中,就历史的悠久、形态的稳定、地位的重要来说,无出其右。研究苏州,对于理解中国城市的古今之变,了解近代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了解社会变迁中的中西因素、江南地区中心城市的位移,都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关于近代苏州,马敏、朱英、张海林、巫仁恕、柯必德等学者,已有各具特色、各有贡献的研究。本书另辟蹊径,从城市体系、城市精英、城市管理、城市生活与文化等议题展开,全景式地展现1912—1937年苏州城市社会的演变,其视野之广袤性、内容之丰富性、思路之拓展性、自成气象。

近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历史过程,具有区域性和地方性特征,关注不同区域和地方的近代化道路,反思近代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探讨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和中国近代性的特征,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任务。本书将苏州作为中国和世界的一个“地方”,一个局部,在关注苏州城市性的同时关注苏州地方性,由此,将近代苏州城市史纳入“地方的近代史”研究框架之内。如此路径,对于拓宽中国城市史研究的视界,将城市史研究与整体历史的研究紧密连接起来,具有启发意义。披览全书,卓识纷呈:

本书将社会结构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起来,努力构建“整体史”理念下的城市史研究取向。书中既展现了由江南城市体系重组和民国政治变革所导致的苏州城市社会在人口、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结构性变动,也描绘了张一麐、章太炎等城市精英的行动和普通居民在私家园林、公园、茶馆、书场等城市空间中的日常生活,既勾勒了作为政治、经济空间的城,也描写了城中生活之人,避免了见城不见人的研究陷阱,使人们对民国苏州有更立体的理解,这样的探索值得嘉许。

就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观点而言,本书将苏州放在江南城市体系的重组过程中考察,指出民国期间在江南城市体系从“运河时代”向“海运时代”转变过程中,由以苏州为核心转为以上海为核心,城市体系的性质出现了从中心地体系主导型向网络体系主导型的转变,城市体系内部诸城市间关系需要重新调整、定位,这导致苏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众多方面出现了变化。

关于城市精英,本书指出,与上海等通商口岸城市商人阶层居于主导地位不同,在民国苏州,士绅阶层更加活跃并居于领袖地位,苏州的在野市政权力网络是一种多元的格局,士绅阶层及自治公所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关于城市管理机制,本书指出,自甲午战后苏州开埠开始的城市管理机制变革中,官治与自治并进,官治有局限,自治也有弊端,组建统一的市政管理机构和争取尽可能在自治的轨道下管理城市是苏州居民的主导性意愿,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协商与博弈的政治进程。

关于城市生活与文化,本书指出,苏州的城市生活有变也有不变,城市文化存在着明显的与上海立异的取向,而这些又与苏州在江南城市体系重组过程中重新定位自己有关。以上观点,或言前人之所未言,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推进。

这些优点,在书中有充分展示。笑川多年致力于城市史与社会史研究,于上海史、江南史、史学理论等方面均有上佳成果。有此深厚学养,再展开对民国苏州史的研究,便视野宏阔,取材广博,论述允当,气象一新。《文心雕龙》有云:“规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此书庶几近之。

当然,苏州史是部大书,可从多方面解读,且永无止境。比如,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十多年历史,是民国苏州城市史的重要一页,不在本书论述范围之内,作者自可不予论列。但作者如果在论述此前二十五年历史之余,对此十二年做延展分析,则对于前段面貌可以看得更为明晰。关于民国苏州城市精英的行动策略和影响、城市居民的结构及生活样态、城市空间的构成及变迁、城市文化的多元面貌和深层构造等问题,特别是苏州精英与上海城市的关系,本书虽有所揭示,但仍有空间展开更多个案、更为翔实的分析。期待笑川能在以上方面继续深入研究,为学界贡献更多精彩成果。

新书出版之际,笑川索序于我。我在细读大作、受益良多之余,聊书阅读感想如上,以为推荐。


2024年8月20日


新书速递

流动的苏州(1912—1937):近代的城与人


张笑川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9月出版/定价128.00

ISBN 978-7-5228-3160-2


内容简介

近代苏州的经济蜕变和城市转型,不仅合于中国近代史整体图景之辙,也押着江南城市体系独特的韵脚。本书作为一项近代城市研究成果,将城市性与地方性结合,沿着结构史和文化史结合的路径,从四个视角,在变动中把握苏州这座江南城市在近代历史上的流动、吞吐、消纳、呼吸,以及演化的脉搏——
 
江南的苏州,在近代江南城市体系从中心地体系主导型向网络体系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从中心都会演变为地区城市;行政的苏州,发展出官治与自治结合、协商与博弈并存的丰富的城市管理样态;士绅的苏州,见证了城市精英活跃的身影和他们全力建构的网络;文化的苏州,奠定了生活之城、园林之城、文化之城的独特意象。


作者简介

张笑川,历史学博士,苏州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史学会城市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史、城市史、史学史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在《清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林》等期刊发表论文约30篇,著有《近代上海闸北居民社会生活》等,成果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主编《中国社会史导论》并获评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 江南的苏州

第一章 “人间天堂”苏州城

第二章 从省会到县城:苏州政治地位的变化

第三章 从繁都到小城:苏州人口的变动

第四章 从中心都会到地区城市:苏州经济的蜕变

第五章 苏州与上海:人的互动与城的发展


第二部分 城市精英

第六章 城市精英及其组织网络

第七章 苏绅领袖张一麐


第三部分 城市管理

第八章 晚清民初城市管理

第九章 南京政府时期的苏州市政

第四部分 城市生活与文化

第十章 生活之城

第十一章 园林之城

第十二章 文化之城


结语:流动的苏州  不变的底色



( 上下滑动浏览 )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社科文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