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陈俊峰 著
2024年8月出版
(点击封面跳转至购书页面)
内容简介
安居是所有人的共同梦想,住宅社会学正是着重探析诸种居住问题以助推人们实现安居梦想的一门重要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然而,关于该学科发展史及其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性研究至今仍付诸阙如,本书力图对这方面研究作出贡献。
本书在重新界定住宅社会学学科内涵与属性基础上,全面总结中西方住宅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厘清当代住宅社会学理论的层次、路径、范式之辩,追踪当代住宅社会学理论最新进展,阐述居住行为、居住分化、住房市场、住房政策、居住文化等方面的代表性理论。初步构建住宅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对住宅社会学的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技术方法展开研究。本书作为住宅社会学学科史和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要探索,将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陈俊峰,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安徽省第十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安徽大学文科创新团队带头人。安徽大学社区治理研究所所长、安徽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副主任、安徽大学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住宅社会学、社会学理论、城市社会问题及其治理。在《社会》《社会科学》《开放时代》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安徽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安徽大学第一届、第二届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安徽省高校社科联“三项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内容摘要
序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文明进程,广义上的安居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达到的重要目标,住宅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现代住宅研究发轫于作为对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面临的严重而复杂的住宅问题的积极回应的学术关注与探索。西方住宅社会学正是在围绕住宅问题进行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得以发展并逐渐形成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西方的住宅社会学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学科建设也颇有进展,住宅社会学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国内住宅社会学经过20世纪80~90年代“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虽然其研究议题更加广泛,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继续围绕住宅社会学本身展开的更具深度的讨论并不多见。这造成本就处于“弱势”的住宅社会学学科,在国内社会学领域中进一步被边缘化。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有一些学者坚持致力于住宅社会学研究,为中国住宅社会学发展贡献力量。陈俊峰教授长期以来一直以住宅社会学研究为其学术志业,积极开展研究和探索,已形成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本书是陈俊峰教授继《城市居住空间分化与融合研究》一书后撰写的关于住宅社会学研究的又一力作。如果说他的前一部著作偏重于从经验层面上探讨具体住宅社会问题的话,那么,本书则着重于从学科整体视角来研究住宅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我认为,本书具有如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明显特点。
本书首先理清了住宅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与方法。从研究内容来看,作者从最小的概念“宅”入手,对住宅、住宅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住宅社会学理论,住宅社会学的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技术方法以及方法体系等这些基本概念作出合理界定,不仅对学界已有认识起到廓清和推进的作用,也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分析工具,这种先澄清基本概念,然后展开论述的研究与表达的方式贯穿在本书大部分章节的论述之中,使本书的研究逻辑严谨且条理分明。
本书基于学科属性分析确立了住宅社会学研究的取向与范围。针对一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梳理,尤其是在缺少相关研究作为参考的情况下,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是择定合适的研究范围。当作者勇敢地闯入社会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丛林,想要不迷失于其中而又有所斩获甚至满载而归,这就需要对“猎取”对象进行聚焦并有所取舍,即是说,在展开深入研究前,必须搞清楚,有哪些理论与方法属于本研究范围。在理论方面,作者围绕住宅研究这一核心,构建了一个针对住宅研究的由社会学理论、社会理论与哲学人文理论共同组成的理论圈层。我认为,一个富有学术创新能力的学科,其理论基础不仅具有学术积淀的深厚性或充实性,还应具备思想观点与学术流派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本书理论部分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多元性、开放性和兼容性,不仅让理论部分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在具有差异性的思想理论或学术流派之间,有可能形成进一步的比较和贯通的想象空间与学术创新。在方法方面,与大部分仅分析研究方式和具体技术方法的著作不同,本书构建和分析了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技术方法所构成的方法体系,这让读者不仅得以了解某些实用的方式方法,还能够把握住宅社会学方法完整谱系。
本书还梳理了住宅社会学的学科史,为住宅社会学研究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撑。如何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出理论与方法的整体样貌与内在关系,无疑是另一个难点。这其实涉及到研究方法问题。作者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作者采取了历史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本书从住宅社会学学科史研究入手,全面总结了住宅社会学发展历程与学术脉络,再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相应的发展阶段之中,运用知识社会学的原则方法以及社会学的想象力,展开历史的、动态的讨论,通过对理论与方法所深在的社会根源及其对理论与方法的影响的分析,获致对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较为完整的、生动的整体认识。另一方面,本书从宏观层面研究和构建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体系框架,再将中观和微观层次的理论与方法置放于体系框架的“坐标”中,进行定位、论述和比较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这一研究方法的选用是恰切的、有效的。
从国内外住宅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来看,已有研究中将住宅社会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审视和分析的研究成果明显偏少,不仅对住宅社会学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与详细总结的研究极少,对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整理总结的成果更是付诸阙如。作为对住宅社会学的学科史及其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要探索,本书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了积极的学术进展。
第一,形成了对住宅社会学学科比较完整和清晰的认识。一方面,如前所述,本书界定了住宅、住宅社会学、住宅社会学理论,住宅社会学的方法体系等相关概念,尤其是将住宅社会学界定为基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研究人和住宅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并指出住宅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住宅,住宅社会学具有“科学”和“人文”以及“批判性”的三重属性。这为学界更好地理解住宅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建设目标及研究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另一方面,本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住宅社会学发展历程与脉络,首次划分了国内外住宅社会学发展阶段并对其发展变迁历程进行梳理和论述。我们知道,学科史研究不仅构成该学科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更能够成为相关研究的必要基础,更进一步说,对学科发展历程、重要人物和建设成果的详细整理,有助于激起该领域的当代研究者们对本学科的“集体认同”,强化对学科的归属感,进而才可能建立围绕该学科的学科和学术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在这个方面所做的工作,就不仅有限于知识方面的贡献,更有推进住宅社会学尤其是国内住宅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潜力。
第二,初步构建了住宅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当代社会科学学科界限日益模糊,一门学科的独立性越来越无法来自特定的研究对象而是主要来自其研究主题与理论方法,这就向学科所应包含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健康发展的学科理应拥有自己相对独立和不断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包括理论与方法体系。这就意味着一门学科存在的合法性不能由其研究对象的择取而一劳永逸地得到保证,其只有通过构建专业知识体系而不断地获得对其独立性的说明和确认。本书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国内外住宅社会学理论的问题及其成因、论辩与整合以及主要理论及其最新进展,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框架和较为系统的理论图谱。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学界对本书中所分析的相当一部分理论内容尤其是许多国外理论,可能都不够熟悉甚至会感到陌生,而这更凸显出本书理论研究的价值。同时,本书尝试构建了住宅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并从不同层次对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从而为住宅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方法“工具箱”。这一工作,至少在阶段性研究层面上,较好地完成了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知识体系构建的任务,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住宅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合法性。
第三,提供了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范例。大致来看,理论与方法的整理研究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单纯的对理论与方法的梳理和总结,一种是将对理论和方法的分析与其应用的经验案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于有着明显的应用性特点的住宅社会学来说,仅仅对其理论与方法加以总结和分析似乎是不够的,还需要说明理论与方法是如何被应用的,同时在说明其如何被应用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说清理论与方法本身。在本书中,作者按照理论流派加“问题域”方式以及方法加案例的方式展开研究,将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其被应用于的问题和案例示范结合起来,较好地回答了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是什么”及“如何用”的问题,从知识社会学角度说,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理论与方法知识的来源和形成背景,从而让相关内容显得更加清晰完整。
第四,有望将住宅社会学重新带回主流研究的视野。这一点或许是最重要的。从完整意义上看,中国住宅社会学发展已历百年,路途坎坷,多经曲折,而目前似乎陷入低谷,其科学研究成果不多,学科建设更是迟滞。对于住宅社会学特别是国内住宅社会学来说,要真正走出学科式微困局,摆脱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危机,就必须将其重新带回主流研究的视野之中,让学界能够在了解住宅社会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进而不断推动住宅社会学的持续发展。本书出版的价值,首先在于让学界同行得以了解住宅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该学科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但我更希望同时也相信本书有可能促发学界对住宅社会学这门学科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能够助推学界围绕住宅社会学的建设和发展形成更多的有益思考和有效行动。这虽然不易,但值得期待。
最近30多年,在房地产开发或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的住宅建设和居住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大规模的住宅商品化不仅改变了城市住宅归属性质与居住关系,而且也加剧了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住宅资产或住宅价格的分化。住宅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家庭财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贫富。特别是在地产开发商的推动下,中国一线城市的住宅房价已经是三线或四线城市住宅房价的5倍、10倍甚至更多。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包括一些县城的房价,也比东北、西北以及一些中部城市房价高出几倍。这种普遍的家庭财产的分化,无疑加剧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城乡居民生活上,情况就更为复杂。
并且,更为复杂的是,由于大规模的极端过度的房地产开发,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住宅过剩问题,已经建成的一部分住宅难以卖出,没有完工的住宅建设缺乏后续资金支持。如何消化过度开发的剩余住宅,涉及银行贷款、开发商投资、政府城市规划与市场政策、居民投资与家庭财产等多方面问题。面对如此严重的住宅问题,不能仅从经济学和市场营销的角度寻找对策,还应对社会预期、城乡居民实际居住状况和住宅需求情况等开展社会调查,在经济与社会的综合视角中,掌握实情,对症下药地采取有效对策。
本书的重点在于探索住宅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未来,可以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作出扩展深化。住宅问题不仅涉及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的实体经济,而且直接表现在城乡居民的空间财产、空间权利、空间关系、空间表象和表象空间中。应当借鉴现象学和空间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从空间位置、空间价值、空间矛盾等角度对当代中国的住宅问题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如果能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不懈研究,不仅可以为化解住宅问题乃至房地产市场困境做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探索,而且还可以为中国空间社会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贡献。
刘少杰
2024年2月于北京世纪城时雨园
目录
拓展阅读
新书 | 《随迁父母生活质量研究》
新书 | 《婚姻中的智慧:夫妻相处之道》
新书 | 《特权与焦虑:全球化时代的韩国中产阶级》
扫码加入社群
享受粉丝专享购书福利↓↓↓
转载自公众号“社会学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