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晃荡 | 东京国立博物馆 II

文摘   文化   2024-05-02 21:05   北京  
前一篇絮叨了一堆日本文物保护的历史。里面频繁出现了冈仓天心,想着八卦一下。写着写着感觉需要懂的越来越多,真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2,大名鼎鼎的冈仓天心

上面说,废佛毁释运动之后,美国人费诺罗萨带着冈仓天心去进行古社寺调查。

那时候的日本是啥样呢?随着美国黑船事件的发生,各种思潮的涌入,当然还有明治天皇做一个哲人王的决心。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京,已经变成了一个混血城市。做贸易的商人有了更高的身份,银座建起了砖头房子,首批煤气灯出现在了道路两旁。

再加上福泽谕吉(现在印在一万日元纸币上的那位)大力的倡导“脱亚入欧”(另一说:脱亚)的观念之下。从科技到经济,再到绘画和音乐,无一例外不在全面拥抱西方。

而在艺术这一领域,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冈仓天心为主的群体。40岁的冈仓天心在《东洋的理想》这本书里写到:“亚洲是一体的/Asia is the ONE”。

1)人物小史

冈仓天心的人生一路开挂。是从天才儿童走向日本文部省的精英官僚,再到外企博物馆职业经理人的丰富一生:

冈仓1863年出生在横滨,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儒学汉学英文南画还有琴...16岁进入东京大学的哲学部;19岁毕业即在文部省任职;23岁冈仓和费罗伦萨一起去欧美进行考察;之后两个人又开展了之前文章里所说的日本京都奈良时期的古社寺调查;接着,冈仓26岁的时候任东京帝室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前身)美术部部长;27岁的时候创办了东京美术学校,并任第二任校长,且教授日本美术史。由于各种原因,41岁的冈仓辞去教职工作,受邀去到波士顿美术馆工作并任东亚部主任...

其中对其影响比较大的大概就是他在17岁结识了从哈佛毕业到东大来教哲学的费诺罗萨。费诺罗萨对东方哲学和东方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882年,费诺罗萨发表来了《美术真说》的演讲,认为室町水墨画等传统绘画才是日本真正的美术。这个演讲是日本近代美术史一个颇大的转折事件。许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之后,工部美术被废止,西洋画受到了排斥,一股回归传统的风潮兴起。

这个期间,冈仓天心一直是费诺罗萨的学生兼助手。并且凭借其外语优势以及对日本传统艺术的热爱,从辅佐费诺罗萨到期间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日本美术界守护日本传统美术的引领者。

他也是一个个性飞扬的人物,他有一次讽刺西方:“当日本沉浸于优雅和平的技艺时,他们(指西方人)一贯视日本为蛮夷之邦;一直到日本在满洲战场杀害了无数生灵,才改口称日本是文明国家”...

2)冈仓的“旅行”

冈仓的工作有各种机会去到欧美和中国。我想正是如此,他对艺术史的见解随着从书斋走向真实的世界而不断发生变化。

冈仓曾先后四次来到中国。再没来中国之前,天心非常强调中国美术对日本的影响,强调研究日本美术离不开中国。比如对于日本早期的推古时代,作者曾写道:“要探寻我国(日本)美术的渊源,不得不远溯至遥远的汉魏六朝。”。以及,天心认为中国各地文化的诸多因子统一于唐朝:“中国六朝时的诸种分子统一于唐朝,复生出纯粹之中国,适逢这一机运,唐朝美术消化了西域式的文化,成为一种中国式的文化。*

1893年(明治二十六年)7月,天心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从长崎出发,经釜山、仁川,从塘沽登岸,先后踏访了天津、北京、洛阳(龙门石窟)、西安、成都、重庆、汉口、上海等地,历经近半年,于当年12月返回日本神户。这之后不再强调中国美术对日本的影响,转而强调“日本美术独立论”。再者,天心不再坚持唐朝“诞生出纯粹之中国”,而是提出了著名的“南北中国论”。*

造成天心的中国认识发生如此巨大转变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看到积贫积弱的中国现状那么简单,其背后还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确立以及“国家主义”萌芽等社会历史因素。

首次中国旅行之后,天心于1901年12月至1902年10月,受日本内务省之命前往印度考察了一年。此次的印度之行使他在日本和中国之外看到了更加开阔的亚洲,说“印度与中国与日本的美术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这次印度之行也启发了他架构“东洋美术史”的新手段。*

有学者认为,天心并不是一个狭隘的国家主义者或民族主义者。因为他将东洋置于视野当中。与其说天心在美术中看到了东洋的一体(oneness),或者更应该说是他发明了一种‘东洋’。这样,他便可以借用这一“东洋”中的印度,在“东洋”内部,通过在美术史叙述中强调印度而将中国的核心位置相对化,借此打破日本一千多年来的围绕中国展开的历史叙述;而在“东洋”之外,又通过强调印度来为抵抗欧洲中心主义助力,贡献于日本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现在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内一个主要的场馆就是东洋馆,里面展出了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文物,不知道算不算冈仓思想的某种落实。

3,回到博物馆

就这么有点断章取义的讲了一些事和一个人。是觉得这些线索虽然依旧是盲人摸象,但多多少少可以让一个外来的游客,去了解是一个国家博物馆,在选择用何种方式,在向参观者回答——日本是谁。而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的时候,或许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是谁。

于是,当我们知道一点儿明治期间日本的选择,和后来的二战形成的世界格局,再回头游览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时候,会发现他和很多国家博物馆的叙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像播客东腔西调的何必说的,如今东京国立博物馆(主要是说本馆)没有政治的叙事,整个的博物馆就是一部日本的艺术史。这个艺术史的讲述和冈仓的论调蛮接近的,其并不避讳中国以及印度对日本的很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特别强调日本自己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再创作能力

毕竟,一个好的博物馆除了彰显自我,也应该表达文化的和解和交融。

对着日本画的时候,感觉就挺有意思的,同样是水墨,当然有中国的影子,但一看就是日本的,看韩国的东西大概就没有这种辨识度。以及,一定要好好看武士刀,看了似乎就明白了一点儿,自裁也是一种绝美,形式主义上的绝美。

* 引用:《周阅|冈仓天心的中国之行与中国认识》











曲二杂记
有关城市,旅行,四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