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考数学还是考语文啊?”
这几天,深圳南山区四年级期末考试的一张数学试卷在网上疯狂传播。
考试结束时,许多来接孩子的家长都没看到孩子出来。
一看班级群才得知,原来是学校临时通知,考试时间延长了20分钟。
这是怎么回事?考试居然还能延迟?
01
你的数学是语文老师教的么?
没错!
exam
为啥好端端地考试要延长时间呢?
当我在网上了解情况后才得知,因为这次数学考试实在太太太难了!
有人说,这次考试的题目太多了。
原本计划的考试时间是90分钟,试卷上一共有36道题,印满了整整6页A4纸 。
光算时间的话,平均每道题只有150秒,也就是两分半钟就得解完一道题。
好多中学数学老师都不禁感叹:
“别说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就连我都做不完。”
还有人说,是因为题目太难,考试延长20分钟后,还是有孩子没做完。
说法各不相同,我们直接看试卷就知道了!
图源网络侵删,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整整6页的数学试卷,有的网友表示,同样身在南山区,他们的高中数学试卷也才4页。
整个试卷看下来,别说四年级的孩子了,连我都疑问:这是在考啥?感觉试卷把天文地理都考了个遍。
比如这道题,让孩子读《长城谣》,然后问“四万万”到底是个啥数字?
还有这道题,让孩子进行估算,估算一段文字的字数是多少?
整张卷子看下来,每个题目都在考验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就连选择题也有很多需要孩子深刻理解题干文字含义才能作答,比如这道题:
题目问,这四个成语中谁发生的概率最小,其中有“海底捞针、瓜熟蒂落、旭日东升、水滴穿石”四个选项。
海底捞针和水滴穿石比概率,这还是数学题吗?
果然还是网友说得好:学的只是一粒沙,考的却是撒哈拉。
02
看似考的是数学
实际是考的语文
exam
后来有位家长花了85分钟亲自去做了下试卷。
但也只是表示:应该能及格
登上热搜后,我又去翻了翻评论区,发现大家对这份试卷看法不一。
好多人都觉得这试卷太离谱,考数学就好好考数学,干嘛整那么多复杂的阅读理解,跟考语文似的!
后来,老师在家长群里发的一段话也传开了。
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多读些书,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只看眼前。
这一系列事情,不禁让我想起了之前清华大学的王文湛教授说过的这样一段话:
“我在清华大学给研究生教数学,可我那12岁、上小学六年级的孙子学的是奥数,有些题我都做不出来。那哪是数学呀,简直就是技巧,跟变戏法似的,一个文盲变戏法说不定都能把科学家给骗了。”
就算你是硕士、博士,可当你面对一张小学生的试卷时,照样会感到束手无策。
所以,很多时候教育的内卷,它不是某个人的卷,是整个大环境在卷,从而逼迫着你不得不卷。
03
为什么出现此类风格考题?
exam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说法,其原因来源于社会行为习惯。
现在的人每天有看不完的文件,每份文件都长篇累牍,如果不懂如何高效提取信息,就没办法在社会生存。
因此,考公,教资等风格均如此,衍生到高考、中考、期末考,全民都在抠字眼。
而教育局出面的解释是:考察孩子在真实场景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时候那句“学数学也用不上”终于以回旋镖的形式打到了孩子身上。
家长不排斥真正的素质教育,它能让孩子实打实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能力的培养,绝非一蹴而就。
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我这里总结了一些小建议。
1、精读与泛读结合:
平时让孩子阅读数学相关的材料,对于课本上的概念、定理等内容进行精读,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
对于一些拓展性的数学阅读材料可以泛读,快速获取主要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圈点勾画关键信息:
在阅读数学题目时,养成圈画关键词、关键数据和重要条件的习惯。
比如在应用题中,圈出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如“一共”“比……多”“比……少”“平均”等。
3、每天定时阅读:
制定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可以选择在放学后、睡觉前等时间段,安排20-30分钟的阅读时间。
点击 👇 下方卡片 关注我,加 ★ 星标★
VIPKID英语,学练测评一体化,为您提供一站式英语学习方案
6大亮点匹配您的学习需求:
❖精选北美优质外教,100%来自美国和加拿大;
❖打磨11年教材体系,让孩子听得懂、学得会;
❖翻转课堂模式,课前-课中-课后;
❖效果保障,150万+学员效果保障;
❖退费保障,随时可以申请退费;
❖专业服务,班主任关注孩子学习。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速领免费试听!#VIPKID
#VIPKID家庭语言学习的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