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玩乐高大颗粒,到拿全国冠军,10岁娃学机器人的路线分享

教育   2025-01-08 08:41   北京  


期末刚考完,先先就在家倒腾了一下午他的战车,调整程序,练手速,再观摩其他比赛的视频。


接着就和小伙伴约好第二天下午去队里训练。备战下周末在郑州的WRC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


我也是2024年开始发力跟娃比赛后,才全面认知到学机器人编程和打机器人赛事,对于孩子的真正意义。


上个月在深圳挑战赛

裴哥在家人群里现场直播

比赛太能锻炼孩子的逆商和心态了


娃年底在大连锦标赛中,也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全国冠军,从积分赛突围,到32强,再到最后拿下金牌。


而更让我刮目相看的,是他完全没有骄傲,一直在认真分析,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下次要怎样才能避免失误。



我也很庆幸在一年半前,从家门口的机构(海淀一家口碑还不错的机构),转到了学而思,真正跟上了好教练。


而先先的发小,也在一年前开始了Make X的线上学习,上个月在深圳挑战赛中打入了决赛。



小姑娘的妈妈也和我聊到过很多次,让娃学机器人编程的原因。


一是因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国家对于科创的政策,跟着大方向走,提前布局,肯定不会错。


二是选择灵活,孩子要很喜欢,能打出好成绩,那就可以走专业路线;即使不走专业,也是掌握必备技能。


三是能很好做到能力迁移,毕竟对于理工思维和逻辑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但我们一开始都没想到的是,真正站在如火如荼赛场上后,对孩子的意义。


俩老母亲在比赛后的叨叨


别看我们现在聊得欢,其实当初都是两眼一抹黑的家长。


我家俩娃都是从3岁开始玩乐高的,早期我们跟过家附近的线下机构,也是精挑细选比较了很久,从大颗粒小颗粒学习,到初级编程wedo,学了三年…


结果才续费没多久,老师说要学EV3(乐高wedo后的下个阶段),机构老板就跑路了,娃的学费再没拿回来过…


最让我发愁的,其实还不是孩子当下在学什么,而是接下来路径要怎么走?学了以后出口在什么地方?选哪种?


好在这个阶段我们都走过来了,该踩的坑也都踩过了,也开始看见曙光。所以关于机器人编程学习的路径、方法、规划,如果有问题,欢迎来明天的讲座上问我:




说回机构跑路,那之后我干脆给娃买了包括EV3在内的各种小机器人套装,他开始自己在家倒腾。


然后我发现,原来不去机构,也完全没问题。


娃二年级时自己在家倒腾做的小机器人


当然,我不否认线下课的意义,对娃基本技能的培养一定是有帮助的。但确实很多都在拖时长,费钱不说,主要是耽误孩子时间。


其实这几年和不少业内人士聊,我知道北京也还是有几家不错的线下机构的,但都离我家很远。而且当初的我,也的确没有足够的甄别能力。


所以现在从性价比的角度回头看,其实不跟线下机构完全没问题。尤其是这几年线上有小河狸、学而思(路径更完整,能一直打到顶级赛事)这样的课,做得真的都很不错。


后后现在就全面放弃了线下课了


当然,在放弃乐高的机构课和开始跟学而思之间,有两年的时间,我们跟了海淀一家挺知名的线下VEX机构。


娃兴趣高,也进入了集训队,但我和他爸总觉得不对劲:


为什么上课的时候,都是孩子自己操作?老师就在旁边看手机?为什么孩子也没有什么创意性方案和新东西?甚至这么长时间了,家长都不清楚孩子究竟学了什么?


我也和机构老师反复沟通过很多轮,但总感觉不清不楚的。


老师也经常让我们去参加比赛,但我一看比赛费用,实在是大打退堂鼓。


非白名单,是抬头大但含金量低的商赛


我做研学很多年,所以对于这类出行的成本价,真的再清楚不过。


我可以接受机构挣钱,但无法接受溢价数倍,而我为了娃的比赛和进步,只能被割韭菜。


所以果断退出,在多方打听和精挑细选后,选择了跟学而思的课。事实证明,可算是找到组织了!


无论从课堂氛围还是娃的状态,都和原来有天壤之别。


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拨开迷雾,弄清楚了方向。


比如:人工智能和编程、机器人到底是什么关系?编程和机器人之间呢?孩子到底要学哪个?


其实人工智能就是由硬件机器人+软件编程组成的,所以虽然编程和机器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赛道、不同的方向,但其实也能完美结合。


这个问题,我也请先先录过一个视频,他还说得挺清楚的:




关于琳琅满目的机器人内容,我也做了一张表,大家一看就清楚:


乐高、VEX、Make X等

都由不同公司出品,有不同设备体系

学习路径独立,但底层逻辑一致

往上都有国际性赛事


捋顺这条线,我们再来看白名单。


这个是世界机器人大赛,也就是中国电子协会主办,先先在2024年参加了的赛事:


我们参加的是MakeX explorer赛项

往上打还有challenge赛项


机器人的赛事是相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的,但其实认清楚一条路线,跟着教练的规划走下去,就不用发愁。


而更高的目标,是14岁以后,能打入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 国际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


作为一项成熟且高水平的国际赛事,FRC的总决赛也得到了包括MIT、耶鲁、哥大等在诸多全球知名高校的认可。



据美国课外活动规划平台 CompetitionX 发布的数据,近 5 年被MIT录取的中国学生中,超过 66% 的学生都有科技类项目经历背景,其中不少学生就参加过 FRC.


即使我们不用这样的赛事作为目标,在学习和比赛的过程中,也有莫大的收获。


所以我现在给后后的规划也是这样的。


1、跟着学而思的线上课走,争取在今年年底能考入线上集训队;


上完软件课,上搭建课


2、这一年里,能参加1-2次比赛(我对考级和证书没执念),真正感受备赛和比赛的过程;


3、参加线下AI夏令营(我已经看好两家营了,打算暑假去参加),让他对人工智能有更大的热情和好奇,更加愿意去探索。


4、日常兄弟俩多交流,先先非常喜欢教弟弟,后后也很愿意跟着哥哥学,俩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乐趣,真的很重要。



至于未来,暂时没考虑那么远,因为路径是清晰的,那就只要往前走就行。


而究竟是否要走这条路线,每个孩子的状态是不同的,感兴趣,愿意继续,那就接着走。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研究清楚路线,做好正确认知。


其实包括机器人、编程,或者文体特长等等,任何一条路,吃天赋,也拼持久和方法


当然,每所城市、每个学校,招生的政策都是不同的,所以大家可以更多去关注不同的信息,尽量避免信息差。


我这里两天也会在读者群里,给大家分享关于科技特长生的干货。方便大家更好去思考、规划娃的路线。


和专业老师一起,做了个要分享的提纲


而把我们家这一路的经历写出来,也算是给自己一个记录,毕竟掉坑数次,颇多纠结,也确实下功夫研究了很多,有一些心得和收获,希望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



THE END


预告一下最近的讲座

这周四会讲到娃的人工智能编程学习:



下周有寒假英语讲到语文学习分享

不用花太多时间,但事半功倍


第一场会讲口语、词汇、语法的

提升方法

也会介绍很好用的外教课:


第二场会讲我的老本行:

娃如何低压力做到语文和英语同步学

我还邀请了一位挺知名的海淀爸爸

欢迎来蹲守,一定会有收获:

无敌大薇薇
通识教育家庭启蒙学习和探索,做不焦虑的爸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