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活动
横扇学校
11/07
在这个丰收的金秋时节
我校青年教师
迎来了“读书分享”活动
2024年11月7日中午,横扇学校青年教师开展了本学期第一场青年教师阅读分享交流活动。本次交流以共读书《学历案与深度学习》为主,旨在促进教师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
小学部
金诗羽
《教学之问:传递信息还是精加工信息》
金老师引用了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观点,指出知识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信息的接收。金老师强调,课堂教学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需要促进学生对信息的精加工。她指出,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能只关注如何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深度加工,以促进长时记忆的形成。
杨怡晴
《教师关注:“学会”还是“传递”》
杨老师介绍了学历案在提升教学方案专业性和促进深度学习方面的作用。她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引领、控制、检查、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她还指出,教学应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变,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从单一的机械学习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
李子君
《课堂之问:“教堂”还是“学堂”》
李老师通过对比“教堂”与“学堂”,揭示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差异。她认为,“学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秦云芳
《课堂之问:“教堂”还是“学堂”》
秦老师认为,课堂应从“教堂”转向“学堂”,教师在备课时应多考虑学生怎样学,而不是自己怎样教。她强调,课堂设计应符合学生的水平,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实现“教堂”向“学堂”的转变。
马俊
《教学之问:传递信息还是精加工信息?》
马老师提出,教育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需要对信息进行精加工,使之成为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的知识。马老师认为,精加工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秀娟
《方案之问:教之案还是学之案?》
刘老师指出,传统的“教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案”则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她认为,教学方案应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孙望望
《方案之问:教之案还是学之案?》
孙老师在分享中指出,“教之案”侧重于结果性评价,强调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学之案”则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孙老师强调,教学应结合两者优势,既要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沈晓岚
《教师关注:“学会”还是“传递”》
沈老师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学会”,而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沈老师指出,教学创造的过程分为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收集学生学习的证据,落实“教学评一致”,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
戴玉清
《具身学习:从“离身”到“具身”》
戴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享了《具身学习:从“离身”到“具身”》的阅读感悟,传统的“离身学习”依赖单一感官,缺乏情感体验和经验基础。而“具身学习”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促进全面发展。戴老师认为在小学数学中,具身学习可以通过实验、游戏、绘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思维品质,并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中学部
黄成成
总的来说,《学历案与深度学习》一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高质量教育的大门。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学历案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学实践策略。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将这些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我的课堂中,努力培养更多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俞妍
通过阅读《学历案与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旨在让学生“有过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领、控制、检查、反馈、评价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陈敏
学历案与深度学习紧密相关,方法是目标相适应,它们共同构成了当前教育改革和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读书活动
朱皓华副校长在总结中指出,学历案的撰写是新时代教师的必备技能。他建议教师在分享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并鼓励大家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积极学习新事物,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本次读书分享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分享,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将更加坚定地前行,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
END
策划:教科室
图文:教科室
初审:周晨飞、沈飞
复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