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于Sir电影
(微信ID:dushetv)
又一部备受期待的古装探案剧开播了。
热门小说改编。
领衔主演张颂文、白百何;
阵容中还有周一围、林家川、张耀、夏梦、李乃文、张馨予等等。
央八首播同时段收视第一。
质量如何?
两个字——
可追。
清明上河图密码
顾名思义,剧集与“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有着莫大的关系。一艘大船在途经东京城地标虹桥时,突然失去了控制,即将撞向对面的货船。于是船上的人一边紧急放杆,一边呼喊着让人避让,情势十分危急。而《清明上河图密码》恰是以此作为出发点,构思了其第一个案子——在围观群众的呼喊,和船员的自救下,这艘船勉强脱险了。人们发现,水面上零零落落地漂浮着无数的尸体,并出现了一只小船,上挂猪头,并血书“替天行道、贪猪待宰”几个大字。于是开封府负责查案的老大,也就是左军巡使顾震(周一围饰)带着手下万福(林家川饰)接手了此案。要知道,案子发生在东京城,而东京城的事,就不是一个当地衙门能管得了的,它还涉及多方势力。开封府与大理寺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它们各自负责东京城内的一部分案件,而当开封府和大理寺本身就看不上对方的时候,办起案来,那就是左右受阻了。就像顾震明知道这和15年前的一个案子相似,可就是调不出当年的卷宗。赵不尤本是大理寺最底层的贴书小吏,却给同事背锅丢了工作,中年失业的苦恼啊,正愁怎么给妻子温悦(白百何饰)交代呢,一听,这案子我知道啊,于是就跑过来帮忙。因为赵不尤是察觉到了大船消失的细节,有了自己的推断。当浓雾散去时,所有人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片尸体中,有一个蒙面的人从水中浮起,趁乱逃跑了。甚至在这个案件之前,开封府的巡判甘亮(王沛禄饰)抓到了她的把柄,试图以此为威胁强暴她。而丈夫凭借着自己的记忆能力,混进办案队伍,时刻掌握案情的进展。远远不止,随着赵不尤开始在顾震手底下做事,事情逐渐演变成了“多重间谍”戏。当然,这里出现的笑点很多,毕竟是张颂文、周一围、林家川,三个老同学首次同框合作,看上去很有趣。万福夹在中间,对上(顾震)溜须拍马,对下(赵不尤)蛮横给压力。平日里喜欢捣鼓些机关发明之类的玩意,是当地知名手艺人的关门弟子,悟性极好。万福急不可耐:“这一看就不行!他就是个雏儿,胡子都没长……”
能训赵不尤一次,也算倒反天罡,出了当年给强哥做小弟的气。这一行人,就这么阴差阳错地,达成了“警民合作”的局面,纷纷被卷入事件之中。如果说剧集只是借了“清明上河图”的由头,写一个架空的案子,那其实没什么可多说的。它试图通过剧集,重现出当时的社会,极为复杂的众生态。许多年来,我们提到“清明上河图”,总是会称赞它记录了北宋富庶的一面。热闹的街区非但人潮汹涌,还能时不时地见到些许外国人的身影。
就像开头我们提到的那场撞船危险一样,他所看到的,既有盛世的一面,毕竟此时北宋仍然是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繁荣的商业与文化塑造了百姓生活的丰富样貌。剧中人物赏烟花,逛瓦子,看似有数不尽的玩乐,但这只是底层喧闹的一面。就像甘亮这样的人物,放在当时只是一个八品官,却可以在东京城内作威作福,无人敢惹。以至于当他遇害时,围观的群众纷纷叫好,不会有任何同情。如前所述,当云雾四起,七彩祥云出现时,很多人欢呼,这是祥瑞出现了。但问题是,当赵不尤提出应该从这“假祥瑞”查起时,他的前上司狄伦(李乃文饰)忽然大为光火。他指了指天上,意思是,你们别往这个方向查,会很危险。
很简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朝的皇帝热衷于祥瑞,于是底下的人便纷纷“制造”祥瑞,以讨圣上开心,至于这祥瑞是真是假,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又不会拆穿。
最明显的,是第3集的时候,温悦避险,逃进了一个叫“无忧洞”的地方,说是“那些见不得人的人,和见不得人的事,都藏在这儿”。“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国初至兵兴,常有之,虽才尹不能绝也。”
因为流离失所的人实在太多,赶走了一批,但如果政府无法给他们提供温饱,那他们只能回来,待在这个暗无天日,却不需要花钱的地方。
赵不尤有着异于常人的记忆力与执着,温悦有着绝佳的制伞技艺,而赵家的弟弟赵墨儿、妹妹赵瓣儿,和墨儿的挚友宋齐愈,他们分别擅长机关发明、法医病理、侦察记录。甚至赵家老爹(侯岩松饰),看起来是个大门不出的甩手掌柜,却也将要为儿女们的遭遇出谋划策。
他们没办法继续自己的营生,没办法安稳度日,为了家人,他们不得不卷入这个案子里来。
其实《清明上河图密码》并不甘于只完成“名画探案悬疑剧”这个名头。带着我们仔仔细细地去浏览那个时代的东京城,去看城市的富庶与民生的艰难,看每一个普通人真实的生活。要知道,作为普通人,我们在回顾历史时,常常会以宏观的眼光看待,或自觉地将重点放在英雄人物叙事上,或把朝代更迭、政治战乱都视作历史演变的主要风向。但这种观看方式,似乎是一种符合了“宏观沙盘视角”的盲视,好似历史可以供我们推演,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它。本剧由优酷出品,起的是保驾护航的作用,而制作及联合出品方,则是近年颇为低调的工夫影业与工夫小戏影业。所谓“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花更多的时间去打磨细节,本来就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基础。于是在这部剧里,你会看到制作方费了不少心思,高度复刻了部分东京城汴河两岸场景,街景、河道、市民、商贩,大到奢华宴会、小到家庭门洞,每个场景细节都不存在“虚焦”。即,每一个单独场景拎出来,都各有立足点,而视线之外也并无盲区,我们可以由一个点看到另一个点。让画面呈现有了新的层次,使观剧体验中不会感到“舞台感”,而多了“烟火气”。搭建这样的场景,其目的,也是更重要的,其实是塑造真实可信的人。张择端(没错,就是《清明上河图》作者)说,他画过了名山大川,画过皇城巍峨,但却越发感觉到困顿,不知为什么。据说,剧中的出场人物涵盖824人,刚好符合了《清明上河图》原画中的人物数量。剧集不只是清晰了这些人的样貌,给他们冠以准确的姓名。于是你可以看到,在故事中,不少出场角色都抛掉了“NPC感”,他们不再是走个过场,而是和主角有互动,与事件有关联。赵不尤和说书先生的几句闲聊,就能看出,他们在这短短半分钟的戏之外,必然有着常年的交情。夫妻两人抠搜下来攒钱买房,见证官场上的明争暗斗被夹在中间,眼见家里的年轻人有挡不住的冲劲却又担心他们的安危。这些事情全是最当下的,也是身处今天社会中的我们同样正经历的。就像赵不尤在大理寺当差时,他会钻研、牢记每一份卷宗细节,看起来,这是对“难题”有着研究兴趣,实际上,这是给了每一个卷入案件之人“名分”,他的琢磨,就是让每个人的血泪、汗水、尊严被看见。但相比于探案这件事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侧面,与这个时代下有血有肉的人。我们能看到在职场里困惑的自己,为生计而奔波的自己,在面对世界巨变时,浑然不觉的自己。或许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那些故事是否要纪录片般的真实,衣着是否简陋到朴素。当每一个创作者,都能脚踏实地,认真对待每一个很小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