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原谅!这部片里不要相信任何人

体娱   2024-12-28 22:29   四川  

万万没想到。

2024年最后的震憾,竟然来自[误杀3]。

同样是讲述父母为了子女不顾一切的故事,不同于第一部的被动和忏悔,也不同于第二部的自我牺牲,[误杀3]的父母选择了决绝的“绝不原谅”。

用主动出击的形式以暴制暴、揭露真相,以悬疑电影的壳子包裹沉重现实的内核,在缜密的剧本中注入强烈的情感浓度。

各有各的痛苦,各有各的疯魔。

正如段奕宏所说的那句“从现在起,不要相信任何人。”不看到影片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真正的真相”是什么。

缜密,反转,震颤。

我愿称之为这一系列里最烈性的一部复仇之作。

*文章包含轻微剧透,请谨慎阅读

最好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这句话放在[误杀3]里再合适不过。

作为这一系列的第三部,影片的核心始终没有变过——父母为了子女的生死,被逼得不惜使用极端手段,哪怕自己坠入地狱也要托举孩子活下去。

电影里,郑炳睿的女儿被绑架,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谜团却越来越多。

隐身暗处的绑匪不仅轻松避开了警方的追捕,还将救女心切的郑炳睿玩弄于股掌之间。

几次扑空后,几近崩溃的郑炳睿化身“修罗”,走上了一条通向地狱的救女之路。

与此同时,一张布了许久的复仇大网也缓缓拉开,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直到绑架案背后又牵扯出一桩多年前的贩卖儿童案,案件的走向才露出一些端倪。

但也仅仅是真相的冰山一角。

作为悬疑片,[误杀3]信息量很大,却毫无堆砌之感,有着近些年国产片中极为欠缺的缜密逻辑和游刃有余,没有让一处伏笔和镜头落空。

每个角色的每个行为,都是有其落点和依据。哪怕是便衣警察在蹲点期间,刷视频软件下饭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都为后来剧情发展的合理性提供了支撑。

不同于前两部的直给,[误杀3]中关于“误杀”的部分藏得很深,直到最后一波反转才真正揭示。既是扣题,又是堕落人性的一丝回暖和希望。


电影用三个不同时空的人物和故事交叉剪辑,共同呈现一件惊天大案的过去与现在。

从“受害者”郑炳睿、“绑匪”雅音和已逝警察梁素娥三条故事线进行铺陈,最终直指尘封旧案“619沉船爆炸事件”。

随着真相越挖越深,背后的真相也越来越黑暗。宛如一架不断向地狱深处降落的电梯,每下一层都能刷新人对于罪恶的认知,对于人性的莫测。

影片全员身份复杂,动机成迷。就连潜心拜佛的受害者郑炳睿也展露出了并不纯善的兽性一面。

片中郑炳睿暴击Tinaya的那场戏非常激烈,此时的他面目狰狞,几近失控。其疯魔不仅是因为女儿被绑架、被伤害,更因为一个有关过去的秘密正在被一点点揭开。

本以为逃出地狱的人再次被深渊召唤,那份恐惧、应激和熟悉的血腥味儿激发了他潜藏许久的兽性,也让他意识到那些被掩藏的黑暗即将大白于人前。

他是本片绑架者的“猎物”,同时也是曾经的“猎手”。

癫狂的失孤母亲雅音是面上的“猎手”,但同时也是曾经的“猎物”。

还有从NICA(情报协调局)降职到AKG(反绑架大队)的警察张景贤。表面唯唯诺诺,背后心有成算。

一直跟随郑炳睿寻找女儿的女教师李慧萍,看似是男主角身边美丽小白花一样的点缀,却在关键时用善良托举着一脚踏进地狱的男主。

最终的惊天反转,让整个故事有了一种“苍天饶过谁”的震撼和动容。

与触目惊心的剧情配套的,是画面调色的阴冷。大量蓝绿色调的运用,给人一种分不清人间还是地狱的视觉触感。

那些反复回切的残酷镜头,那种极致痛苦的破碎感。不仅是男主角面临的恐吓和噩梦,也是被拐卖的受害儿童真实经历的炼狱人生。

影片用惊悚的娃娃重现当年爆炸案的现场,那种扑面而来的恐怖感,是罪恶和血腥的具象化,是恶魔在人间的屠宰场。

如果你被吓到了,或许能体会到那些孩子苦难的万一。哪怕只有万分之一,也是电影用创作观照现实的一次努力。

但丁在《地狱之门》中曾写过:“由此,进入永恒的痛苦之城。由此,进入永世的凄苦之地。由此,进入万劫不复之所。”

对于罪恶与痛苦,身处地狱的人往往更能感同身受,因为他们本就是地狱的一部分。

见过最泯灭人性的恶意,体会过至暗时刻的绝望,所展现出来的痛苦也更真实、更直接、更震颤。

无须反复代入,不用强行共鸣,每一根头发丝上都背负着来自原始罪恶的折磨与反噬。

正如影片尾声吴达毅与郑炳睿的对话:

-我们会下地狱吗?

-我们已经在地狱里了。


[误杀3]延续了“误杀”的概念,延续了犯罪、悬疑类型,延续了为救子而编织一场惊天大局的设置。

但——

你能明显感受到一种情绪上的不同。

前两部里,常能看到主角心疼孩子的眼神。

他们的爱,还有倾注的对象。

所以,那种爱,是被直接正面描写的。

而在[误杀3]中,主角们已经没有那种幸运了。 

他们的爱意,只能被侧写。

是以自身的痛、对加害者的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陈思诚、李鹏、胡小楠三位参与了过往[误杀]电影剧本创作的编剧,[涉过愤怒的海]的编剧武皮皮也在这一部加入。

这本身也说明,[误杀3]对恨、嗔、痛这类情绪感受的追求。

这个选择,使得[误杀3]在整个系列、甚至在更多海量的同类犯罪悬疑故事里也脱颖而出。 

它太暴烈了。

人类在进化中为趋利避害,天然地对恨这类情绪的感知更刻骨。

也因此,在看[误杀3]的过程中,你会长久地被他们灼热的恨、惨烈的痛震撼地动弹不得。

郑炳睿看见女儿断指时,巨大的痛让他哭却发不出声。

雅音绝望地跪在地上哭号,可苍天啊,又能跪谁,又能向谁喊冤?

这是一片痛苦的汪洋大海,让每个人几乎溺毙。

太痛了。

痛到你感同身受。

痛到你也忍不住质问:为什么?凭什么? 

痛到你会和他们一起,渴望真相浮出水面,渴望沉冤得雪,渴望正义得到伸张。

真相,是这片痛苦海洋里唯一的浮木。

这也是[误杀3]的真正主题:

寻找真相,伸张正义,善恶有报。

在主题的处理上,它也是一层层递进,诱敌深入的。

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最初渴望的都是找回孩子;

在这终于成为不可能后,他们所求的,只是找出真相; 

终于当真相也被层层掩埋、求告无门之后,他们才最终绝望地走上了这条复仇的绝路。 

观众也在这种极有耐心的铺垫下,一点点被引诱着,深入真相。

始于感同身受的痛与恨,于是止不住迫切地和人物一同追寻,最终在真相中得到情绪释放。

[误杀]系列所擅长的反转,也在这样极致的情绪中有了不同意义。

在悬疑、犯罪类型片的制作中,很容易落入为反转而反转的窠臼。

而在[误杀3]充满痛感、追寻真相的语境里,反转,就成了观众和人物一起,一层层剥掉恶的伪装,一层层更接近真相的路径。

每一次反转,都是对更深一层痛苦真相的揭示。 

它是剥掉伪装,也是扒开伤口。

在这个过程中,一次次为作恶一方的残忍而愤怒——

幼小的生命,在他们眼里只是商品。

一个个家庭的破碎,只是因为他们要拿来换金钱,换权势。

无论献祭多少生命,他们依然可以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我还不是最坏的,不狠哪里做得成大事。

在这个过程中,也一次次为正义一方的义无反顾而震撼——

他们反抗沉冤不得昭雪的世道。

他们哪怕身死也要求一个公道。

让真相暴露在阳光下,不是应该的吗?

却用了他们太多的计算,流了太多的鲜血和眼泪。

因为这样极致的善恶对比,最终的复仇,才会准确地呼应每个善良观众心中最朴素的感情,才会大快人心。

才会让人在故事落幕时,依然在心里悬着一个惊叹号,震撼得久久迈不开离场的步子。

这2024年末的最极致、最暴烈,不看可惜。

看电影杂志
《看电影》杂志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