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会的生物制剂那些事(上)

文摘   其他   2024-11-14 20:01   上海  

被误会的生物制剂那些事(上)

中国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治疗中重度、难治性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临床当中,还是有不少患者对于生物制剂有种既希望尝试又有些害怕。


目前,患者对于生物制剂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误会:


误解1

使用生物制剂会导致肿瘤

生物制剂属于靶向免疫治疗,理论上可能会抑制免疫,有导致肿瘤进展的潜在的可能,但目前研究均无明确证据表明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会增加恶性肿瘤发生、复发、转移的风险。另外,对于本身已有恶性肿瘤的患者,生物制剂治疗也并非绝对禁忌,但需进行肿瘤筛查和严密监测,充分评估患者的风险及获益,必要时肿瘤科共同诊治。


误解2

使用了生物制剂的患者不能打疫苗

银屑病患者在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接种灭活疫苗重组疫苗不增加安全风险;接种活疫苗理论上有造成病毒播散的风险,需要谨慎对待。

对于接种活疫苗前后需要停用生物制剂的时间专家建议目前尚不一致,专家建议在接种活疫苗前后都应停用生物制剂至少2~3个半衰期,也有专家建议接种活疫苗前需停用生物制剂4周或更长时间。


最近,正在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们尤其关注新冠疫苗的接种问题,中国正在使用的新冠疫苗包含一针、两针、三针三种不同的类型。打一针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打两针的是灭活疫苗;打三针的是重组蛋白疫苗(参考:百度百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故此,处于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的患者可以接种灭活和重组蛋白疫苗。


误解3

用了生物制剂后再次使用就没有效果了

银屑病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慢性病,多数生物制剂治疗方案建议维持治疗,但是根据我国国情,综合考虑治疗需求、安全性和经济承受能力,常常减量维持治疗或停药。


2021年发布的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指南中提到:“停药后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疾病复发时可酌情给予外用药物、紫外线光疗或传统系统药物治疗,病情需要时可重启生物制剂治疗。”并且,当一种生物制剂治疗无效的时候,也可以转换到另一种生物制剂治疗,因药物之间存在靶点不同、复合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抗药抗体的差异,同样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总结


总的来说,患者们的担忧主要是围绕着疗效和安全性的,但是通过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不难看出,事实上生物制剂治疗有着不错的安全性,患者所担忧的导致肿瘤和疫苗问题也并不是那么可怕,生物制剂也并不存在这次用了下次再用就会没效的问题


今天这三个误会算说清楚了,那又有人要说了,还听说xx、xx、xx问题,我们下期继续来唠一唠~



参考文献

1.《银屑病解读》张学军 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10):667-710.

3.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指南(2021)[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12):1033-1047.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