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弗莱特伦(Westvleteren),也有修士成为了来自凯瑟尔洛(Kessel-Lo)家庭的受害者
就在这几天,在比利时鲁汶,这样一件令人震惊的案件正在等待判决,作案手法也是闻所未闻:一对父母和他们的儿子因七年间骗取十四名年迈修士近百万欧元而将被判入狱?
案件扑朔迷离,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善良又信任他人的修士们,确实支付了这笔巨款。
故事要从圣母升天会(Paters Assumptionisten)的修士和一名来自弗拉芒布拉班特的青年教练詹尼·F.(Gianni F.)说起,25岁的詹尼不仅收到了修士们称呼他为“侄子”的亲昵之语,还频繁获得巨额汇款。
一条银行转账备注更是令人玩味:“考个驾照,孩子,去买辆车吧,问候你,‘叔叔’。” 而这些汇款,竟高达12万欧元。
那么,詹尼为修士们干了些什么呢?为了这些“劳务费”,詹尼表示他曾在修士的花园里割草、修墙、刷漆——几乎包揽了所有杂务(其实就割了割草)他对记者说:“我从没主动开口要过钱,是他们自己给的,钱直接打到我账户,我能说什么?”
现实是,他用这些钱过上了奢华的生活,经常与女友飞伦敦、游巴黎,还将社交媒体头像换成了某位因枪击去世的时尚设计师。
而事实上,作为一个来自鲁汶Kessel-Lo八口之家的一员,詹尼的家庭每天都在为维持生计而苦苦挣扎。
如果说詹尼是前台表演的小丑,那么幕后真正的操盘手便是他的父母米歇尔·J.(Michel J.)和蒂内·J.(Tine J.)。
鲁汶法院称,这对夫妻精心设计了这一骗局,选中了那些孤独的年迈修士作为猎物。
起初,这家人声称因“家庭经济困难”寻求修士帮助,从需要支付生病孩子的手术费到母亲的医疗费,再到房贷危机和葬礼开销——无一不是打着“拯救家庭”的旗号,在取得信任后,他们甚至“变本加厉”,用威胁和虚构的“法警登门”故事强行催款。
据知情者透露,这些修士或是因恐惧,或是出于责任感,最终都掏了钱。
这家人将他们的诈骗手段从西弗莱特伦(Westvleteren)扩展到阿韦尔博德(Averbode)和安特卫普(Antwerpen),自2014年至2021年,整整七年间,他们多次得手,共计骗取了近百万欧元,至少让14名神职人员成功“上钩”。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在他们试图欺骗维列贝克修道院(Vlierbeek)的伯纳定修女(Zusters Bernardinnen)时,这场骗局被警觉的伯纳定修女们戳穿。
修女们凭直觉觉得不对劲,她们的律师表示:“于是报了警。” 警方随即展开调查,发现这家人不仅骗取修士的钱,还试图从修女那里下手,但未得逞。
面对检方的敲诈、诈骗、洗钱等多项指控,詹尼一家却表现得毫无悔意。
他们的律师更是在法庭上高呼:“这是捐赠,不是诈骗!这些修士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至于为何用“捐款”买奔驰,律师则淡定地解释:“这是一项必要投资。”
下周一,鲁汶法院将作出最终裁决,这家人将可能面临18个月到1年的监禁。
然而,这场官司并不简单,修士们到底是受害者,还是心甘情愿?詹尼一家是否真的因为穷困潦倒而心生不端,当起了骗子?我们等待法院公正的宣判。
🔺在比利时西弗莱特伦(Westvleteren)修道院酿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啤酒
ref:
https://www.nieuwsblad.be/cnt/dmf20250202_974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