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及与佛教的渊源

乐活   2024-09-17 13:00   上海  

内观禅法

公众号ID:vipassan(a)

关注

今日,是农历八月十五(2024年9月17日),中秋传统团圆佳节,又是月光遍照菩萨圣诞。

秋飔无边,塔寂庄严,榕荫蕤蕤,月圆人圆。

值此殊胜之日,祝愿世界和平,社会安定,海晏河清;

祝愿诸善信中秋快乐,自在吉祥,光明烛照,心境澄明。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唐代诗人张若虚千古一句,话尽岁月更迭,千秋万代,明月依旧,朗润澄澈。

今日,逢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人月团圆,让我们来了解中秋佳节的历史演变及与佛教的甚深渊源。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又称为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
为什么会叫“中秋节”呢?因为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正好在秋季的中间,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八月之中,所以称为“中秋”。
中秋节,由上古的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是指祭拜月亮,说明在春秋时代,古人就已经开始祭月、拜月。
魏晋之时,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这只是简单的拜月,还不是真正的中秋习俗。
汉代,已经有过“中秋节”习俗。不过汉代的“中秋节”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在立秋之日。后来的达官贵族和文人雅士也仿效古礼,在中秋之日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月亮,观赏祭拜,吟诗作赋,寄托情怀,这种习俗慢慢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一种传统活动。
到了唐代,祭月的风俗活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因此变成了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字样。且中秋赏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唐代,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中秋节”盛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已经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了。
佛教和中秋节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和联系。佛陀是智者,也是觉者,佛陀在讲经说法中,随时随处都会用天地万物来比喻生命,其中经常用到的就是拿月亮来比喻修行清净、智慧、慈悲、清凉、寂静、圆满等等。
一年四季当中,八月十五和二月十五这两个月圆之夜都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二月十五是春天中间的一个十五,称中春;八月十五是秋天中间的一个十五,称中秋。二月十五中春之日,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日子;而八月十五则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预示着无论佛陀化身住世与否,佛陀无边的智慧都是那么清净,那么清凉,普照着一切众生。
佛教经典中有很多以满月喻圆满清净之妙语:例如“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行步如鹅王,面如净满月”(《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又如“譬如明月净分光明,色泽日夜增明,乃至月满,一切圆净”(《杂阿含经》卷四)。
同时,在佛教修法中,亦多有和满月有关的修法,如佛经中言:“诸有星宿之光,月光最为第一”(《增一阿含经》卷十八)、“行者观住彼,极圆净月轮”(《正法念处经》卷六)等。
圆月皎洁,澄澈明朗,月光清泠,洁净无染。
佛教还常以月亮来喻本自清净圆明的佛性及三昧,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所载:
“复观此定犹如满月,一切妄想犹若浮云,又此正定如清凉风,能除虚空一切云翳,朗然清净光明照曜,一切有情见皆生喜。
如是满月光明庄严,能施有情清凉安乐。如是静虑清凉之风,能除性空妄想云翳。正定满月出现世间大悲光明,能除有情诸烦恼热,使得清净安乐涅槃。”
漆黑夜空之中,唯有一轮皎月独明,恰似在烦恼之海中,只有清净的佛性朗然。
由月之圆缺,我们可体会“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精髓。
月之本身,即是自觉;月光普照,众生同沐即明了觉他;月本性的皎洁、真如、常在,即是觉行圆满。
于浮世中修行的我们而言,心中有月,皎然澹澹,便是处处禅心,处处圆满。
“月光三昧,普照乾坤,法界众悉永蒙恩。”值此中秋,愿月照万家,圆满无碍;祝诸君六时吉祥,一切安好。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毗婆舍那 | 佛陀正法 | 解脱之道

dhu!Sādhu!Sādhu!


内观禅法
延续佛陀教法, 体证解脱之道, 追求出世之乐, 断灭世间烦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