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1、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等工作人员
以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消费、扣年费、密码泄露、有线电视欠费、电话欠费为名,以自己的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从事犯罪,以给银行卡升级、验资证明清白,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2、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
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以验资证明清白、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3、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嫌疑人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或领导,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认,谎称将来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电话编造因赌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以出车祸、生病等急需用钱为由,向受害人借钱并告知汇款账户,达到诈骗目的。
4、网络刷单诈骗
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
5、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
自己的银行账户必须自己使用,出租和转借银行卡及账户属于违法行为。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可能会让一些不法分子借用你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以及个人信用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6、连接存在漏洞的风险WiFi
公共场所中的一些免密WiFi可能实为不法分子专门搭设的虚假“钓鱼”陷阱;使用一些不明“蹭网”APP时,因此需提高警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风险WiFi漏洞造成我们的损失。
7、扫码送礼泄露信息
经常能看到“扫码关注送好礼”等宣传广告,街边扫码送礼的活动更是随处可见。很多人抵挡不住免费的诱惑,便会参与扫码领取礼品。免费礼品容易拿,其中风险要警惕。因为通过扫描二维码有可能被窃取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使得重要个人信息被泄密。
8、冒充老师索要“培训费”诈骗
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虽然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牢记“六个一律”,坚持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就可以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9、谨防儿童电话手表诈骗
专门找戴着儿童手表的学生,谎称自己手机没电,向他们借用儿童手表拨打电话。实际上骗子在拿到手表后,要么直接拔走里面的电话卡,要么是换上一张废弃电话卡。他们通过这种方式骗到电话卡后,会将电话卡插入虚拟拨号设备,与境外的诈骗团伙勾结海量拨打诈骗电话,实施诈骗。
谨/防/电/信/诈/骗
1.下载好国家反诈APP
主动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源头上防止被骗。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报警。
2.不轻信虚假信息
对于在网络上找你借钱的好友,一定要打电话核实身份。网购在官方平台进行,出了问题尽量不要脱离平台进行交流。
3.不随便透漏个人信息
骗子会变换千万种手段来窃取你的信息,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信息安全!在和陌生人的交流中,不随便透漏个人的信息,更不要随便填写调查问卷。
4.警惕过于热情的陌生人
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上当受骗。
谨/防/电/信/诈/骗
编辑:李琪 责编:马文平 审核:张文义
工作时间
8:30——15:00
扫一扫
关注更多大荔中医精彩瞬间
工作时间
8:30——15:00
扫一扫
关注更多大荔中医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