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园融媒体深度访谈间特别邀请了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AECOM美国)中国区健康医疗建筑执行总监朱希,就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规划建设给予我们的思考做经验分享。
梅奥医学中心医学模式的核心价值观是“患者需求至上”,不仅体现在医疗服务,也渗透到了医疗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梅奥医学中心的医疗建筑设计理念,始终强调为患者提供舒适便利的就医环境,建筑内部设计特别注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同时确保医疗流程的高效性。
第二,多学科整合。梅奥医学中心的医学模式着重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并在医疗建筑中得到体现。建筑空间的布局以促进不同科室和专业之间的协作为目标,以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集成技术创新。梅奥医学中心在医疗技术上的创新,推动了医疗建筑的创新设计。为了适应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建筑需要匹配特殊的空间布局、流程设计和空间结构设计。
第四,教育研究与医疗服务相融合。梅奥医学中心不仅提供医疗服务,还致力于医学教育和研究,因此它的医疗建筑通常包括教室、实验室、研究设施,甚至还设有为从事教育研究的科学家、访客提供的酒店,用以支持这些活动。
第五,注重可持续发展。梅奥医学中心的建筑非常注重反映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关注。比如说防水排涝及一些微气候环境的控制,建筑设计和材料在选择时考虑了能效和对环境的影响,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第六,灵活性和扩展性。随着人类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建筑必须适应未来未知的变化。梅奥医学中心的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了空间的灵活性和扩展性,用以适应未来医疗服务发展需求。
最后,艺术和治愈环境。去过梅奥的人都发现环境非常优美,到处都陈列着雕塑,是因为梅奥医学中心充分认识到艺术和美学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因此,它的医疗建筑内部通常装饰有各种艺术品,有大量雕塑、绘画、以及与宗教相关、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装饰品。此外梅奥医学中心还提供为艺术家进行作品展示和展览活动的场所,从而创造出温馨治愈的环境。
综合上述,梅奥医学中心的医学模式不仅塑造了服务特点,也深刻影响了其医疗建筑功能和设计。这种建筑支持了梅奥的核心价值观,为患者、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了最佳的环境体验。
大家知道,梅奥医疗国际代表处(上海)位于上海和睦家医院(静安院区)内,是梅奥医疗国际在全球设立的众多办事处之一,致力于为有意与梅奥医疗国际联系的相关人士提供沟通的渠道,旨在为患者及其家属、转诊医生、健康保险提供商和保险经纪人提供帮助。梅奥医学中心国际医疗多元化服务模式,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管理机制、支付方式、引进专业人才等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患者的需求,具体内容如下:
国际化的医疗服务。它是通过医疗网络MCCN与全球其他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梅奥的医学知识和专家第二诊疗意见。这种国际化的服务模式使得全球患者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预约和支付方式便利化。为了适应国际患者的需求梅奥医学中心提供了预约就诊机制和一次性支付方式,简化了就诊流程,提升了患者体验。梅奥医疗国际代表处(上海)主要为本土患者进行医疗方面的诊断,但治疗是前往美国进行。
文化和语言服务。梅奥医学中心提供多种语言的服务和医疗文书的翻译,以适应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患者需要。
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梅奥医学中心注重国际医疗服务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国际标准。
基于以上的实践可以看到,国际医疗多元化不仅在医疗技术上不断创新以成为全球顶尖的技术高地,而且在服务模式上也要尊重各国民族的多元化,为全球医疗服务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在我国当下如何实现国际医疗多元化,总结为以下几点:
服务内容的多元化。要提供包括全科医疗专科服务,个性化医疗服务等来覆盖人们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
管理机制的多元化。我们要探索推进国际医疗服务的管理机制改革,包括自主定价、引进国际化高水平运营管理团队。
支付方式多元化,要推广实行一次性支付方式,方便外籍患者就诊,并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
注重专业人才的多元化。要支持一些试点医院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包括外籍医生和医护人员,以提升医疗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药品和器械临床应用的多元化。政府通过医药政策,扶持和发展试点医院患者对药品、器械等临床应用需求,支持试点医院申请临床急需药品的进口!比如我们深圳蛇口自贸区医院现在就开始考虑这种新特药房的设立,也就是政府在医药政策上是支持的。
保险政策的多元化。要创新国际医疗服务相关的保险政策,在试点里开展实时结算,给予就诊患者更多便利待遇和保障。
监管管理的多元化。加强对这些国际化试点医院依法开展职业活动的监督检查,保证国际医疗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
国际合作的多元化。要鼓励国际合作,包括外国投资者在国际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合作,以及与国际医疗服务管理认证、国际商业保险认证的合作。最近也有一些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寻求与国际医院的合作,但是国外运营方关注的是政策有没有支持,有无红头文件的管控,项目能否切实落地。
以上这些国际医疗多元化的措施得以实施,国际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体验便会得到提升,不同背景、不同类型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也会得到满足,以此也可推动国际医疗服务的发展和创新。
医院的建筑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如何将弹性空间的设计与运营进行高效融合?如何体现服务品质和智慧化医疗,如何以患者为中心去实践全生命周期的关怀和呵护,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首先,全生命周期的关怀呵护。全生命周期,要求医院服务不仅限于治疗,还要涵盖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管理。医院可通过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远程的医疗咨询,开展健康教育以及疾病预防活动来实现对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关怀。
再者,医院建筑作为民用公共性建筑,须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具体涵盖以下内容:
第一,交通的一体化。医院的交通无论是静态停车、动态停车都是很难满足就医停车不拥堵的需求。大型医院的交通规划要与其所在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无缝对接,才能从一定程度上来减少这种交通拥堵。比如,通过与周边地块车库建立协议分散停车来疏解拥堵,也会减少对医院的空气污染,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第二,地域文脉的融入。医院建筑设计通过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来传达地域性符号,即翻译成建筑的语言,来处理建筑设计与所在地的地理文化、人文风情,城市历史背景与医院历史背景的融合。
第三,医院功能的优先级。医院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人民生活必要的配套设施之一,其功能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同时,它也可以很接地气,可通过各级医院分级诊疗与商业酒店、社区诊所、教育机构、教培机构进行融合,于这些商业综合体中置入一些无需一级医疗平台的科室如整形美容、口腔医学、康复或体检。医院是可以与其他建筑融合,形成医疗综合体的。这样为民众才能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使民众健康维护更加快捷方便。
第四,弹性空间设计与高效运营的融合。最近,我看到一套肿瘤医院的设计图,发现它的设计缺乏弹性,有一些空间的水分太大,它会降低医院以及就诊的使用效率,从而使医院陷入不堪重负的境况。医院建筑设计中过大的物理空间会以牺牲很多医疗活动空间为代价,这是当前一些医疗的设计误区。医院建筑设计要考虑未来可能性的发展变化,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和多功能的医疗设施来适应不同时期的医疗发展需求,不是所有科室设计一概都应按照当初的设想短时间内装修完成,一蹴而就,应根据医院运营状况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发展期循序渐进,这才是弹性思维的意义。医院建筑设计要与医院高效运营发展目标一致,同时,医院可以不完全通过物理空间而是广泛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第五,服务品质。智慧医疗是提升服务品质的关键,尤其是当下手机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移动端应用可以体现智慧化医疗价值。医院可以通过跨机构互联互通式来实现智慧化,通过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患者从检查到治疗、康复的完整数据,若干年之后也可调取使用,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第六,自动化高效运营。我们通过互联网自动化设备等来优化医院内部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医院运营效率可以不完全通过建筑物理空间,它可以灵活调整,亦可适当扩展,甚至取消。再者,全流程体验重塑,通过移动医疗应用可通过在线预约、电子支付等方式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另外,大数据也可以驱动决策。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治疗方案导入AI技术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是当前非常热门的技术话题。
第七,持续打造续创新机制。我们要建立一个开放合作的机制,鼓励创新,不断改进医疗服务,不要固步自封。
以上这些措施是我能想到的,实践当中,还会有更多适合医院自身发展的方法让医院更好地融入城市。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关怀来实现空间的弹性设计和运营的高效,通过智慧化医疗服务提升品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提高我们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以上这些实践为建设健康城市做出贡献。
全球健康目的地是我们人类在目前对健康的终极追求,指那些具备优质医疗资源、自然环境优美、健康旅游项目丰富的地区,能够为游客提供全面的健康体验。达到这个目标是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策略,涉及医疗健康服务的提升,医疗体系的改革,技术创新的应用,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全球合作等。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关键的策略跟大家分享:
首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它的可及性。比如患者计划前往西欧和美国,或者国内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求医,目的地是否可达,能否获得所需的治疗方案,不论他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如何,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必要条件。这就涉及改善基础医疗设施,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广远程医疗服务以及实施有效的医疗补贴政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第一个最早实现5G远程医疗的,并与非洲通过开展远程神经外科手术实现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医疗服务。
第二,医疗体系的改革。要增强医疗系统的韧性,使其能够应对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挑战,比如流行病,自然灾害等,这就涉及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医疗应急管理机制。目前三明医改、医联体有很多优质的医疗资源,实现了医院多区跨省,让更多的地区能够享受到便利优秀的医疗资源,这就是医疗系统的韧性和扩展以及再分配。
第三,技术创新和应用。要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比如,通过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利用大数据来分析优化诊疗方案,以及通过移动医疗应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我们知道腾讯、阿里云也在开展一些线上医疗服务,通过手机在线问诊及物流配送药品服务,是这个时代非常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实时应用。
第四,环境可持续性。要减少医疗健康产业如与医疗建筑相关的药厂及养老设施、专科医院附属科研所、临床试验等设施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可再生的能源,推广绿色建筑,减少碳排放。考虑气候变化对我们健康的影响,现在全球变暖以及部分地方气候反常,如今年夏天,长江流域从重庆到上海都持续高温,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显著。所以要考虑如何通过预防来应对极端天气事件,以保护我们人民的公共卫生安全。
第五,加强全球国际合作,共享人类最佳实践。以卓越的资源和技术来应对全球性的医疗健康挑战,包括参与国际医疗援助。我们国家也有非常多的援非医疗机构,已持续很多年也有很好的实践。推动跨国医疗研究合作及参与全球健康治理,这也是我们国家的主张。
第六,政策支持和倡导。要制定和实施支持医疗健康目的地建设项目发展的政策,比如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还有土地的供给、项目用地与周边的配套关系,这些非常有助于实现健康目的地的可达性;另外通过公共的宣传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让大家意识到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强调自己照顾好自己,以减少给家庭其他成员带来更重的负担,这是要倡导的观念之一。
第七,跨行业合作。要鼓励医疗行业与其他的行业如科技、教育、旅游以及综合开发TOD(以医院为核心驱动力 开发)等的合作,来实现一些资源的共享,协同管理来创造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和健康旅游产品,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也涉及健康养老内容。
第八,赋能患者。患者可主动地通过健康管理应用程序、广播来获取健康教育知识,能够主动的,实时的,长期地呵护自己的健康,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
第九,公私合作,俗称PPP。这些年的合作面临一定困难,成功的实践案例也有一些,但是支持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合作还是值得探讨的,要让不同的机构之间共同来投资医疗健康项目,共享风险和收益。
最后,创新筹资模式。开发新的资金来源和筹资机制,以支持医疗健康和相关研究,比如通过社会影响债券、慈善捐赠等。国外非常多的医疗机构是通过慈善捐赠来运营的,包括捐赠一个科室、捐赠一个研究项目、或捐赠某一种疾病研究等等。
上述这些是我总结的建设全球健康目的地的实施策略。全球健康目的地的实现,会让中国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疗场所,不仅会吸引国际患者慕名而来,同时也会提升我国以及各省地区人民的健康水平。
朱希,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医疗建筑设计师联盟执行主席。自88年迄今拥有36年执业经验,为深圳市建筑师学会理事,参与及主持了多部学术著作的编撰,在医院设计、咨询和理论界均享有较高的权威与荣誉,是我国医疗领域建设与设计理论的建立和践行者之一。她亲自主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院区规划设计、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复旦中山老年医学中心科研楼、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总体改扩建等知名医院项目的策划、咨询与规划设计服务。她拥有丰富的建筑工程尤其是医疗建筑领域的实践经验。
洁净园融媒体编辑|高娣(有任何问题可联系1371826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