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第1718期)| 馆员讲书《自愈的概率》9

文化   2024-11-20 17:30   山西  



编辑撰稿人·播讲人

刘江

太原市图书馆报刊部副主任、馆员


思维导图

第八章  远处的希望与脚下的可能


身处中心就看不到世界之外的纷繁景色。那些宏大而超乎想象的东西——边缘处的人们会首先看到它们。

——库尔特·冯内古特,美国作家


2049年,人工智能解放了医生,让他们得以完成自己真正的工作。医生成为真正的治愈艺术家,他们的角色不可或缺。

在未来,患者可以舒服地躺在卧室里通过电脑与人工智能沟通。家中植入的人工智能程序可以有效地检查患者的日常营养摄入、目标完成状态、压力水平,并快速评估患者处于副交感神经兴奋状态的时长。除了检查之外,在上门问诊日,患者还会与自己的健康指导医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医生将会以一种与和蔼全知的人工智能截然不同的方式关心着患者。

技术也在变化,或者说飞速发展——纳米机器人可以轻松进入血管,定位并根除正在生长的癌细胞,或者修复血管壁、去除衰老细胞、治疗甲状腺和心脏问题……类似的治疗方法变得越来越常见。可穿戴设备能够收集重要数据,记录血压、血氧和压力水平,并随着价格下降而愈发普及。非物质化和去货币化法律的通过让电脑和手机应用成本骤降,产能飞升;新算法和新技术一旦出现,就会被免费扩散上亿次,几乎惠及全部人群。

这些轻便的技术顺畅无声地融入了患者的生活,在患者都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就知道他们在副交感神经兴奋状态中停留了多久,并知道如何帮助他们在两种状态中切换。这些技术甚至能提醒患者进行压力转换,将身上的“威胁压力”转化为“挑战压力”。当患者喝着早晨的第一杯咖啡、点击手机上的应用按钮时,日历就会弹出,占满整个屏幕。各个事项被用不同颜色标记着,有些颜色代表向副交感神经兴奋状态转化的事(比如午餐时间步行去办公室附近见一位朋友),有些代表可能带来“挑战压力”的机会(与一位喜欢争论且总是提出反驳的同事开会)。

数十年前,我们曾希望建立起一种像安全护栏一样的医疗系统,当人们走在高耸的悬崖边那些曲折的人生之路上时,医疗系统能够保证他们的健康与安全。然而,我们却发展出了让救护车等待在悬崖下的医疗系统,只等着人们从高处掉落再把他们飞速送往医院。我们确实在拯救生命,但对死亡和痛苦的根源却一无所知。终于,被技术进步、希望的力量和健康领域优秀典范所推动的医学改革带领我们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医生与医生身后的整个医疗系统像护栏一样守卫着病人一生的健康。

2049年,物理世界和人工智能的无缝对接悄然实现了身心完全融合。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能够发觉人类喜怒哀乐产生的原因,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关系和互动带来了压力与疲倦,什么带来了平和与能量。总有低声絮语提醒着我们对自己的精神、身体和心灵健康负起责任。

医生不必再整日追逐最新的疾病治疗研究进展、奔波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任务,而是可以专注于患者。人工智能成了医生的大脑,这让医生可以全心倾听患者的心声,扮演好顾问和教练的角色。医学院的录取不再关注高强度背诵的能力,而是更重视候选人的同理心与对人类行为和交流模式的兴趣。患者才是自己身体的知识专家,医生则是真心实意对待患者的教练。患者能够体会到医生温暖、客观、专业、纯粹的情感,走出房间时也会感觉自己刚刚和一位智者交谈,而那位智者曾花费数年学习用心感受人类行为,尊重个体权利与选择。

人们对医生的期待不再是成为信息提供者(这是人工智能的工作),而是完善、理解、见证患者的人生图景,并根据患者经历量身打造出照护方案。人工智能没有取代医生,而是解放了他们,让他们可以真正地实践医学艺术——一门汇集了医学“四大支柱”的艺术:调节免疫系统,平衡营养结构,改善压力应对,修复自我认同。大量研究证实了“四大支柱”的重要性,现在,在医生的处方里,更多出现的是行动、体验和重大生活改变,而不仅仅是实际药物。

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了解了人工智能的专长与局限。有一样实现真正治愈必需的东西是任何人工智能都无法给予的:爱。

人工智能可以探查并整理大量数据,帮助我们改善身体甚至精神健康。它比最有经验的专家更擅长发现疾病和病因。但是它不会爱。科技可能带来治疗革命,带来前所未有的身体享受,然而,有些疆域只有爱可以抵达,只有纯粹的关注、同情和联结可以抵达。爱会引领我们继续深入,最终接近治愈的世界。在某些我们还不甚理解的影响下,物理世界的法则和样貌甚至会被那些更深层的世界改变。这就是疾病消退的时刻。

而现在,我们正需要一场新的革命,一场寓言故事的革命。这个故事里有疾病的缓解与康复,有痊愈后的人生,还有这一路的艰辛历程。

从绝症中康复不是什么令人愉悦的体验,向陌生人剖析自己的灵魂也没那么简单顺利,但本书中我采访过的所有绝症幸存者都慷慨地分享了他们是如何带着谦卑与勇气走完了叩问内心、直面死亡、发现真我的历程。正是因为自己接到死亡诊断后不得不踏上了一段孤独求索的旅程,他们才获得了向世界分享这些故事的动力。

这本书谈到的每一位患者都把自己变成了“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深入探索的旅程中,他们自己是唯一的受试对象。这些故事暗暗指出了通向新医学与新科学的重要方向:逐渐摆脱对随机试验的绝对依赖,转而关注与个体更加相关的个体数据。正像这本书中的案例所讲述的,最个性的东西就是最共性的。挣扎在病痛中时,你或你爱的人的治愈并不仅仅与你们自己有关。人类健康故事是一个比我们自己的生老病死宏大得多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个故事从数千年前起始,直到我们离开还将继续被讲述下去。而我们的努力很有可能决定这个曲折故事的未来走向。

我们需要对医学的未来心怀希望。幸运的是,希望已经出现了,它暗藏在那些治愈绝症的故事里,暗藏在实践“希望疗法”的医生和护士心中,暗藏在已发表的科学研究中(虽然被埋藏在平均数法则之下)。看看那些散落在图表边缘的个例数据吧,让视线越过平均,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常见。而只要有足够的渴望,我们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成为推动医疗改革的力量之一。

改变不是突然发生的,也不是在应该发生时发生的,而是在人们拒绝继续被忽略、大声喊出自己的故事时发生的。请加入我们,把崭新的医学愿景分享给正在病痛中挣扎、需要另辟蹊径的人们,分享给医学系统内有能力促使改变产生的人们,分享给你爱的人,尽管他们也许尚未面临健康难题,甚至可能永远不会遇到这些问题。每一个分享了自己人生故事的康复患者都有一个愿望,这也是我的愿望——让这些故事与你们的故事一起被大声传诵,直到所有人都站起身来认真聆听。




馆藏信息



书名:《自愈的概率》

作者:[美]杰弗里˙雷迪杰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页数:351

定价:59.80元

ISBN:978-7-5439-8833-0

索书号:K392-49/1034

馆藏地点:自科借阅区;网借书库(成人);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社科阅览区


END


文稿审核 ▏张瑞峰

录音剪辑 ▏张瑞峰

思维导图 ▏张茹

配图设计 ▏郝雨欣

本期编辑 ▏阎雪飞




太原市图书馆
通知公告、服务项目、新书推荐等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