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立30周年。博医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服务人群,爱国奉献的使命要求,致力于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最基层,直接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使命,以及“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复旦上医精神。
近期,“复旦医学生”将陆续推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员的心得体会,敬请期待!
张成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2022年,2024年跟随博医团前往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新疆喀什参加医疗服务
我是来自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的张成锋医生,我的父母也曾是“指点江山”医疗队的一员,今天我想谈一谈我参加博医团的体会。
张成锋医生在义诊
1968年,我的父母响应国家号召,组建“指点江山”医疗队,从上海奔赴贵州省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在极度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扎根11年,克服无法想象的困难,为老百姓解除病痛,改变了当地缺医少药的状况,被当地人民赞誉为“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54年后的2022年,我有幸加入复旦上医博医团,回到父母的第二故乡——剑河县。我们开展了义诊,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授课,送医入户等一系列医疗活动,尽最大努力帮扶当地的医疗工作,还走访了当年被救治的患者,医疗队培养的赤脚医生及资助的贫困学生,重温医疗队的感人事迹,亲身体验医疗队员激荡的青春岁月,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张成锋医生在走访病人
2023年,我再次前往剑河县,重点走访了50多年前医疗队控制麻疹大流行所在的剑河县南哨镇高定村。当地卫生员和幸存者为我们讲述了先辈们跨越崇山峻岭,不畏艰险救治老百姓的故事。当年的条件十分艰苦,在没有像样的器材和药物的情况下,我们上医的前辈们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和在上医学到的医学知识,因地制宜,亲自种草药为当地的老百姓服务。在这些感染的高发地区,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救治了许多成年人以及刚出生的婴儿。当年事迹的亲历者说到动情之处忍不住哽咽流泪,听者无不震撼,感动。亲历者还带我们深入大山,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找到了医疗队为改善冬季病房寒冷环境长途跋涉上山烧窑的窑洞原址,站在窑洞前仿佛穿越时空遇见当年的前辈们,百感交集。
“指点江山”医疗队合照
除了参观考察,我还积极开展义诊和帮助,向父辈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留给祖国边远山区的人民群众。我还向筹建中的“上海“指点江山”医疗队史馆”捐赠了父亲主编的《我与第二故乡》 ,《复旦名师剪影》综合卷以及复旦上医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行走在大山里的白衣天使》场刊,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弘扬医疗队前辈和博医团的服务精神。
筹建中的上海“指点江山”医疗队史馆
我的哥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的张成钢教授,今年也跟随着博医团去到了剑河县,虽然他当时身体不好,但也坚持参与博医团的工作。作为一名博医团成员和“指点江山”医疗队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信心将前辈们的光荣精神传承下去。“指点江山”医疗队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贵州山区人民,他们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依然被广为流传。如今的贵州早已旧貌换新颜,不仅山清水秀,淳朴的民风更让人流连忘返。当地的老百姓始终没有忘记“指点江山”医疗队的恩人,把医疗队员称为“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医疗队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复旦上医人以天下为己任,把个人的前途与命运紧紧地和国家连在一起,实现卓越的人生价值。
张成钢医生在剑河县开展医疗服务
今年夏天,我有幸第二次参加复旦上医博医团,前往万里之外的西北边陲古城喀什。喀什是上海市定点援助地区,多年来通过“以院包科”、“组团式援建”等方式,大大改变了当地的医疗条件。我们与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的同事们一起,通过义诊、门诊、教学查房、讲课、科普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医疗帮扶活动,为当地群众的健康助力,也为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和学术水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地的医疗水平经过持续援建已经得到了巨大提升,但通过医疗活动,我也发现当地群众的医学知识还比较匮乏,基层医生的诊疗规范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可望通过持续的帮扶,交流得以改进,最终为改善喀什地区乃至南疆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复旦上医人的贡献。
张成锋医生在喀什开展医疗服务
最后,今年是博医团成立30周年,30年来博医团成员走遍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39个县77家医院,行程超过35万公里,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以实际行动践行上医“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理念。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医生和“指点江山”医疗队的后代,我很幸运有机会参与博医团,沿着前辈的足迹继续把他们的伟大精神发扬下去。我一定会牢记初心使命,发挥自己的医学专长,积极服务群众,努力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沉下去,一干30年!
30年,做到了!
沉下去,发现真需求!这些学生实践,你参加过吗?
文案:张成锋
本期编辑:林映萱
责任编辑:雷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