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立30周年。博医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服务人群,爱国奉献的使命要求,致力于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最基层,直接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使命,以及“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复旦上医精神。
近期,“复旦医学生”将陆续推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员的心得体会,敬请期待!
林红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骨科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2024年随博医团前往四川绵阳开展医疗服务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分享自己与复旦大学博医团的故事,汇报践行复旦和上医精神的工作和心得。我叫林红,是一名来自中山医院骨科的脊柱外科医生,师从国内著名的脊柱外科和医学科普专家董健教授,目前跟随董健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中担任常务委员的职务,刚刚牵头成立了老年病与骨质疏松学组。同时我还负责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中山医院梅陇院区)骨科的工作,也担任老年医学中心外二支部书记和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办公室主任的职务。
林红在义诊
我们都知道,脊柱是人体中轴线,支撑着人体站立,保护着里面的脊髓神经,是人体的第二生命线,被称为生命之轴。脊柱外科医生正是守护这条生命之轴的卫士,诊治的患者多数都是剧烈疼痛得夜不成眠、手脚麻木无力甚至即将或已经瘫痪的颈胸腰椎病人。在董健教授的影响和支持下,我始终坚信,医生不仅要在手术台上治病救人,更要走下手术台,走到群众身边去帮助他们,积极进行健康科普宣教、落实三级预防。
复旦大学博医团就在做这样的事,而且一直坚持了30年。我这次参加博医团赴四川绵阳的医疗服务,就实实在在感到当地人民群众对上海优质医疗资源的需要。实际上30年前,我就是从家乡绵阳走出来的,这些年来我能切实感受到绵阳在医疗方面的进步,但是仍然和上海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健康意识方面。我和博医团的师生们一起义诊,一起送医下乡、走村入户,下到最基层,直接送医药到老百姓的家中,同时在当地开展会诊、示范查房、病案讨论、前沿学术讲座等等,在健康服务的同时助力当地基层医护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
博医团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开展义诊活动
林红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义诊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随博医团来到梓潼县一户母子同患多种疾病的村民家中,白发苍苍的母亲已有70岁高龄,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儿子50余岁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头发茂盛但面色晦暗。我们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后发现,母亲遵医嘱按时吃药病情稳定,而儿子吃药随意一点也不规律,检测血糖发现已经是正常的三倍高达22mmol/L。我们告诉他病情非常危急,劝他赶紧去医院治疗,一定要按时用药并规律随诊。
林红在梓潼县西河村入户义诊
当时我就在想,有些慢病患者健康意识淡薄,缺乏“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种健康意识!这件事让我意识到,除了帮助提升当地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努力救治患者之外,我们团队正花费心血积极进行的健康科普宣传非常的重要。于是我向当地医生赠送了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如何做健康科普宣传教育的《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图书。就像一直提到我们团队如何向人民群众科普医疗知识,这次我想说,健康教育真的非常重要。对于病人来说,我们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意识,可能比医生多做几台手术更有价值。
林红向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赠送《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等科普图书
林红作《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特点、难点、关键点》
专题讲座
习近平总书记对医务工作者提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要求,30年来,一批批复旦上医人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走遍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个县、77家医院,先后有1000余人次投身博医团的志愿服务工作,行程超过35万公里,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用行动践行“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被誉为“行走在大山深处的医疗队”。
博医团在梓潼县入户义诊
我一定不忘初心,继续发挥医学专长,除了做好生命之轴的守护者,还要积极进行健康科普服务群众,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推进健康中国积极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林红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推荐阅读
沉下去,一干30年!
30年,做到了!
沉下去,发现真需求!这些学生实践,你参加过吗?
文案:林红
本期编辑:张天予
责任编辑:顾一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