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慧:深耕学科难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丨博医团人话成长

文摘   2024-11-28 14:08   上海  

编者按:今年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立30周年。博医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服务人群,爱国奉献的使命要求,致力于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最基层,直接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使命,以及“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复旦上医精神。

近期,“复旦医学生”将陆续推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员的心得体会,敬请期待!


陈天慧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博医团学生团长

2023年、2024年随博医团前往宁夏西吉、四川北川开展医疗服务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的学生团长陈天慧,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一名眼科学博士生。今天,能够作为博医团的代表跟各位前辈一起分享在博医团的实践和自己学医的初心,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这是一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名字,在我心中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责任的传承,一种家国情怀的深刻体现。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的学生团长,我有幸成为这一光辉历程中的一员。

陈天慧在义诊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一群怀揣着崇高理想的前辈,毅然踏上了这条既充满挑战又满载奉献的征途。他们肩扛专业的医学智慧,深入祖国辽阔疆域中最偏远的角落,为那里的民众播撒健康的种子,点燃希望的明灯。这不仅是医疗援助的物理传递,更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深远播种,是爱心与责任感的薪火相传。三十载春秋更迭,博医团的足迹如繁星般点缀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的义诊行动,都如同璀璨星光,照亮了医者仁心的光辉道路,生动诠释了“健康中国”战略的温度与深度。


去年,我有幸参与了博医团在宁夏西吉的义诊活动。那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群众的热情与期待却如同荒漠中的绿洲,给予我们无尽的动力。在义诊现场,我目睹了老师们如何用精湛的医术和亲切的话语,为病患解除病痛,也见证了基层医生对我们这些年轻医者的殷切期望。目前,由于西吉人民对于眼科手术的了解不够深入,当地甚至还有一句俗语“眼不医不瞎”,导致当地很多患者的眼部疾病又复杂又严重,对于多样化的手术选择和复杂的病情,很难对患者的手术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西吉的眼科医生和我说:虽然国家强大了,医疗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晶状体手术的选择他们还有很多疑惑尚未解开。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医者的责任与使命,更加坚定了我要将所学所得回馈给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决心。


2023年7月,博医团在博医团在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志愿服务


回到上海,我思考了很多。作为一名研究方向主要是晶状体疾病手术与人工晶体度数计算的眼科学博士生,我期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回答西吉医生的疑问。通过大量临床数据的收集,并且结合在西吉当地的义诊经验,我们团队开发了全新的手术选择方案,能够更快的通过患者数据,获得更加微创化的手术选择,提高手术效果。该成果发表在眼科顶尖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上,在文章发表之后,我们荣幸地获得了剑桥大学皇家眼科研究院的Panos教授的认可,他对我们该研究成果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深知,让群众“看得见”只是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要让他们“看得清”。因此,我在总结了在西吉和绵阳的和当地医生交流学习之后,在回到上海的一次组会上,我向导师蒋永祥教授汇报了我们在义诊中发现和收集的基层科学问题,以期能够研发出更加精准、更加适合中国患者的手术及人工晶体度数计算方法。通过收集西吉,四川,西安等全国各地患者的眼部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我们终于在9月开发出来属于适合中国患者的人工晶体度数计算方法,目前在眼科顶级期刊ophthalmology送审。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让更多的老百姓“看得见”、“看得清”。从加入博医团开始,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如何做,才能传承复旦上医博医团几代人梦想的缩影,能够真正将我们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祖国的大地上。


陈天慧在四川绵阳义诊


在未来的日子里,作为一名眼科博士生,我将继续扎实眼科临床基础,继续深耕学科的难点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为博医团的学生团长,我们将继续秉承博医团的精神,不仅深化新时代实践育人的新范式,探索更多元化的服务模式,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同时,我们也将不断强化团队建设,擦亮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师生积极参与和支持我们的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博医团在新时代下的辉煌篇章,让爱与责任的光芒照亮更多需要关怀的角落。


博医团的精神,不仅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更是一种时代的担当。博医团,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名字,它不仅承载着我的青春记忆,更寄托着我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断超越,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之中。我相信,在复旦大学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博医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重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我们医学上的青春和力量。


谢谢大家!


(2024年10月25日,陈天慧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推荐阅读

沉下去,一干30年!


30年,做到了!


沉下去,发现真需求!这些学生实践,你参加过吗?





文案:陈天慧

本期编辑:林楠

责任编辑:林颖

复旦医学生
与上医学子在一起,分享复旦上医的人和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