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维君说:
创业者培训养“跟着你” 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你请一批人志同道合不一定是最厉害的,而是能让他们明白你的理念、让他们支持你跟你创业、让他们觉得我没拿到那些大公司的钱,但是我把这个事情做成功了,也值很多钱。
来源 | 晚点LatePost(id:postlate)
文|姚胤米
编辑 | 黄俊杰
01
管理是一种能力,
让比你强的人一直跟着你
问:很多人说管理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它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有理论公式。很多管理学专家都探讨过什么是卓越管理的本质,你的理解是什么?
关明生:我搞了好多年管理,总结了一点点心得,现在问我管理是什么,我就会说是 “让他们跟着你”。
“跟着你” 是需要有东西的。不是个人而已,你要创造一个环境、创造使命感。
让他们跟着你是因为你懂得何去何从,很多人说的梦想很好,使命很好,但你好像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员工就会有犹豫了。你策略很好,没人跟着你、没人愿意去做,你做不成事;你策略不好,但是大家都很愿意跟着你,你反而死得更快。
策略不是你自己身先士卒去打。好的领袖不是自己去做的,一定要找到一批人,在各个领域都有比自己强的人,但是都跟着我。通过他们拿到自己去做拿不到的卓越成果。
问:CEO 怎么做才能让那些在不同领域比自己厉害的人愿意一直追随自己?
关明生:CEO 有两个最关键的客户。
一个是外面的客户,他们是付钱的,你的使命、策略都是为赢得他们。
一个是家里的客户,就是员工。很多 CEO 对员工,就是 “我叫他去做什么就得做,做不到就 fire 掉就行了”;有些高管说老子是来拿业绩的,人的事你找 HR 去,这都肯定会死的。
人的事是天大的事。你需要了解他们才可以得到他们的信任、提供他们所需的价值主张,否则他干嘛来你公司打工?
问:把员工当客户,这也是德鲁克的重要理念之一。但具体的,CEO 如何服务好他的员工们?
关明生:我们当时在阿里开了一个渠道,员工提出什么问题都可以,24 小时之内或者是 48 小时之内,公司的 4 个 O 一定要亲自回答。这些东西都很关键,好的公司都可以做得到,只要有意愿。但是意愿一定要持久、一定要有恒心,不能说过过场,你解决一个人的问题比随便听了 5000 个人更好。
公司的 CEO 在花时间看业绩、到处跑、到处融资,这是一种方法。很多 CEO 以为公司大了就可以随便做。不是的,公司大了原则还是一样,通过别人拿结果。
02
策略很重要,
策略不是如何做,而是如何赢
问:公司往上升一个台阶时,CEO 会非常渴望提高管理能力,上很多管理培训班。中小企业学大公司管理方法,什么是表,什么是里?
关明生:当初外企培训了一大批人,每个公司、每个部门都有它的天书。那些精英离开外企在本土创业、打工,很容易误会当初公司怎么做跟他们怎么赢是一回事。很多时候,他们觉得有很充分的方法,打开这本天书,一二三四五就去做了。
开头做的也对,因为道理基本上都是通用的,到了某一个地方就有瓶颈。
表就是天书,就是硬把如何做当成答案。里是什么?里是赢。
赢一定要(建立)了解,一定要知道什么是赢,而且不能赢一次,是要不停地赢,对外要赢,对内也要赢。
问:你怎么定义 “赢”?
关明生:打仗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死,《孙子兵法》说了,最厉害的将军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看敌人有机会失败,就去利用这个机会把他打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最起码打个平手,保存实力。
现在谁做裁判?付钱的人。
要怎么赢呢?让付钱的人愿意继续付钱。
一个公司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老板亲自抓的,一个是策略,一个是领袖力。
这两个东西抓住的话,整个公司就抓住了。很多老板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问:CEO 们会觉得自己为什么做不好这两件事?
关明生:CEO 们通常给我们的说法是:我的员工跟不上,我在前面跑得很辛苦。
为什么(员工)跟不上?他们可能也不愿意跟上。也不能怪他们,老板每天很忙,能看前面 60 度就已经很厉害了,看不到公司的 180 度,更不要说 360 度了。
以前阿里是用圆桌会议,每次二三十个员工,大家随便讲,没有阶级问题,所有的员工都告诉我们自己觉得公司有什么问题。
我们四个 O 轮流参加,一直来听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彭蕾。“1 over 1 plus HR ” 就是这个意思。你不做这个,你很容易以为公司很好。
很多老板甚至说,我们的问题就是公司文化不清晰,可否请你来给我们做公司文化分析,给我们讲课,多少天给你们多少钱就搞定了。我问,策略有没有问题?(他说)我们的策略很好。最后听完有可能策略是有问题的。从 A 到 B 那一套已经不能让你从 B 到 C 了,但是他们连 C 都不知道在哪里。
问:你一直强调 “策略” 的重要性。你怎么理解 “策略”,它和 “管理” 的关系是什么?
关明生:最关键的策略是用来赢的,不是用来做的。
很多老板以为策略是做事方法。那他就错了。
策略是什么呢?明天会更好。
管理是什么呢?今天有饭吃,天天有饭吃。
有饭吃的话,明天才可以打仗,所以策略和管理一定要配合。中国很多公司不一定有这么强的耐心,可能一出去就要占领市场,要打。
问:在帮助一家企业找到管理症结时,你会向 CEO 或高管问哪些关键问题?
关明生:我首先就问 “你是谁?” 你们挑选了什么问题来解决?是为谁解决?这个是很基本的问题。
第二,问企业家和高管:你痛在什么地方?那些痛点往往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
每一个来跟我们聊的人都畅所欲言,我们把原话告诉老板,老板很震撼,有两三个老板说 “原来我是瓶颈”。这是好老板。
03
价值观是游戏规则,而不是道德约束
要通过系统来实现
问:你入职阿里后,推动和主导梳理了“使命、愿景、价值观”,你怎么理解阿里价值观那几个关键词?它们如何从具有价值导向的词变成员工工作中的具体行为?(阿里价值观最早是 “独孤九剑”、后来的 “六脉神剑”,即: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关明生:我们当初六位高管一起讨论出独孤九剑后,我就在想这个独孤九剑怎么排序,全是乱在一起的。
后来清楚了两件事,有两个伟大:一个伟大是激情,另一个伟大是系统。
我们当时是激情有余,系统不足。要设计一个系统,让所有人解决:客户第一、责任、专注、团队协作的问题。
责任有两个定义。一个是客户满意。另一个定义是我从外面带过来的,就是 “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大家很喜欢这个。
专注就是 “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
团队协作就是 “平凡人做非凡事”。
价值观只是一个游戏规则,而且是行为的游戏规则。
你拍胸脯说客户第一没用的。我们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你的行为做什么。这个最后就变成我们每三个月做一次绩效考核,50% 的绩效考核是营业值,50% 是价值观。
问:我总结一下,也就是说价值观不是用来约束员工道德观念的,而是规范员工行为的。它不在精神层面,是在操作层面上的。
关明生:价值观是用来统一人的行为。只是把我们累积的经验更口语化写出来,更容易让大家明白跟接受。
问:你在阿里曾帮助建立销售团队管理体系。销售关乎一家公司的收入,在你看来,销售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关明生:销售管理从选拔开始。
实实在在的经验是,适合做销售管理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销售。因为他做的工作是要激励员工,去帮他们、通过他们拿结果,把他们的心血、兴奋、成功变成所有人的成功。
赢是最好的激励。
实际上是建立一个通过别人拿结果的工程,而且可以是规模化的。激励不光是钱,所以我们搞了一个百万俱乐部,通用电气也有百万俱乐部。成为百万俱乐部的成员,很尊贵,跟全公司最重要的高管一起去海南岛游泳。
04
现在的公司出生条件很好
但面临的挑战更难
问:有非常多公司学习通用电气和阿里巴巴的管理方法。你自己怎么把经验变成方法,用到解决新问题里面去?
关明生:(方法)一开始其实是不知道的,慢慢慢慢地,你在天子脚下去学习,天子是谁呢?天子就是客户,你是在做当中去悟去想,慢慢自己的水平就提高了。
很多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很知道自己的功能,但是不知道自己的本能。
功能就是你是做销售的、做管理的,你是 CEO、COO。本能是 “你是谁”。我也不是一天知道的。
我可以给你分享在伦敦商学院的经验。我前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师,在英国最主要的通信公司设计系统。1974 年的有一天,我在发呆,想我会不会是一个好的工程师?我的答案是我会是一个 OK 的工程师,但我不会是一个卓越的工程师。我发现所有的人在公司都拿零部件玩,带回家做电子钟、做防盗铃,做各种各样的东西,我是全公司唯一不做这件事的。
有一个同学去了伦敦商学院读 MBA,我也申请了,被拒绝了。我比他高两班,工作的经验比他多很多,他都能进去,为什么我不能进去呢?我就很火,冲到伦敦商学院一见到系主任当头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不要我参加?这个先生很出名的,是大师级的教授,他说,你在申请书上说了很多伦敦商学院可以帮你做什么,没有一句话说你能给伦敦商学院带来什么。
这把我的思想全翻过来了。因为这个,我做事顺了很多。我不再说,你能为我做什么,而是我能为你解决问题。要是用我的方案,当然我很乐意;要是不用我的方案,我也会找我的竞争对手帮你解决问题。
问:彼得·德鲁克说,好的管理方法也可以用来管理生活、管理人生,“你是谁” 源自你生活的一个总结。
关明生:对。你是个人,人生在世要贡献什么?这个很关键。我觉得很多老板没有专注地去问自己这个问题。好多 MBA 的同学拿了学位,就觉得我应该换一个职业、换一个功能,我以前是一个产品设计,我现在应该做一个银行家。他没有想他的本能是什么?只有把功能、本能都想明白了,你才能把事情设计好。
公司也一样。公司的功能是满足客户的要求;本能是什么?社会责任、为员工提高回报……
你是一个 CEO,是一个创始人。你本能是雁过留声,留下一个系统,叫待过的人都发展得很好,甚至很多地方比你更强,去传承而不是继承。很多时候看谁谁谁管过这个公司的,留下了痕迹。
留下最好的痕迹是传承,不是继承,继承就是诸侯。
问:今天的互联网创业环境和你 20 年前加入阿里时已经大不相同。对比过去和现在,你觉得哪些对管理有影响的事情变了?
关明生:以前的员工 1000 块、2000 块就愿意跟公司打天下,学到东西就 OK 了。现在创业公司基本上要给匹配成功公司的钱才可以请到人。又要成功公司的薪水,又要股权期权,公司的烧钱率就高很多。当然了,现在钱也多很多,很多我接触过、帮助过的创业者一生出来就是独角兽,光烧钱都烧十亿以上。
竞争也不一样,生意的联系非常之大,你以为你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得很清晰,突然之间另外一个领域发生的事影响你。另外,周期短很多,微软的周期是 50 年,到现在还欣欣向荣;但现在阿里、腾讯、京东、美团、百度全都受周期短的压力,改变来得越来越快。
曾经互联网还是比较简单的,虽然竞争很激烈,但各自是很清晰地在一个范围里面竞争;钱少一点,没有现在的天文数字;周期也长一点,这是最关键的,所以我们有时间来去做好很多事。
问:那么对于现在中小企业所面临市场环境的变化,你有什么观察;对他们接下来即将受到的挑战,你有哪些建议?
关明生:以前创业的老板白手起家,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老板,一个人蛮干的话,可以做一两百人的工作。现在绝对不行了。现在员工都是 00 后,要求不一样。现在很不一样是社会富裕了,机会就多了,目标客户的要求高了,你自己的水平也高了。
但最后我们要问,最重要的东西有改变吗?没变,只是说难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