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维君说:
企业在经济下行周期,招人要量力而行,最关键的是不要停止找优秀的人才。
卓越的企业永远在人才上投资,不妥协,妥善平衡好裁人和招人的矛盾,一边在裁人,一边在招人,在冰火两重天的淬火中成长。
来源 | 1号找人官(id:huayouzixun)
高维学堂常驻导师 | 刘玖锋
编辑 | 高维君
在经济下行周期,外部环境愈加严峻的情况下,企业要活下来,各个大厂在持续的业务瘦身和组织变革,降本增效已变成企业共识。
在媒体报道和企业公告下,培训公司推出的各种提高人效和降本增效的课程大受欢迎,裁员降薪,冻结招聘计划,消减成本,动不动就裁员几千人,全员大幅度降薪,失业人数激增,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也加大了企业对未来的恐惧感,让本来就雪上加霜的环境更加寒冷刺骨,企业开始茫然和盲从,降本增效是需要的,但一刀切的缩减成本和压缩人员,有可能会让企业陷入更加被动的漩涡中。
裁员降薪是企业遇到经济危机时的常用做法。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经济危机来袭。当时,仅成立四年的奈飞,因公司资金捉襟见肘,不得不进行一次裁员,员工从120人变成80人。
本以为裁员之后,公司会经历一场“暴风雨”——员工工作积极性会受影响。
但没想到,公司氛围和员工的激情和活力反倒变高。里德·哈斯廷斯意识到,正是裁掉了40名表现平平,甚至相对逊色的员工之后,剩余80名员工提高了团队整体的人才密度。此前,正是一少部分员工在公司营造了不良的工作氛围,许多人的工作在细节方面做得并不好,也导致了公司整体水平的下降。
企业的”企“字,上面时人,下面是止,意思是企业没有人才,是无法生存的,如果企业中有大量的不合适的人,也是无法生存的。
因此,企业裁员,首先要把不合适的人员裁掉,企业才能轻装上阵应对经济危机。其次,人才决定企业成败,越是经济危机,企业越需要人才,有条件的企业,除了用好内部人才外,也可以继续招聘外部优秀人才。
▲高维学堂常驻导师:刘玖锋
在经济下行周期,继续招聘人才,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01
低成本捡到优秀人才
经济上行周期中,各个企业都在争抢人才,抬高了人才泡沫,不少企业抱怨刚毕业两三年的候选人,开口就要几十万,期望薪酬远超过本身创造的价值,这个时候,人才薪酬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不是其本身创造的价值决定的,要找到优秀人才,就必须给出超过市场水平的薪酬。
经济下行时期,招到优秀人才也不容易,但至少人才泡沫挤掉了不少,可以以低于经济上行周期的薪酬吸引到同样优秀的人才。
02
激活组织能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引进外部人才,可以激活组织能力。有一次,两个员工在茶水间聊天,一个员工小声说到:”今天公司入职了几个新人,看来老板要动真格的了,不努力就会淘汰掉“。水流动起来才不会变成死水,有的企业,经济危机一来,部分员工陷入到被动等待和躺平的状态,引进外部人才,使人才流动起来,组织才有活力。
03
打开组织能力
边界经济下行周期,企业不能只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突围,寻找新的机会。引进外部人才,尤其是和现有行业和经验有差异化的人才,可以带来新的认知、新的能力和新的举措,打开组织能力边界,吸收外部的能量,也能够帮助企业走出危机。
04
更主动的裁掉不合适的人
很多企业也想宁愿付出补偿高成本也要裁员,但现实很骨干,企业本来就没几位能干活的人,再裁员,没人干活了。引进优秀人才,企业才能主动的裁掉不合适的人。
05
为危机后的增长储备人才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了企业的扩张步伐,某行业领先的公司停止了2008年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计划,经济危机过后,企业又启动了全国快速扩张计划,2015年出现了中层人才厚度稀释的问题,派出了部分中层干部筹建分公司外,其余地区内部无人可派,外部招聘来不及,错失了部分商业机会。
公司复盘总结,制定了危机时的人才招聘策略:企业遇到危机时可减少人才招聘数量,但不能停止引进优秀人才。
当然,我不是鼓吹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仍然要增加成本来招人,而是不要一刀切的盲目冻结人才招聘计划。经济下行的时候,企业采用”腾笼换鸟“的策略,不失为一种选择。”腾笼换鸟“是指企业要持续找到优秀人才,同时,持续淘汰掉低水平的员工,一边在裁人,一边在招人,这样在保持人员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收益和员工个人收入都能得到确保。
奈飞的人才战略是“仅仅做到称职的员工,也要拿钱走人。”,为了能够执行人才战略,奈飞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永远在找人,找最优秀的人,这样的企业也许遇不到危机。
企业在经济下行周期,招人要量力而行,最关键的是不要停止找优秀的人才。卓越的企业永远在人才上投资,不妥协,妥善平衡好裁人和招人的矛盾,一边在裁人,一边在招人,在冰火两重天的淬火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