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2024年12月13日晚,社会学系第十七期“师说”活动于理科五号楼269室成功举办。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以“从费老学术研究谈起——科学研究的求真求全过程”为主题,与同学们展开了亲切交流。
在引言中,李建新老师以对笛卡尔科学研究的目的为切入点,引出“求真”与“求全”在科学研究中的概念和二者关系。求真,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野,后者以“高尔顿模型——观测数据=固定模型+测量误差”为指导;求全,则要尽力做到研究对象的全覆盖。此外,老师强调了涂尔干、韦伯两位著名学者对求真、求全概念的补充扩展,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接下来,李老师结合《江村经济》一书,沿着“求真求全”的线索重新审视费老的学术研究方法的道路,从成书过程、赞扬与质疑、毕生的回应、反思与超越这四个方面分享了他的见解。
首先,李老师指出费老以学以致用为目的,担负起认识并改造我们自己的社会的责任与使命,以“对其他文化进得去,对本土文化要出的来”为指南写下了《江村经济》一书,实现了学科方法的重要创新,将关注点由其他原始社会转向本土文明社会,首次采用微观方法回应社会需求。
一部变革性的伟大作品,迎来的也必然是赞誉伴随着质疑。在同一时代,费先生既受到了他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新发展,跨越文野之界,双重跨越”的高度赞扬,费斯、莫里斯等大家的认可;也收到了其同门师兄埃德蒙·利奇等关于其作品客观真实性与代表全面性的质疑。李老师指出,这实际上就是对《江村经济》是否真正做到求真求实问题的质疑。
More
面对赞扬,费老不曾迷失;面对质疑,先生在回应中反思。在1938年“中华民族是一个”争论中,费老进一步阐明对真实中国的求真过程,在1938年《云南三村》中,先生以类型的多元化探求“求全”的本质,尝试以类型弥补样本的不足问题。
在回应中,先生也不断对自己的学术道路进行深刻的反思。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费孝通先生在《重读<江村经济>》中坦然承认微观经济的不足和类型研究的局限;在《人文价值再思考》一书中,费先生也指出,我们在本土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本国人文的印记,重要的是如何出得来,如何站在第三视角去看待存在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费先生求真求全的学者风范,并且更深刻地理解他作为勾连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之间的桥梁的学科重要地位。
在后续的提问环节中,有同学提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使用二手数据便捷但是不够真实,一手数据真实然而成本高,二者应当如何平衡的问题。李老师回应,应当首先明确研究的类型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定量的基础是统计事实,绝大多数借助二手的资料、官方的数据,往往以后者为基础的出发点,延申得出自己的结论;而定性的基础是社区调查,要做到“进得去、出的来”,达到求真求全的标准,求真是第一个维度。在研究中定性会质疑定量的真实性,反过来定量也可能质疑定性的代表性,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在被问及在阅读《云南三村》这种较为零散的学术著作要怎么抓住重点、有效阅读时,李老师指出,这类学术著作内部都包含着作者本人的研究逻辑,从而呈现事物整体的全貌,展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小见大来反映整体问题。在阅读中我们应该提前在脑海中建构一个逻辑框架,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深层问题。
在被问及在平时研究和读书时,同学们感觉发现了新领域却发现前人已经做过,可能失去继续研究的动力,如此应怎样把求真求全继续下去时,李老师指出,我们现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我们的研究过程应该在提出研究问题后走向文献梳理,找到继续做、值得做的空间,而不要停留在“再发现”这一过程之前。我们要尝试着拓宽新的领域,跨学科、新方法、新理论都可以成为突破点,而在目前的阶段我们要注重多积累,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
最后,李建新老师代表活动主办方将费孝通先生所写的《江村经济》赠送给部分出席同学,并合影留念。第十七期“师说”活动就此圆满结束。
场记 | 陆荟名
摄影 | 白雅博
新媒体编辑 | 张怡枫
审核 | 陈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