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坊
2024年12月7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32期本科生田野工作坊在理科五号楼269室举行,主题为“‘流’住的车站:北京A站聚居流浪者社群的民族志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2级本科生刘悦杨、陈卿玉两位同学主讲,社会学系2023级硕士研究生伍一凡同学主持,社会学系2021级博士研究生陆兵哲同学评议,社会学系荣休教授程为敏老师、长聘副教授田耕老师、助理教授杨云鬯老师出席并参与讨论。
内容回顾
我们的研究灵感来自于流浪者为省钱在车站、机场的过夜经历。我们原本想要关注的是在这样的过渡性空间内所建立的人际关系,而在真正的田野中才转向了关注常住流浪者的生活。我们有意使用了“常住者”这一概念,也是为了避免掩盖群体内部的异质性,并强调他们在此居住的相对稳定性和作为A站共住者一员的身份。
通过对既往研究的回顾,我们认为此前的研究往往采取问题论视角和访谈方法,缺乏对流浪者大型聚居现象和流浪者与管理者互动关系的关注。通过共住、相处共话等田野方法,我们和数十位常住者建立了熟悉关系。在行文过程中,我们主要试图描摹A站内的三组富有张力的关系:车站的公共空间和流浪者构建私人生活之间的关系、常住者与管理者之间既对抗又不失交情的关系、常住者内部兼有信任和猜忌的关系。
刘悦杨同学发言
陈卿玉同学发言
评议环节
陆兵哲学长发言
陆兵哲学长首先分享了从这项研究中获得的收获。他肯定了两位同学对田野的投入与坚持。接着他指出,本研究的学理价值在于聚焦车站这种典型的市政公共设施,在街头等相对非制度化空间的关注视阈之外开拓了研究内容。车站是具有强权属、强监管特征的空间,在此之下的流动性现象是一种值得发展的亚类型。
随后学长对研究的发展提出了三点期待与建议。
第一,呈现材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非常好的研究问题,即为什么在被正式制度否定的情况中,在车站这种强秩序管制下,流浪者仍然能在这里生存?同学们民族志的写作对此做出了一定回应,但尚需更明确提炼自己的研究问题。明确研究问题后,研究框架也会更有的放矢。
第二,关于理论化。相比于压制-抵抗的二元化框架,生态学的理论更为适合,可以考虑“在地化的生态学”、“再生产的生态”等概念。因为在既有田野材料的呈现上,无论是常住者内部,抑或是常住者与管理者之间,甚至是常住者与国家之间,不同行动者的互动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
第三,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并未明确服务于研究。空间视角的细化有两种可能的方向。对于物理空间,可以取径图示、相位等角度的分析,如生存资源的分布对于他们聚集的影响;关于社会空间,可以借鉴网络图的形式展示自组织内部的等级和社会关系,以表现前者的复杂互动。
教师点评与自由讨论
程为敏老师发言
程为敏老师肯定了题目的人文价值,认为这一研究继承了社会学系关心边缘群体的优良传统。接着,程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需要理解与阐明常住者为何不愿意借助救助站等正式制度,这些常住者如何看待社会管理制度。流浪并不等于乞讨,且流浪也区分为自愿与非自愿流浪。其二,需要理解车站管理本身。把车站当作安身之所的这种现象,在其他城市如广州同样存在。与以往的强硬手段相比,当下火车站的管理手段似乎没有那么强硬。最后,需要对群体进行画像。常住者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低保保障达到何种水平、依照家人等社会关系所履行的扶助义务如何运作,类似的话题都需进一步明确。
杨云鬯老师发言
杨云鬯老师首先认为这一研究具有日常感与人类学田野的质感。同学们关注行动者占领物理空间的行动等,以讨论人与物的关联。此外,杨老师指出,同学们的田野时间较短,理论对话的对象并不恰切,前者与现有的问题意识并不匹配。人类学应从田野出发,理论是从田野中慢慢生发出来的。民族志本身才是要去寻求的对话对象。杨老师相信,乐意投入田野的状态以及田野时间的拉长,会让同学们在后续研究中发现真正关心的理论问题。
此外,回到对火车站这一“空间”的选择上,杨老师认为现代性和过渡性是一体两面的概念,对“在无法建立稳定关系的情况下,某一种组织生活在临时性过渡空间如何展开”的讨论存在着理论生长点。最后,杨老师对这组同学的写作予以高度认可,文本并未放入大段访谈,而是采取注释与正文结合的形式,使其阅读体验相当流畅。
田耕老师发言
田耕老师首先肯定了本组同学善于挖掘研究题材,体现了极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该篇文章是非常特殊的民族志,它既不是处理稳定的社会生活,也不是处理稳定的灰色生活,从而启发对此类特殊现象的民族志方法。
田老师也指出,火车站作为中国的一个流动空间有其特殊意涵,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这种特殊性。接着田老师称赞了文章的写作。直接引用不加修饰的对话未必真实反映经验材料,因为直接对话会干扰读者对情景的想象。另外,刻画火车站等暂居地对研究者的时空描写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仅是呈现日常生活节奏和时间感,还包括空间的“移动”特征,特别是个体流动的行动路线和轨迹等微观空间感的营造。从生态的时空特征谈开,流动的生态如何制造出流动的身份,是一个更具有社会学意涵的研究问题。临时的社会空间必会产生某种特别的社会关系,研究者需要认知思考这种关系的本质。最后,田老师谈到,理论对话的路径不单局限于具有穿透力的概念化过程,对优秀民族志作品的经验借鉴同样是前者操作的题中之义。
教师点评结束后,在场同学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补充对其他类似经验现象的观察,如肯德基、麦当劳等24小时营业场所内定期出现的“流浪者”,以对照理解火车站中的常住者现象。
在老师与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后,老师为报告人和评议人颁发海报纪念框并合影,本期田野工作坊圆满结束。
参与人员合影
我们是初出茅庐的田野工作者
磕磕绊绊,不断碰壁
但我们热爱通过田野贴近生活
珍惜在田野中的成长
这是社会学之于我们的亲切含义
在这里,我们将与你分享最真切、
朴素的田野感受
欢迎大家的倾听、交流与探讨
文字整理 | 刘悦杨 陈卿玉 王倩旭
摄影 | 林喆
新媒体编辑 | 邓子洋
审核 | 余烨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