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星期日,中国社会学会技术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冬季论坛:短视频与烟火气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基地、中国社会学会技术社会学专委会主办。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相聚北大,围绕短视频、直播经济及其社会效应以及其他技术社会学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现场氛围热烈,近百位师生参与会议。
会议合影
开幕式致辞
PART/1
开幕式致辞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邱泽奇教授首先在开幕致辞表示了对与会老师同学的欢迎与感谢,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题“短视频与烟火气”的研讨背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北京社会建设研究基地赵延东教授代表中国社会学会技术社会学专委会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组织情况。
邱泽奇教授致辞
赵延东教授致辞
主题演讲
PART/2
主题演讲
本次会议共邀请6位专家作为主题演讲发言人,由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张樹沁副教授担任主题演讲环节主持人。
张樹沁副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赵延东教授分享了《智能技术与知识生产范式变革》的研究,就智能技术与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指出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对科学研究范式带来的深刻转变。赵延东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根据最新调查数据,超过半数的中国科研人员已将AIGC应用于辅助写作、信息搜索等科研活动,且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反馈AIGC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然而,他也指出,科研人员对AIGC的深度、准确性和创新性提出了一定的质疑,并对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潜在风险表示关注。最后,赵延东教授强调,AIGC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将会基于现有模型进一步扩展研究,以深入了解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为科研范式的持续变革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赵延东教授发言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茂元教授分享的题目为《数字社会纽带的形成及其特征》,主要关注到在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背景下,个体数据化这一重要议题。他指出,个体通过各种设备和平台进行自我监测和数据分享,以获取生活便利和个性化服务。然而,这种数据化也带来了信息泄露和隐私风险,如大数据杀熟和算法监控等问题。个体在数字平台上的行为变得透明,但这种透明往往是单向的,即平台和组织能够掌握大量信息,而个体对这些信息的控制和了解有限。此外,个体数据化还影响了社会公共利益,引发了关于数据权益归属的讨论。如何在数据化过程中保护个体隐私,同时实现数据的红利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茂元教授发言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鹏教授的分享题目是《大数据、小数据与合成数据》,介绍了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相关工作,吕鹏教授团队通过计算机建模和人工智能方法从群体事件层面、大型社会模拟和国家兴衰演化的模拟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大型社会模拟,特别是如何通过模拟构建平行宇宙,探讨历史和未来的可能性。团队还与武汉市合作,致力于打造一个社会模拟器,旨在通过模拟和治理,推动智能社会治理和未来科学的规划。此外,团队在时间维度和空间尺度上进行了多层次的模拟,包括历史城市的复原和未来城市的规划。通过与武汉的合作,团队希望构建一个多尺度、多层次的社会模拟系统,以提高社会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团队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模拟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实际问题,如交通治理和社区模拟,并提出了通过大数据和小数据的合成来增强模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吕鹏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沙垚副研究员的分享题为《重返生产与关系嵌入:在地化电商平台的生存逻辑》,他就在地化电商平台通过双重回嵌策略,即回嵌生产和回嵌社会,对乡村电商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返乡青年通过媒介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扩充产品库,并打造农产品品牌,增强了产销信任关系。同时,通过社群运营和同城配送,将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实现了城乡连接。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云播模式的困境,还通过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确保了各方利益,形成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媒介逻辑与经济逻辑的互构,使得电商在地化不仅仅是资本的运作,更是社会基础的嵌入,推动了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
沙垚副研究员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杨江华教授分享了《数字资本积累机制研究——基于抖音平台网红群体的实证分析》的研究。研究聚焦于网红群体,探讨了数字资本的核心要素及其积累路径。研究发现,数字资本的积累依赖于流量驱动、平台规则和技术包装等多重因素。通过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识别出六条主要路径,包括运营驱动型和技术传播驱动型等。超级头部网红主要依赖运营驱动,而腰部网红则需兼顾技术和运营。尾部网红则更依赖个性化内容创作。研究揭示了数字资本积累的动态性和脆弱性,强调了持续互动和内容创作的重要性。
杨江华教授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韩瑞霞副研究员分享《“妈,别那样”:社交媒体亲职实践如何影响年轻人精神健康》的研究,分析了社交媒体亲职实践如何影响年轻人精神健康。研究发现通过展演、分享和可视化实践,父母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可以影响家庭关系满意度和年轻人的精神健康。积极媒介记忆和策展干预对提升家庭生活满意度和精神健康有正面作用,而过度干预则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建议父母应适度分享,建立家庭档案,利用社交媒体的记忆功能,同时控制建议欲,以促进年轻人的心理健康。此外,研究还强调了数字技术在家庭生活中的进程性影响,呼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相关研究方法。
韩瑞霞副研究员发言
专题报告
PART/3
专题报告
下午13:30,与会者再次齐聚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进入研讨会的专题报告分享环节,围绕技术社会学的相关议题,讨论了四个专题。
专题一为“数字社会与算法治理”,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唐远雄教授主持,分享讨论了两项相关研究。
唐远雄教授主持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周旅军副教授分享了题为《从"灰姑娘童话"到"算法诱饵困境":对平台认知围猎机制的再分析》的研究,聚焦于网信办整治信息茧房与诱导沉迷问题。他认为当前算法并非决定一切,存在从技术中心论向人在环路转变的必要,提出算法诱饵困境,指出平台、内容方、受众存在动态相互强化的共谋,如点击诱饵、想象诱饵等多种诱饵形式。以银发人群观看微短剧为例,通过分析评论数据探究了算法推荐系统变化、数据偏见等。最后周旅军教授建议社会学应加强技术化,社会学家应从源头参与,产出语料库等成果,以实现与业界平等对话合作。
周旅军副教授发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正清副教授分享了题为《拟人化机器中的社会偏见与设计伦理治理》的研究。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拟人化设计中的社会偏见形成过程,认为过程包含了社会分类、编码与解码、表现性评估三个步骤。研究认为拟人要素论的局限在于,拟人化本身处于一个拟人困境中,使得机器设计没有人的本质要素。研究进一步指出拟人化设计中社会偏见的治理方向,为人机关系的伦理治理提供了实践路径。
张正清副教授发言
专题二为“数字社会中的发展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向静林副研究员主持,分享讨论了两项相关研究。
向静林副研究员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王旭辉副教授分享了《“编排”电商:农户的数字经营实践》研究,研究基于山东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的厨具产业案例,分析了农户在平台和第三方运营的双重压力下被迫卷入低价竞争的困境,发现农户网商能够发挥自主性,主动对电商采取线上引流、线下转换等一系列“编排策略”,让平台提供的资源为己所用。研究进一步讨论了电商在乡村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适配问题,同时应关注当地已经形成的社会基础。
王旭辉副教授发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合治理研究所的卢尧选老师分享了《社会治理数字红利生产及分配研究》,研究在分析数字红利概念的不同取向的基础上,指出生产主义下的数字红利的生产和分配思路适用于社会治理领域。研究对社会治理领域数字红利的特征、定义、生产逻辑进行了梳理和区分,指出未来可以从数字社会资本的生成条件和兑付过程两个方向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卢尧选老师发言
专题三题为“短视频时代的理论研究”,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乔天宇老师主持,分享讨论了三项相关研究。
乔天宇老师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袁欣老师分享了题为《虚实叙事的新图景:文生视频大模型如何重塑生活与创造想象?》的研究,研究基于文生视频大模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指出应从叙事能力的角度对文生视频建立评价框架。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AIGC广告中的视觉元素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具有多维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鲍德里亚的拟像论,以及虚实叙事的社会影响作了进一步的延伸讨论。
王袁欣老师发言
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的蒋锐副教授分享了题为《媒介化自我:短视频与童年经验的重塑》的研究,研究探讨了短视频技术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认知和社交,认为技术与童年经验“共同进化”(co-evolution),技术要素主要强化“童年”的社会性特征。技术发展作为儿童的成长语境,尤其是短视频空间不断强化媒介作用,使儿童的社会性自我越来越提前,最后强调了童年经由媒介技术得以建构与再现这一基本事实。
蒋锐老师发言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宋庆宇副教授分享了题为《短视频对体育参与的影响机制分析——以跑步运动为例》的研究,研究指出短视频对体育参与有显著影响。短视频通过对体育运动的形象化展示,让大众形成对体育运动更理性化的认知,以及可促进社会互动、推动自我表达。研究也关注到短视频负向作用的存在,认为其可能造成体育复魅、数字至上、非理性、偶像和技术崇拜等后果。
宋庆宇副教授发言
专题四题为“短视频与烟火气”,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邱泽奇教授主持。
邱泽奇教授主持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的张樹沁副教授分享了《短视频、直播助力县域文旅IP发展————来自对凉山州2024年“火把节”活动的观察》的主题报告。报告基于对2024年凉山“火把节”的田野观察,探讨了短视频平台在文旅产业发展中产生的影响。不同于普通电商产品吸引需求的类同匹配,研究认为文旅产业中的电商产品通过认同匹配机制响应需求,支持地方文化产业的文化创新。报告指出,短视频直播平台有助于认同形成,通过塑造三种认同,即地点认同、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带动当地人参与到文旅产业中,实现地方性达人培育、激发文旅产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张樹沁老师发言
参会人员围绕“短视频与烟火气”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讨论。与会者关注到短视频平台中达人群体在重塑关系纽带上能够发挥的正面价值,强调短视频平台能够通过视频方式向外界呈现,让个体建立自信心并提升自我认同。这一作用的核心在于人们如何发挥自主性,应用好短视频这一数字工具;与会者也进一步探讨了数字烟火气在数字空间中的形成机制等重要议题。后续围绕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发展的相关议题,还可以进一步梳理认同匹配机制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对文化IP的产业化实践路径作更为深入的探索。
最后,邱泽奇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向与会者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认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是理解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重要窗口,希望学界与企业能共同承担起引导技术向善的责任,让数字技术在解决社会不平等等重要问题中发挥作用,共同建构数字社会发展的新图景。本次会议在热议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