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 | 午间学术报告会:互动成本与不对称关系

财富   2024-12-23 20:03   北京  



   / 前言

2024年12月13日中午12:30,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4年秋季学期第四场午间学术报告会在理科5号楼201室顺利举行。

本次报告会由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田晓丽担任主讲人,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田耕主持。田晓丽老师以“互动成本与不对称关系”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数十名校内外师生及访问学者线下参与了本次报告会,现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 讲座纪要

讲座伊始,田耕老师首先对田晓丽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其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及讲座主题。本次讲座主要围绕数字媒体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广泛使用对人际互动与社会心理的影响展开。田晓丽老师就研究缘起、理论工具与理论取向进行了介绍,并结合中国转型期社会的互动特征及其原因,讨论互动成本与不对称关系的形成及数字媒体对此产生的影响,最后以网络小说、网购与直播带货为例展开分析。

首先,田老师概述了数字社会学的重要性、研究网络互动的理论工具与她的理论取向。网络互动与面对面互动存在根本性不同,时至今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给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意味着我们面对一个与19世纪思想家期望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新世界需要理论化。田老师以原有的符号互动论等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将权力、网络互动的独特特征,以及中国文化与社会结构特征纳入其中,发展新的理论。

网络互动缺乏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共在,同时过往互动往往能够被近乎自动地记录、便捷地获取,从而改变了以往的互动与当前互动的相关性。此外,由于潜在观众的多样性与不可见性,网络互动具有n元(n-adic)互动的特征。田老师指出,网络的介入使传统互动模式向不对称互动的转变成为可能,而研究发现,不对称互动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很受欢迎。

基于上述介绍,田老师结合中国社会的特征对“为什么不对称互动在中国特别受欢迎”的问题展开理论探讨,提出用“互动成本”与“不对称关系”概念加以分析和解释。

“互动成本”这一概念最初强调互动的经济成本以及界面设计对用户获取信息造成的成本,田老师则专注于讨论互动的心理成本,尤其是文化对人际互动心理成本的影响。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网购、直播购物等不对称互动的流行与中国社会中互动成本高这一因素紧密相关,而中国社会中的高互动成本则源于以儒家为基础的传统文化、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及长期处于固定关系中形成的心理倾向。

在社会学经典理论对不对称关系的讨论中,最典型的是“类社会互动”这一概念,它最初用以形容大众传媒带来的传媒形象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基于类社会互动产生的关系被称为类社会关系,与正常的社会关系相比,类社会关系的首要特征便在于它是不对称的。田老师指出,在今天这个数字媒体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时代,类社会互动这个概念依然有效,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接着,田老师分享了三个经验研究的例子,包括网络文学、网上购物与直播带货中的类社会互动。

在网络文学如清穿小说的创作与阅读中,读者与作者、作品中的虚拟人物之间都存在类社会互动关系,这两层互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读者单方面的想象。但与类社会互动中的“不可干预原则”不同的是,在网络文学的互动中,读者能够联合起来干预作者的写作,网络小说中的虚拟人物是集体创造的产物。

在对网购的研究中,田老师发现,互动成本低是人们进行网购最重要的原因。购物不仅是经济活动,更是社会互动的过程。而网购作为一种不对称互动,使消费者能够轻易地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行较少的地位展演、付出较少的情感劳动,这使得它在缺乏共识的转型社会中备受青睐。

直播购物中的不对称关系表现在主播和观众之间的参与度、义务和权力上。与主播相比,观众可以自由决定其参与程度,且承担的义务更少。同时,与其他购物模式相比,直播购物中观众之间的在线连接也使他们拥有更高的控制权。

最后,田老师对“数字媒体对人际互动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总结,指出因为不需要物理上的“共在”,网络互动中很容易形成不对称关系,且其中常常带有经济利益关系。在中国,在线互动的无实体化和匿名性吸引着消费者,也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影响,形成“赋权的假象”。


   / 点评与讨论

讲座结束后,田耕老师点评了本场讲座的内容,认为田晓丽老师的分享内容丰富、极富启发性。随后,在场师生就今天的交换关系与布劳理论中的交换互惠的关系、“社会互动”与“类社会互动”的区分、当下互动环境中“距离”的力量、文化影响在世代层面上的变化等问题展开讨论。



在近半个小时的热烈探讨后,本场午间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



文字 | 周扬

新媒体编辑 | 赵新灏

摄影 | 林嗣鈞

审核 | 黄美龄 伍一凡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官方订阅号,发布信息,服务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