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朝阳区来广营地区社会工作助力社区基层治理专业服务方案研讨会在社会学系与来广营地区的合作共建基地暨北京大学社会学文科实验室顺利举办。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凤芝、副教授王迪、助理教授陈海萍,来广营地区办事处副主任宋玉婧、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梁宁尉、科长宋文雅和副科长高畅,广达路社区书记李平、北苑三号院社区书记张华、红军营社区书记季秀云、清友园社区书记张超、立清路第二社区书记李体仙、清苑路第五社区书记梁福美等30余名社区骨干,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副教授侯力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陈星星和丁木乃、博士生王嘉雪、2024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等20余名师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北京大学马凤芝教授
研讨会伊始,宋玉婧副主任首先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师生在本学期进驻来广营地区五个试点社区表示热烈欢迎,并充分肯定了这一以社区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推进社区实质改变为目标,以开展具体服务实践为策略的校地共建人才模式。马凤芝教授特别指出,依托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并辅以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实践能够协助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重建“附近”的概念,建设“社区社区共同体”,增强他们之间的社会性联结和情感性认同,并助力推进社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广营地区宋玉婧副主任
基于前期对五个社区的实地调研和需求评估,2024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与五个社区的社区工作者组成的五个工作组,逐一汇报了他们设计的社区工作服务方案。五个服务方案的核心目标都是通过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带动社区“老中青幼”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和发展。北苑三号院的服务团队从儿童职业启蒙项目切入,计划开展以提升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增强家长社区参与能力为目标的亲子“双空间”平行小组。清苑路第五社区的服务团队基于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设计了提升社区儿童核心素养的系列亲子活动,希望借此推动中青年家长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立清路第二社区的服务团队设计了依托社区已有社会组织“清欣少年团”服务方案,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社区青少年及其家长对通学车广场进行地标空间营造。红军营社区的服务团队计划通过绘画手工的形式了解儿童及其家长眼中的来北家园,使用口述史的方法了解老一辈人的来北故事,并以社区博物馆为平台鼓励居民共创属于他们的来北记忆。清友园的服务团队以“拉近心的距离”为主题,围绕“家校社联动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需求,协助社区将已有的“共享奶奶”提案切实落地,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共享家长”的社区互助模式。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北京大学2024级MSW学生汇报服务方案
五个服务团队设计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方案获得了来广营地区办、社区两委和社区工作者们的一致好评。梁宁尉副主任建议同学们和全体服务团队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更精细地规划后续活动,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宋文雅科长提出应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有效整合使用已有资源。高畅副科长认为想要实现以儿童青少年为切口的全龄化社区参与,关键在于充分考量儿童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五个服务试点社区的书记张华、季秀云、张超、李体仙和梁福美结合各自社区的实际需求和资源状况,为同学们接下来即将开展的服务实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陈海萍、侯力琪、陈星星和丁木乃四位老师也就如何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方案有效落地这一问题为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北京大学王迪副教授
最后,王迪副教授提出了检验本学期服务实践效果的“四真三实”评判标准:一是真抓实干,是否真正解决了社区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痛点;二是真材实料,是否切实做到了资源对接、安全保障、经费支持和公平公正;三是真知灼见,是否基于真实的调查走访和数据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四是真情实感,是否真正触动了社区居民的心,让他们愿意参与社区治理和发展。马凤芝教授也对后续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实践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她强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来广营地区的校地共建服务实践项目应当具有长期性、在地性、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在对理想社区生活的不断探索中总结出可推广的来广营模式、朝阳模式、北京模式。
供稿 | 刘昕怡
新媒体编辑 | 吴晓筱
审核 | 马凤芝、陈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