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 前言
2024年12月6日下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4年秋季学期第十场海外学者讲座在理科五号楼201室顺利举行。
本次讲座以“遗传基因与科技迷思:关于转基因食品、人类起源与种族、基因编辑与人类克隆”(Society and Genomics: How Could Genomic Analysis Advances My Career, Epigenetics, Race and Ethnicit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为题,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社会学系杰出教授、副主任国光担任主讲人,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建新教授主持,邀请陆杰华、李婷、张文娟、任强、胡雯、王笑非、李月、张韵、阮韵晨等专家学者与谈,近百名校内外师生及访问学者线下参与了本次海外学者讲座。
贰
/ 讲座纪要
讲座伊始,李建新老师分享了与国光教授的交流,并对其来表示热烈欢迎。国光老师首先介绍了如何以社会学视角开展基因研究。在获取数据和明确研究目的之后,还需要意识到基因研究的限制,即引进基因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基因数据本身也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关注统计显著性比拟合优度更有意义,同时应重视研究的时效性和社会学贡献。
接着,国光老师着重分享了表观遗传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他以拉马克和达尔文关于长颈鹿进化的争论引入,指出先天遗传与后天行为对基因的共同作用。对于生物体而言,表观遗传标记(epigenetic marker)大部分来源于自然进化的基因,另一部分则来源于环境适应的行为。比如,在双胞胎研究中控制DNA,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双胞胎的差异,可以发现环境对个体产生的显著影响。此外,相关研究还包括照顾对小鼠健康基因的影响,饥荒或丰年对肥胖基因的影响,等等。尽管表观遗传标记呈现出了较之DNA更强的信号,但其研究仍极具复杂性,不但面临解释上的困难,还受到了时间、DNA、细胞、年龄、性别,以及其他随机因素的更大影响。
随后,国光老师分析了当前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他指出,基因变化在食物上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但社会上的反对声音依然强烈,其实质在于没有人能确保将来不会出问题。而后,国光老师还探讨了族群与人类起源的议题。当前主流观点认为,不同族群间的DNA有明显不同,但其外在表现并无显著差异。换言之,种族问题的政治性远超其生物性。回溯历史,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和基因有着密切关系,人类因其前瞻性而在丛林竞争中胜出,但也需警惕其背后的潜在困境。
叁
/ 点评与讨论
讲座结束后,李婷、李月、张韵、阮韵晨、胡雯、任强等专家学者与国光老师进行了精彩交流。讨论问题既关注了交叉学科建设,如社会学与生物学在基因研究中的区别、融合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涉及到本土化应用,如国内怎样开展GWAS研究以及其中存在的困难与价值,还包括一些具体问题,如基因祖先测试或健康测试的可行性、基因与环境关系的讨论。最后,李建新老师提出,应意识到基因研究中的休谟悖论,即不能用归纳法证明一个必然性的结果。半个小时的热烈讨论后,国光老师的昔日学子为其献花并合影留念,本次“人性、遗传基因学和社会学”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图文 | 张宇昕
新媒体编辑 | 赵新灏
审核 | 刘能 陆杰华 李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