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分享越成长丨西城法院举办第一期“薪火相传——圆桌漫谈法官沙龙”

政务   2024-11-18 21:47   北京  

为切实提升新入额法官业务能力,进一步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2024年11月14日,西城法院举办第一期“薪火相传——圆桌漫谈法官沙龙”活动。

活动围绕“如何做好群众接待工作、如何成长为专家型法官、如何做好执行工作、如何做好信访工作”,贾秋春、王辉、李凤新、杨韬等四名工作时间已逾30年的资深法官干警作经验分享。

党组书记、院长李经纬出席活动并讲话,在院班子成员及近两年新入额法官参加,政治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组长王兵莹作主持。

李凤新

执行局执行指挥中心

三级高级法官助理 

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是各类争议纠纷的“集散地”,更是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的“安全阀”。而当事人作为参与争议解决的核心主体,要想实质性化解纠纷必须首先做好“人”的工作,即“如何通过有效沟通和妥善处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此,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练就一颗“悲悯心”。要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困扰感同身受,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与群众“心连心”,才能真正做到“如我在诉”。

二是练就一双“智慧眼”。必须跳出机械适用法律的“窠臼”,从案件事实真相出发,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考量,找到最有利于衡平案件各方当事人利益的最佳解决方案,进而妥善处理矛盾,防止“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三是练就一手“套路拳”。接待当事人不仅需要过硬的业务功底,还需要纯熟的沟通技巧。“小技巧”往往能做出“大文章”,必须在反复实践中摸索总结适合自己的沟通技巧和应对办法,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取得最佳沟通效果。

贾秋春

执行局副局长

审委会委员

三级高级法官

执行工作是当事人兑现胜诉权益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矛盾纠纷各方冲突最激烈的一环,这就意味着执行工作必然带有相当程度的对抗性和风险性。

因此,做好执行工作先要将风险管控意识贯穿始终。必须以“万万无一失”的工作标准和“时时放心不下”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流程和规定,确保执行工作在安全合规的轨道上运行,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本。

其次不要忽视“一厘米”的努力。执行工作情况复杂、利益交织,即便经验丰富的执行员在处理每一起案件时都会遇到令人“挠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非单靠法律手段所能解决,比如大量的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问题等。面对这些难题,我们必须做实做好“每一厘米”的细节努力,充分倾听了解当事人的核心诉求,在自己职责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去为申请人兑现权益,并尽最大可能对被申请人开展“善意”执行。

最后要树立“大执行”工作思维。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做好内外联动,对内人民法院立审执各环节要加强沟通协调,尤其是在案件裁判阶段要充分考量案件执行的可操作性,确保案件能够顺利执结;对外要充分运用“先锋同行”机制平台,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争取多方支持,合力推动问题解决。

王辉

综合审判庭审判员

审委会委员

三级高级法官

居中裁判是一门关于利益衡平的艺术,既然是一门艺术,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专业素质便是裁判者最基本的“底色”。作为一名法院人,如何从一名合格的法官逐步淬炼为技艺高超的“争议解决”专家,应当是每一名新入额法官认真思考的问题。知不足而奋进,望山远而力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裁判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时刻保持“清醒”。专家型法官不仅能在业务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能在关键时刻挺膺担当、示范引领,带动身边人一起成长进步。要直面短板不足,高标准、严要求,在日复一日的案件办理中磨炼心智、精进业务,把案件办理中的困难挑战作为提升自身业务的“主战场”,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收获自信和进步。

二是时刻保持“热爱”。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热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动力,没有融入骨子里的热爱,就没有持续不断地用心和投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设定清晰的“小目标”,在具体而微的行动中达成目标、渐入佳境、收获成就感。

三是时刻保持“专注”。审判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期间会遇到诸如当事人情绪对抗激烈、案件事实查明困难等多重挑战。面对这些困难不能逃避退缩,而要迎难而上,以“案结事了”为目标,梳理关键要点,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做起,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找到病灶、刚柔并济,在反复权衡和果断决策中推动案件向前发展,直至妥善解决。

杨韬

综合审判庭信访团队干部

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意义重大,必须用心做好信访各项工作。

其一,要坚持依规接访,维护法律尊严。面对错综复杂的信访情形,要凭借过硬专业功底精准甄别案件程序处理情况和当事人核心诉求,通过精准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合理诉求、依规信访,对于不合理的言行要刚柔并济、妥善处置,既要维护法律尊严,又要体现善意文明。

其二,要讲究方式方法,提升信访工作质效。一方面,对信访当事人要有“共情能力”,能够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去看待问题,通过耐心听取信访当事人的诉求和困难,精准判定下步工作开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实现靶向施治;另一方面,要引导当事人合理“预期诉求”,不推诿、不敷衍、不塞责,在稳妥周全考虑基础上,把案件依法依规处理的可能结果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如实告知,避免当事人诉累。

其三,要联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从信访接待到核实情况再到实质化解,需要包括承办庭室在内的各部门配合支持,加强衔接沟通和协调配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工作合力。

李经纬院长对本次活动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四位分享者作为各自领域的业务能手,围绕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和新入额法官的需求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做了深入浅出、精准到位的精彩分享,对年轻干警的成长进步助益良多。

他指出,人才培养,尤其是年轻干警的培养是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作为审判事业新鲜力量的补充,做好新入额法官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始终是院党组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年轻法官朝气蓬勃、可塑性强,要时刻牢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殷殷嘱托,躬身前行、步履不停,在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化解每一个纠纷中体会工作价值、收获人生幸福。

他强调,要怀揣梦想,厚植情怀。身为居中裁判者,法官办的不仅是案件,更是别人的人生。作为新时代人民法官,必须要将“公平正义”四个字刻进骨子里、熔铸到生命中,不仅要能用专精深邃的裁判思维破除迷雾、发现真相,还要善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释法析理、定分止争,更要敢用价值示范、风尚引领的目标追求去检视裁判结果,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成长,切实做到“如我在诉”。

要防范风险,一丝不苟。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法院干警,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责任感把风险防范贯穿工作始终,以“如我在诉”的意识抓实“有信必复”工作,以法治化方式推进涉诉信访实质化解,切实把风险防范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要持之以恒,接续努力。人才培养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锚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围绕审判能力现代化主题,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审判执行工作一线了解干警在业务能力提升方面的迫切需求,大胆创新、务求实效,持续推出更多精准对接干警需求、形式高效灵活的培训服务,着力打造“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培训品牌,用可视化的工作成果把教育培训人才发现“孵化器”和专家培养“发动机”作用落到实处。

左滑查看更多

活动中,各位新入额法官结合自身的审判领域和业务特点做了经验分享。整个活动在坦率无私、温馨融洽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供稿:教培工作组  王甘

供图:王雅娜

制作:安雪晴

北京西城法院
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院资讯,宣传司法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