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看完模特的走秀后,在羡慕的同时,觉得自己特别丑特别胖?
你是否在看完各种黄金比例的长相分析后,觉得自己哪里都有问题?
你是否看过各种“整形成功”的案例后,觉得“我也需要整一下?”
这个社会对我们的“审美绑架”,让我们觉得原本正常的体型看起来很胖,而错误把那些瘦弱不堪的体型当做“美”。
当我们认为自身的不完美是一种缺陷时,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消极心理,从而滋生出更多的自我厌恶。
在多彩而复杂的人类心理世界中,体象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是一个相对鲜为人知却影响深远的心理障碍。
它如同一面扭曲的镜子,让患者无法真实、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身体形象,深陷于对自己外貌过度关注与不满的漩涡之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
体象障碍,也被称为畸形恐惧症或想象丑陋综合征,是一种持续性的、无法控制的关注于自己身体某个或多个部位的轻微缺陷或想象中的缺陷,尽管这些缺陷在他人看来微不足道或根本不存在。患者常因此感到极度痛苦、焦虑、抑郁,甚至可能影响到社交功能、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
据统计,大概有40-60%的6-12岁的女孩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这些孩子患抑郁、易孤立及进食障碍比其他孩子要高很多。
▼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行为:
①过度关注与夸大缺陷:患者会反复检查、触摸或照镜子以确认自己的“缺陷”,这些行为可能每天发生多次,且无法自我控制。
②强迫行为:为了掩盖或改善自认为的缺陷,患者可能采取极端的化妆、整容、剃发、皮肤剥离等行为,但这些行为往往无法缓解其焦虑感。
③社交回避:由于害怕他人注意到自己的“缺陷”,患者可能会避免社交场合、拒绝拍照或尽量减少在公共场合的露面。
④情绪困扰:持续的负面自我评价导致患者情绪低落、自卑、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在IIT和UCLA共同进行的脑结构联接研究中,发现了BDD来访的脑区有联接异常的情况,具体表现为自知力贫乏。换句话说,来访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自我认知有问题。
实验中,实验者让BDD来访剪下一段毛线长度,来估计一下她心目中自己的大腿围。将想象数据和测量过的真实维度比较后,来访才发现,自己感受到的腿围居然是实际粗细的两倍。
体象障碍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生物学上,遗传和神经递质异常可能扮演一定角色;
心理学上,低自尊、完美主义倾向、早期创伤经历(如体罚、嘲笑)和自卑感,个人的完美主义倾向等是重要诱因;
社会文化方面,媒体对完美外貌的过度渲染也加剧了人们对自身外貌的不满。
体象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BDD患者认识到他们的想法会影响他们的感受,纠正对自身身体形象的扭曲认识,减少因错误观念导致的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
暴露和效应预防法(ERP):前者是让来访者暴露在通常会使他们产生回避行为的情境下,后者是帮助来访者停止实施与缺陷有关的强迫性行为,为了减轻回避性情境所引发的焦虑。
家庭与社会支持:鼓励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参与治疗过程,共同构建积极的康复环境。
体象障碍是一种隐蔽而深重的心理疾病,它让患者在自我认知的迷雾中挣扎。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能认识到自己患有BDD,反而是认为自己是在“自律”,是在“追求卓越”。
可以说,广告和媒体的营销手段正在把整容与“自由”、“努力”、“勇气”、“让自己更好”这些词绑定在一起,而实际上,你并不需要改善自己的容貌来获得这些。
通过科普教育,我们可以提高社会对这一群体的理解和接纳,促进早期识别与干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治疗资源。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个在心灵镜像前迷失的灵魂点亮希望之光。
图片源自动画短片《整容》
END
▎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下方查看历史文章
孩子因头痛不愿上学,这是装病还是有心理困扰?
这不是青春期叛逆!青少年焦虑症的信号父母要警惕
I ❤ 听说吧
听说吧心理机构,16年口碑相传🎉
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1703室
点个在看你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