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室中,我们常常接待到有很多焦虑、失眠的来访者。
有一类来访者比较特别,他们学习、生活都挺好的,但内在却非常紧绷焦虑,外界一有风吹草动,内心就很不安,像在时刻警惕着出问题的战士。
他们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很难感受到真正的放松和快乐。
▷电影《超脱》
弥漫性焦虑,一种被忽视的隐性紧张
几乎每个人都体验过一些「具体事件带来的短暂焦虑」,
比如要当众发言了、进行重要考试了,身体会有明显的紧张反应:心跳加速、出汗、脸红、颤抖等,这是一种现实性的焦虑,会随着现实问题解决后而消失。
但有些人却处于一种「弥漫性的焦虑」中,他们经常感觉自己身体僵硬、情绪焦虑、身心无法放松。
明明没有让人焦虑的具体内容,这种焦虑的感觉也不突出、不明显,但你知道它就在你身边,萦绕在你心头,像背景音乐一样,有时你忙碌于其他事情似乎听不见它,但你知道,它一直都在。
这是一种无明确原因的、过度担忧的状态,它与现实性焦虑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一个明显的刺激或触发因素。
但是,弥漫性焦虑通常是长期的,导致一个人感到紧张和不安,也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症状,如头痛、肌肉紧张、身心紧绷和失眠等。
▷电影《我的丈夫得了抑郁症》
你很优琇,但你并不轻松
在这种状态下的人,很容易过度焦虑。他们会坐立不安,很难静下心来去做一件事,尤其在独处的时候常常会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惶恐不安。
他们总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够好,总觉得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
他们活得很累,常常“想太多”,陷入各种操心和思考中,谨慎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就出现无法预料的危险。
他们也并不想「内卷」,但无奈社会竞争压力太大了,不敢有一刻的放松。
▷电影《蕞初的梦想》
这一类人通常对自我有着极高的要求,过度控制自己,非常害怕“失控”。一旦事情出了差错或不如意,还会过度地自我否定。
所以他们战战兢兢,过度内耗,无法安然地享受生活本身。
他们担心自己一旦放松下来,就会落后、变差,对未来充满焦虑和恐惧。
所以现实中的他们可能已经很“优琇”,但一点都不放松。
比起那些正常情境下的紧张反应,这种弥漫性的作为日常生活基调的紧张情绪对我们的伤害可能更大。
因为它常常被忽略了,就像水煮青蛙一般,这种弥漫性的隐性焦虑一点点地蚕食了我们的生命活力。
▷电影《我的忧郁青春》
这种焦虑从何而来?
容易陷入弥漫性焦虑的人,内在是深深的不安全感和依恋创伤,大多跟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
1)对生存的焦虑和死亡的恐惧
每个人的恐惧、焦虑和情绪记忆都和他生命之初的安全感建立息息相关。
一个人蕞初的安全感是来自于对母亲的依恋,所以,它来源于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就是母亲对婴儿的各种及时有效的回应。
倘若母亲对婴儿经常忽视或无回应,会导致婴儿深信自己处境危险,随时可能死掉,从而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就像是内心打的那个不稳定的地基,因为内心不稳,严重缺乏安全感,难以放松下来,恐惧和焦虑便成为了生命的底色。
▷电影《无爱可诉》
为了防御这种不安,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让自己感到安全,也形成了各种信念:
我必须足够优琇,对别人有用,才能活下去;
我必须不能犯错,才能活下去;
……
如果我做不到这些的话,我会怎样?会被抛弃,在婴儿的世界里,被抛弃就等于死,就等于活不下去。
所以很多人拼命追求优琇,并非他们多么喜欢优琇,而是只有足够优琇了,他们才安全。
对他们而言,优琇是一个内在安全缺失发展出来的补偿,类似一种盔甲,能够保护自己,但是内在却是时刻不安的、紧绷的,本质上他们依然是个恐惧、无助的孩子。
▷电影《凯文怎么了》
2)父母有条件的爱
很多人追求优琇,不仅仅是为了优琇本身,而是为了能够让更多人来爱自己。
他们活得辛苦而困惑,像工具人一样去满足父母,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
有个来访者说,父母只喜欢“乖巧、上进、优秀”的她,会嫌弃她的脆弱、无助和任何时候的偷懒。
她不敢懈怠,只好强撑硬挺,像一只小蜜蜂一样去“努力”,长大后却发现自己虽然很不快乐,却很难“停下来了”。
他们觉得「只有变得优琇,父母才会爱我」。
他们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不相信会有人真的爱自己。只有自己“有用、足够优琇、足够有钱”,才会有人爱自己。
一旦自己丧失了这些外在的价值,他人对自己的爱也会撤回。
这种信念不会随着成长而消失,反而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催促着自己时刻忙碌紧张,免得被社会否定。
▷网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3)规矩比人重要的家庭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不少抑郁焦虑的孩子,都生活在一个“严苛的家庭”。
有个来访者说,她真的很讨厌那个让人窒息的家,父母的规矩太多,有时候连自己呼吸都是错的。
有一年春节在家,她只是伸了一下懒腰叹了一口气,父母便大肆指责,说大过年的,为什么要叹气?怎么这么多负能量?人不应该展露任何的负面情绪等等,铺天盖地的大道理。
……
这种家庭里的父母给孩子定了很多严苛的规矩,大到孩子的专业、工作选择,小到在沙发上坐着的姿势,应该穿什么鞋子、衣服,等等。
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只能压抑自己,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安排。
这些父母通常有着严厉的超我,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往往更像警察,而不是父母。
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一定是压抑的、无法放松的。他们必须时刻遵照规矩去生活,而不是自由轻松地生活。
更可怕的是,这些严苛的规则也逐渐内化成孩子的超我,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办法放松,他们时刻表现得严肃、警惕、战战兢兢,一旦放松下来反而会自我苛责。
▷电影《死亡诗社》
如何去缓解这种弥漫性的焦虑?
1)你需要停止对自己的苛责,看见自己的焦虑,也允许自己有脆弱、无助、无力的一面。
这种允许可以让我们不再防御,不再处在应激状态,从而让自己松弛下来,宣泄出来,可以拥抱自己脆弱无力的一面。
▷电影《心灵捕手》
2)尝试和身边的安全、稳定的人去建立情感连接,你需要一个能与你面对面说话的人,让你的焦虑和不安有一个安放之地,你就会放松下来。
你会发现,有些人即使不优琇,也能够有满满的“松弛感”;
有些人即使没有工作,却不妨碍他过得开心和精彩;
有些人从不担心明天和未来,总是那么稳定和放松。
▷电影《轻松自由》
他们的生命状态让人轻松愉悦,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如果你生命中没有这样的「关系」,可以寻找一位心理咨询师,在一段足够接纳、包容的关系中,可以疗愈过去在「关系」中受过的伤,修复依恋关系。
一位好的咨询师会认真聆听你的表达,承托你的不安情绪,和你一起去挖掘内心隐秘的角落,探索让你焦虑不安的潜意识「元凶」,引领你找出看见完整真实的自我。
END
▎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怎样预约咨询师?
1、咨询流程:初步选定咨询师---联系助理---确定咨询时段---缴纳费用并签订保密协议---确定咨询方式---开始咨询。
2、实在拿不定主意,可有助理推荐合适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
扫码联络听说吧咨询助理
立即预约咨询师
长按二维码,可添加咨询助理
I ❤ 听说吧
听说吧心理机构,16年口碑相传🎉
广州海珠区宝业路46号江南花园D座1703室
点个在看你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