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评论 | 忆往昔父辈战天斗地 看今朝我辈向史而新

文摘   2024-11-21 17:08   内蒙古  
66年波澜壮阔,66年风雨变迁,66年春华秋实,66年沧海桑田。

1958年,来自五湖四海的千千万万劳动者汇聚这里,在戈壁荒野上艰苦创业,开展了惊天动地的“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优质焦煤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新中国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谱写出一部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美史诗。

光辉岁月,气壮山河。1958年,为解决包钢燃料需求,党中央决定开发建设位于内蒙古西部的焦煤资源,作为国家“一五”重点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彼时的煤炭部,把乌海矿区定为包钢的焦煤生产基地,进行重点开发,数万煤矿建设大军云集这里,唤醒了这片塞外亘古荒原,也书写了一部不惧时光涤荡、不惧岁月变迁的光辉历史,成就了一个镌刻奋斗印记、推动绿色发展的北疆传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彼时的乌海地区,戈壁黄沙绵延,没有住房、没有饮水、没有供电、没有蔬菜,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万余名会战英雄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窘境。在那个“草为褥,沙当床,挖个地窖就是房”的年代,第一批建设者以非凡的创造力和英雄气概,以军事速度行动,以战斗姿态生产,在旷野荒山间白手起家,以冲天的干劲连创佳绩,拉开了西北地区煤炭开发建设的序幕,1958年11月2日,《内蒙古日报》头版用红字标题报道了乌达煤矿日产原煤突破一万吨大关的消息,谱写了会战英雄团结奋进、战天斗地的壮丽诗篇。

念兹在兹,心系北疆。开天辟地的“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使乌海地区的煤炭工业迅猛发展,两矿务局初步建成了机械化矿井生产系统、职工基本生活设施和农副业生产基地,文教卫生和其他社会事业相应起步,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型矿区由此诞生。煤炭工业的大发展也促使乌海地区党的政权建设和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1958年底伊盟与巴盟分别建立了乌达镇委员会和桌子山矿区委员会,结束了千百年来乌海地区无行政建制的历史,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形成了海勃湾市和乌达市的前身。1976年,伴随着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合并,寓意“乌金之海”的乌海市横空出世,正式跃上共和国的版图。

守望相助,风雨同舟。这场“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为乌海地区带来了第一批常住人口,锻造了第一代产业工人队伍,建成了煤炭产业基地的雏形,也见证了新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构建了内蒙古西部对外交流的运输网,为完善乌海地区产业结构,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40多个民族共同生产生活风雨同舟,也深刻诠释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精神旗帜,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基因在祖国北疆发源萌动、代代相传。

以史鉴今,向史而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见证者。“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所展示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也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乌海人,砥砺奋进,奋勇争先。

昔日火热煤海,如今满是熠熠生辉的红色印记,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乌海人民铸就了钢铁意志;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的乌海人民树立了精神丰碑。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就是为了号召我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打造并弘扬北疆文化品牌,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思想共识、凝聚民族力量、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创业热情,用拼搏实干的精神、乘势而进的勇气、驰而不息的作风,踏着先辈的足迹,勇敢走向生机无限、繁荣兴旺的新未来。



融媒评论员:韩建慧

编辑:杨爽

初审:李新华

二审:杨勇

终审:郑永峰

出品: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乌海融媒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是乌海市委、政府所属唯一的官方媒体。由原乌海日报社、原乌海广播电视台组建而成,拥有一张报纸,两个电视频道,三个广播频率,乌海融媒移动新闻客户端、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网站等多个宣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