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 | 启航“一九五八”: 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

文摘   2024-11-21 17:08   内蒙古  

时至今日,如果你了解乌海,一定知道她享有黄河明珠、沙漠绿洲、乌金之海、书法之城、葡萄之乡、赏石之城等诸多美誉。



这是一座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重要工业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北靠河套平原,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地区,也是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

这也是黄河流入内蒙古的第一站,黄河穿城而过,一侧是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另一侧是雄浑巍峨的甘德尔山,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与广袤的沙漠相连,呈现出世所罕见的“沙、海、山、城”共存共生的自然奇观。

这里还有来自40多个民族的儿女守望相助。一个甲子前,为支援共和国的钢铁事业,来自祖国各地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在戈壁荒野艰苦奋斗,将优质的焦煤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到包钢,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美史诗。

但关于这座城市从何而来,还要从一个“红旗漫卷西风烈,改天换地兴伟业”的故事讲起。


贺兰山下有宝藏


乌海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早在清朝末年便为世人所知。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仅有12家小煤窑从事采煤活动。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1951年,濒临凋敝的小煤窑被国家接管,先后组建了地方国营乌达煤矿和老石旦煤矿(亦称鄂托克旗煤矿)。但这一时期的煤炭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还不属于现代化意义的工业生产,整个地区人数只有百人,产量不足万吨。

1953年,在全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形势下,乌海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查。经过十几支地质勘探队伍连续几年的努力,基本查清了乌海地区桌子山、乌达两大煤田的矿产地质情况。于是,在1954年7月1日,《内蒙古日报》以“贺兰山下喜讯传”为题,报道了乌海地区的煤炭发展前景。

1958年,横贯大西北的包兰铁路全线贯通,为煤炭资源的外运提供了先决条件。于是,在次年的2月7日,中共巴彦淖尔盟委正式批复中共地方国营乌达煤矿委员会成立;10月14日,中共乌达煤矿临时委员会成立;同年,桌子山矿务局筹备处也在卡布其正式成立。

就这样,伴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步伐,位于自治区西部的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万人夺煤大会战


1958年的隆隆炮声惊醒了黄河两岸古老的土地。


这一年,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包钢建设也遇到了人才、技术以及重要原料短缺的问题。当此之时,党中央紧急动员,号召“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来自22个省55个市727个企业的建设资源纷纷涌向草原钢城。

其中,就有乌海煤田的一分子。为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煤炭能源的迫切需要,自治区党委决定大力开发建设西北地区重要的焦煤基地。

1958年10月17日,根据自治区党委召开的西部地区盟市委书记会议精神,乌达、海勃湾地区同时开启夺煤会战的主战场,自治区派来大批干部筹建乌达矿务局、桌子山矿务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从大同、开滦、抚顺、鸡西、井径、峰峰、鹤岗、包头、扎赉诺尔、四龙头沟等10多个老矿区涌到乌海煤田,支援开发建设;巴盟(现巴彦淖尔市)成立“支援乌达委员会”,从各旗县抽调11400名民工,组成一个民兵师开赴乌达;伊盟(现鄂尔多斯市)设立“夺煤会战总指挥部”,抽调5个旗县的12440名民工,前往桌子山矿区。

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1958年发生在乌海这片土地上的“万人上山”也许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的光辉历程中,经济建设中经历过的“大手笔”比比皆是: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无不堪称惊世之作。

然而回望来时路,你就会发现,1958年对于乌海来说,绝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座丰碑。在夺煤大会战中,上万名党员干部、工人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英雄气概,生产连创佳绩。

到1958年年底,乌达矿区共开挖小煤窑42个、小露天煤矿1处,全年共生产煤炭84.48万吨;桌子山矿区开挖小煤窑100多个、小露天煤矿10处,生产原煤55.5万吨,炼焦炭4万吨,均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全年生产任务。

这一段历程注定要在乌海的发展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回忆。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乌海正式启航,在滚滚历史洪流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名党员一面旗


在这艰辛的创业之路上,鲜红的党旗一直高高飘扬在生产建设的最前线,也飘扬在上万开拓者和建设者的精神家园里。

《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 李桂祥美术作品

矿区党的组织建设之初,有着自身显著特点,企业党组织和行政机构同时设立,在企业内部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局(矿)长负责制,党组织发挥着领导和主导作用。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始终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共产党员始终作为中坚力量,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老一辈的建设者都还记得模范党员刘维成、支双喜。刘维成是原乌达矿务局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他每天下井最早,升井最晚,曾经在井下工作七天七夜不升井,被工友称为“矿山老黄牛”。当时井下支护条件差,刘维成总是抢在前,一次放棚子时,他的脖子被严重砸伤,鲜血直流,一度晕倒,矿领导命令他休息10天,但他一天也没休息。1959年,刘维成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共产党员支双喜是国家煤炭工业部命名的劳动模范,曾连续多年被评为老石旦煤矿先进标兵。当时井下生产条件差,安全隐患多,为保证工友安全,支双喜每天坚持第一个下井,凭着扎实的经验“敲帮问顶”,进行支护维修,直到消除安全隐患才让同班的工人进掌子面工作。他细心节约,把捡到的螺丝、弹簧各种配件都收入工具箱,以备不时之需,几年中为矿上节约材料费达数千元。

共产党员李义孝,被人们称为“雷锋式的好矿工”。在工作中,他什么活重干什么,什么地方危险到什么地方。工友唐万江被冒顶煤压住,他奋不顾身,冒着生命危险用双手扒煤找人,十指全被磨破,终于救出了工友……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在矿区各条战线上,正是这群普通的共产党员,矗立起了共产党人的英雄群像。


长河万里佳话传


在之后一个甲子的时光里,我们始终怀念当年父辈们展现出来的英雄气概。

《丰碑一九五八》 曲直美术作品

彼时,除了生产条件艰苦,生活上也是一穷二白。戈壁荒原黄沙绵延,没有住房、没有饮水、没有供电、没有蔬菜,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几乎都没有,生产大军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首先亟待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据资料记载,1958年10月,整个乌达矿区仅有80多间破旧的小土房。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先就地挖窖、支帐篷、盖一些石头房,以此应付即将到来的严冬。冬季过后,还可以搭草棚、架帐篷、干打垒、砌石屋,以解决居住的问题

王海潮就是亲历者之一。1958年,20多岁的他背着一袋干粮和一卷铺盖从五原地区来到乌达,一下车他就惊呆了,四野茫茫、荒山秃岭,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地窨子。

王海潮工友在山旁选了个避风的斜坡,沿着水平方向挖上数米,搭上檩条、笆子,再用板皮钉个门,这就是他的第一处住所。没有床,工友们搬来厚厚的麦草铺在地上,当夜刮了一夜风,第二天睁开眼,他的被子上蒙了厚厚的一层沙,就像刚从土堆里爬出来似的。

草为褥,沙当床,挖个地窖就是房。解决了住,就得解决吃。王海潮还记得他到矿区吃的第一顿“迎新”饭。热气腾腾的玉米面糊糊和窝窝头,没有菜,也没有碗,王海潮和工友借了一个水瓢盛糊糊,然后摘下帽子,用帽壳装了3个窝窝头。

吃不到菜的不是第一天来的王海潮。当时的乌海矿区到处沟壑纵横、石砾遍地,“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刮沙石满地跑”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吃菜要靠外地支援,大多时候就用盐豆就饭。为了缓解吃菜难,春季时大家就利用工休时间,成群结队到野外挖苦菜、拔沙葱,采撷各种能吃的野菜。

1959年春天,当时的乌达矿务局党委副书记武政展带领十几名职工家属,开进了风沙弥漫的黄河西岸。他们在茫茫戈壁上,打下了第一根标桩,画上了第一条渠线。用铁锹、镐头和担筐,平掉了一个个沙丘,开垦出第一块农田,种上了第一片蔬菜,也就此拉开了矿区农林业开发建设的序幕。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吃水问题也成了燃眉之急。混浊的黄河水是当时矿区职工们唯一的水源。矿上抽出几辆毛驴车和一辆汽车,专门到十多公里外的黄河拉水。因为水实在太珍贵,澄清了的黄河水只舍得做饭用,爱美的女性也不舍得用水来洗脸。“十天难洗两回脸,两月不洗一回衣,不是大家不爱讲卫生,实在是用水太艰难了。”曾亲历过这一段岁月的冯秀英说。

没有水,自然也就没有电。在井下,工人靠马灯照明生产;在井上,一旦天黑,就只能提着煤油灯办公、开会和学习,到了休息时间,则只能靠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来照明。1958年12月中旬,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将一台建造乌达黄河铁路桥时使用的3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赠送给乌达煤矿,电灯的光芒第一次照亮古老沙漠的夜空。

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也没有挡住开拓者们建设家园的步伐。随着生产建设迅速发展,困扰人们的生活问题逐渐被解决,矿区职工生活福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事业也相应起步。矿务局陆续建起小学、中学和矿区医院;各矿陆续建起职工澡堂、食堂和职工宿舍,部分矿工迁入新居,集中居住的工人村还兴建了俱乐部。同时,粮油供应站、防疫站、百货商店、邮电通信纷纷落户……至1960年底,塞外煤城已现雏形。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这场“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它为乌海这座城市带来了第一批常住人口,锻造了第一代产业工人队伍,建成了煤炭基地雏形,带动和加快了地方政权建设的步伐。

而最应该被我们铭记的,却是这一历史事件锤炼出的时代品格。从白手起家、土法上马开始,父辈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藐视一切困难,以苦为荣的坚强意志;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重在奉献、不图私利的高尚品格;没有条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的冲天干劲;大团结、大协作的思想境界,已成为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旗帜。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昔日,父辈用血汗浇筑出葱茏世界。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
今朝,我们用传承铸牢这精神家园。



记者:韩建慧

编辑:杨爽

初审:李新华

二审:杨勇

终审:郑永峰

出品: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乌海融媒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是乌海市委、政府所属唯一的官方媒体。由原乌海日报社、原乌海广播电视台组建而成,拥有一张报纸,两个电视频道,三个广播频率,乌海融媒移动新闻客户端、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网站等多个宣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