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关于癌症的热搜:#医生称超 80%直肠癌最初被当痔疮#。
临床上有些直肠癌病例,便血一两年,自己一直想当然以为是痔疮而没有重视,耽误病情,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
那么,“痔疮”和“直肠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详细来说说~
痔疮不会导致肠癌
但便血的症状容易误导判断
痔疮很常见,所谓十人九痔。什么是痔疮?
痔疮,本质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血管(静脉丛)充血或者瘀血并肿大导致的,可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
痔疮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肛垫下移或者静脉曲张,不良的排便习惯,久坐等。常见症状可能有排便时出血、肛周瘙痒、疼痛和痔赘脱出。
很多人担心痔疮会导致肠癌,这是乱扯因果关系。其实痔疮本身不会导致肠癌,就痔疮本身来说,它的主要危害在于:
痔疮本质上血管充血或瘀血肿大,在排便时可能出血,而长期的慢性失血就会导致贫血,由于是慢慢失血,很多人慢慢适应了贫血而并不会感到有明显症状,等到贫血很严重才来就医。
因为痔疮有便血,一有便血,很多人想当然认为是痔疮出血,从而不当回事。但他忘了,痔疮确实是有可能有便血,但便血不是一定是痔疮,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肠癌。
并不是痔疮导致肠癌,而是因为肠癌也可能会有便血,而很多人想当然认为他的便血是痔疮引起的,从而导致延误诊断,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所以要特别提醒大家:如果有便血,一定要找医生检查,比如医生诊诊和肛诊(直肠指检),必要时肠镜检查,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便血,而不能想当然自己认为就一定是痔疮引起的。而其实即便是痔疮引起的便血,你也不能放任不管任其慢性出血。
就要先了解大肠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部分大肠癌患者,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发病危险因素。
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息肉病、腺瘤等增加大肠癌风险。
例如,环境要素中的钼元素缺乏、长期接触石棉物质,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坐着、体力活动匮乏、体重超标、身体肥胖等),都是值得关注的点。
针对这些潜在风险,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预防措施来显著减少罹患癌症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应规划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新鲜蔬果与富含纤维食物的摄入;培养有益的生活方式,远离烟草和酒精,确保饮食平衡且多样化,定期进行适量的体力锻炼,以及管理体重,避免进入肥胖范畴。此外,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息肉病和克罗恩病等病症,应及时并有效地进行治疗。
非常重要的提醒:处于适宜年龄范围及高风险群体的人士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大肠癌的筛查工作。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即使没有相关症状,也应主动预约并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根据个人情况,这一年龄界限可适当提前至45岁或甚至40岁;而对于高风险个体,筛查的开始时间则更应提前至40岁或更早)。
<<
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