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恒 陈观凤
来源 | 腾氏水产商务网
近年来,黄颡鱼养殖业面临着饲料价格高涨、苗种退化、病害加剧等多重挑战,导致养殖效益下滑,不少养殖户因此亏损,信心受挫,甚至选择弃养或转养其他品种。这一趋势导致黄颡鱼养殖量急剧减少,市场供应紧缺,进而推高了今年黄颡鱼的市场行情,上半年黄颡鱼的价格一路走高,最高达到了20元/斤。
在行情驱动下,预计明年黄颡鱼的养殖群体将有所增加。然而,黄颡鱼养殖仍面临诸多难题,包括苗种成活率低、疾病频发、投喂困难等,这些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黄颡鱼养殖总产量62.26万吨,较2022年的59.98吨增长了3.8%。其中湖北地区黄颡鱼养殖总产量为16.95万吨,较2022年15.28万吨增加了10.9%,仍位居全国第一。
为此,腾氏水产商务网联系了相关从业者,了解目前湖北地区黄颡鱼的发展情况,从养殖规模、种苗板块、饲料板块、病害等层面进行分析与总结,为广大养殖户在养殖和卖鱼方面的提供参考。
近年来,黄颡鱼养殖受到饲料价格高、苗种退化、病害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养殖效益下降,不少养殖户因此陷入亏损的泥潭,信心备受打击,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了弃养或转养其他品种,导致黄颡鱼养殖量急剧减少,降幅高达30%至40%。而养殖量的减少,导致今年黄颡鱼市场供应少,行情高涨。在今年好行情驱动下,预计明年黄颡鱼养殖群体会有所增加。
在华中地区,黄颡鱼的主流养殖模式包括寸苗模式和规格苗模式。往年市场7成以上的养殖户会投放30-50尾/斤的隔年黄颡鱼苗,由于去年黄颡鱼苗种养殖量的锐减,导致去年年底黄颡鱼成鱼价格高,规格苗一苗难求。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大概6-7成的养殖户会养殖水花或者寸苗,水花和寸苗的投苗量预估增加30%左右。
其中,今年的水花育苗量相较于去年大约增加了50%。然而,今年水花的成活率普遍较低,行业平均成活率估计仅有3成以下,养殖情况较好的也只有4-5成。预计2025年养殖成鱼产量会有所增加,但仍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水花大多将成为明年的成鱼,而明年成鱼产量的关键点就要看越冬的成活率。
黄颡鱼成功养殖前提在于种苗。经过多年市场选择,大规格黄颡鱼才有稳定的盈利空间和市场前景,而要想把鱼养大,就必须充分释放苗种的生长潜力和抗病特性。现实情况是——未经选育或小作坊随意制作的黄颡苗种,在成鱼养殖中后期的表现异常艰难。
据业内人士分析,2024年黄颡投苗量不足且成活率低下,至少还能利好2025年上半年。湖北、广东、四川是黄颡水花的主产地,2024年的总供应量并没有显著增长。广东早期水花高开低走,市场反应冷淡;四川早苗初期价格还能超过80元/万尾,但是很快跌入谷底;湖北水花主要由黄优源产出,数量在十多亿尾。
与此同时,华中地区5月份受限于天气条件水花成活率很低,有的甚至全军覆没!只在6-7月份成活率才相对可观,平均也就3成。8月下旬异常高温,秋苗整体繁育困难,水花供应更是紧张。总之,2024年黄颡新苗的产出和供应量还是维持在低迷状态。
据了解,湖北投苗密度多数都是1.5-2万尾/亩,亩产量在3000-4000斤。今年养黄颡鱼的成本大概在9-9.5元/斤左右,如果按价格15.5元/斤卖(规格3两),盈利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虽然现在价格降至11元/斤,但仍在成本线上。
今年,湖北市场在3-5月份投放规格苗(20-50尾/斤)的养殖群体,他们有提前售卖和干塘的趋势,很多养殖户在9月-10月就已经干塘了,而往年都是在11月到次年才进行干塘。养殖户之所以选择提前干塘,主要是因为今年的市场行情在年初至9月这阶段都较为乐观,在这个阶段卖鱼有较好的效益。
同时,他们也担心新入局的群体多,会导致后期价格大幅下滑。因此,部分养殖户纷纷选择在8月下旬的时候开始选择捕大留小的方式筛选一些规格大的鱼提前出售。截止10月下旬,有很多的养殖户已完成干塘了,但仍有许多人计划到年底再出售6.5寸筛及以上规格的鱼。
“建议养殖户在鱼价较高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高产,投苗密度不宜过高。过高的密度会增加管理难度,且还会影响鱼的生长速度,导致在鱼价理想时,由于鱼的规格偏小而错过销售良机,还会因为养殖周期变长,受到新鱼价格的冲击。另外,除非是没有达到上市规格,尽量不要留鱼越冬,这样能避免越冬风险。明年就要看谁能早卖鱼,谁的盈利空间就大。”汉川恒兴销售经理熊小东说道。
黄颡鱼养殖逐渐走向高密度、高产量的模式,但黄颡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病害问题依然纷繁复杂且危害严重,从苗期到成鱼期各种疾病如影随形:苗期的红头、裂头、各类寄生虫病等,危害苗种质量和成活率;成鱼阶段则常出现烂头、烂身、出血、断肠、腹水、闭口等疾病,经常造成大量死亡和严重损失;卖鱼阶段还有各种意外的病害问题。
武汉华扬动物保健集团高级工程师王明闯指出,湖北地区黄颡养殖的痛点问题有3个:方块烂身、恶性出血和养殖节奏错乱。
一、枝江地区的“方块烂身”问题还是反复出现,对存塘的大鱼危害尤为严重,依靠“特效药”对抗恶性病害的路越走越窄。
二、恶性出血问题(也就是所谓的“链球菌”病害),但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饲料投喂的粗放和粗暴,是基本的养殖管理问题,而不是什么病原性灾难。
三、虽然仍有部分养殖户选择较高的投苗密度,但主流趋势是尽量降低养殖密度(投放规格苗保证成活率),在一个养殖季内养到较大的规格出鱼。这样做——管理省心,成本更低,关键是能够顺利上市,甚至卖出高价。
回顾2021至2022年,湖北地区的黄颡鱼死亡率较高,存塘死亡率超过5成。而从今年的养殖情况来看,早春时期的发病率相较于前两年有所下降。许多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风险而选择不越冬。
今年养殖密度普遍降低,开春时投放规格苗的密度普遍在1-1.5万尾/亩之间,因为养殖户们大多计划在当年进行干塘作业。而5-6月投放水花进行育苗,后续养殖至小规格定塘的,其投苗密度则普遍在1.5万尾/亩以上,如湖北荆州地区达到了2.5-3.5万尾/亩,湖南、江西部分地区则为2-2.5万尾/亩。
当年投放水花养殖至年底的这阶段,载鱼量并不算高,因此在越冬前通常不会出现太大问题。然而,到了第二年开春时,管理难度就会显著增加。这种养殖模式的特点是“过冬不过夏”,虽然利润最高,但养殖难度也相应增加。
王明闯指出,除了显性的病害以外,今年最为普遍的问题是黄颡加料困难。其表现为:一些养殖端采用特殊定制的黄颡饲料,能够顺利增加投喂量并维持,而那些使用常规饲料的养殖户在加料时就显得困难重重。他认为,加料困难这一现实问题,虽然受天气影响显著,但根本问题或与饲料配方有关。
近两三年来,黄颡鱼的全年投喂比例一直不高,且每年相应阶段的投喂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以往在正常养殖季半大鱼的投喂率能达到2.2%-2.5%,现在普遍降至1.5%-1.8%,甚至有些塘口连1.0%都难以维持。当然,这并非养殖户不愿意投料,而实在是鱼体承受不了。
“今年这么好的行情,料还加不上去,其实对于饲料厂和养殖户来说都是双输的局面。”王明闯说道。
“通过持续跟进客户和行业数据,我们发现今年监测结果显示,开春时鱼的肥满度较低。前期很多鱼的肥满度甚至不到1.5,投喂率也较低。随着投喂量的增加,5-6月肥满度有所提升,但今年高温期特别长,高温期间投喂量难以增加,肥满度再次下降。直到9-10月时,黄颡鱼的肥满度才恢复到1.8-2.0的水平。总的来说,整个湖北地区由于气候原因投喂量上不来,当然这也与管理水平有关。我们的客户中,饲料吨产量表现较好的,其鱼规格达到了6.5寸筛,均重3两/尾,吨产量超过1450斤。另外,也有部分客户在8月至9月期间进行了干塘,但鱼的规格普遍5.5-6寸筛。”澳华集团华中海特价值交付经理赵博礼说道。
随着部分养殖群体的回归及转养,明年的饲料容量也会相应增加。以枝江为例,作为湖北地区黄颡鱼养殖比较集中的地区,市场最高峰时饲料容量曾达3万-4万吨,但去年枝江地区的饲料容量预计为2-3万吨,但具体增幅尚难确定。武汉江夏、鄂州等地也将有所增长,而枝江的增长将更为集中。
今年黄颡鱼的价格远超预期,并在高位运行了很长时间。行情的突然爆发,出乎很多养殖户的预料。黄颡鱼的价格高企,其实也正好说明这条鱼的养殖基本盘在这3年是全面败退的。传统主养区域的集中区域萎缩30%~70%是不争的事实。黄颡鱼在2024年维持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段“缺鱼潮”。
今年年初,黄颡鱼的价格其实并不算低,但许多养殖户仍然不愿意投苗。原因很直白——黄颡养殖的风险超乎预期,许多老师傅直接投降。心态崩了,信心没了,即使鱼价有13-14元,终端的投苗积极性仍非常低迷。
此外,今年前几批水花苗的成活率普遍较低,这也是影响养殖户投苗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到了下半年的9月和10月,黄颡规格苗的售价可高达15-16元/斤,大降温之前价格回落到13元左右。虽然市面上还有更便宜的鱼苗,但由于质量不佳,许多人也不敢轻易购买。
至于今年湖北地区的新苗投放情况,主要是原有的养殖群体进行了补苗,其他新的养殖增量并不多。今年情况特殊,中等规格5-6寸的鱼都能卖出好价钱,导致现阶段鱼塘的成鱼存量已经见底了。从业者对明年的预期比较一致——是养大鱼才能卖出高价,2025年上半年非常关键!因此,规格苗的定塘密度大约在1.5万/亩以内。
在湖北地区,虽然有多种养殖大规格黄颡的模式,但最为理想的模式是在越冬前储备充足且优质的大规格鱼苗,来年开春后早开口、高起点、高营养,在三伏天之前卖大鱼。也就是:过冬不过夏,出大鱼卖高价。
“我们建议养殖户将当年的鱼苗养成大规格,并顺利过冬,来年再将大苗养至更大规格的成鱼。华中地区现已进入越冬管理阶段,只要做好越冬期间的保护工作,明年上半年市场很可能依然保持较好行情。”王明闯认为,近年来,大规格黄颡鱼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即便市场整体低迷,大规格黄颡鱼的价格也依然坚挺。2025年小规格黄颡鱼市场将面临饱和,若无能力将鱼养大,建议谨慎涉足。
养殖群体容易盲目跟风,既有退出者,也有新加入者。
今年黄颡鱼的高价已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明年上半年鱼苗市场或将持续紧俏,养殖积极性有望提升。然而,大规模扩张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技术门槛依然较高。在好行情的支撑下,明年养殖量必然会增长,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今年养殖顺利、效益较好的养殖户。
同时,新养殖户也会加入,但明年他们将面临鱼苗紧缺的问题。因为明年最早的水花也要到下半年或后年才能成为商品鱼,而2025年市场上主体供应的黄颡将是今年的鱼苗养大后的成鱼。由于今年鱼苗数量有限,即使明年有意养殖,规模也不会迅速扩大。
总结:
总的来说,相关从业者对2025年上半年市场行情仍看好,但6月或是一个分水岭。业内普遍认为明年大规格鱼的行情会好一些,而小规格鱼的行情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养殖户们的管理思路需要跟上市场变化,搭配好的产品来调节自己的养殖节奏。例如,在年底降温前(根据气象预测,或在1月中旬),可以适当出售部分鱼以降低养殖密度,但不能拖得太晚,避免后期水霉爆发,在出鱼之后还要做好相应的消毒等管理措施,明年则尽量早点进行干塘作业。
首先,尽量避免过度冒险。想要博取高额利润的话,可以在稳中求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尝试。养殖户需要制定好自己的养殖规划,包括资金等资源的配置,以稳健为主,冒险为辅。如果养殖户有多个池塘,可以拿出部分池塘的鱼来赌行情,以获取高额利润。但这种机会并不是每次都能抓住的。价格总会有波动,只要能在价格高峰期前后出售鱼就可以了。能够赚取市场上中等偏上的价格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因为最高的价格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有了这种思路之后,整体的资源匹配、模式管理、产品选择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次,对于面积中等及以上的池塘来说,由于池塘条件限制,若进行高密度养殖则管理难度极高。如,标准的塘口面积通常为15-25亩/个,大型塘口面积为30-50亩/个,甚至还有超大型塘口,面积达到80-100亩/个。这种池塘的规划主要是为了求稳。投放的苗种通常是大规格苗(20-50尾/斤),密度相对较低,有的甚至在1万尾/亩以下。这种模式大多数都是当年年底至次年年初进行干塘作业的。而对于面积较小的池塘来说,如塘口面积在8亩以下,可以用来博取行情。小池塘易于管理,放养规格苗多在200-300尾/斤,投放密度也可相应增加,但要根据市场卖价来调整售卖节奏。只要有能力跟上管理节奏,这种博取行情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若想博取上半年的高价就意味着需要越冬管理。赵博礼建议“越冬不越夏”,否则又会进入新的高风险期。到了明年4-6月时载鱼量增加了就应该开始卖鱼,并在6月底前干塘,不要进入高温期。如果拖到7月进入高温期的话就会遇到各种不该遇到的问题,风险比较大。
很多养殖户都有赌价格的心态,但近年来已经逐渐变得理性起来。因此我们还是建议养殖户不要一味地追求产量而是要追求更加稳定的效益。现在养殖密度已经降低了,规格苗的投放密度在1万-1.5万尾/亩之间,这是最大的一部分养殖群体,也是湖北地区探索出来较成功的养殖方式。
精彩回顾
草鱼标货抢手!湖南湖北江西2斤左右几乎全线涨,最高涨到5.4元/斤 | 澳华联合播报㉟
涨!珍珠斑最高涨5.5元/斤,市场走量增加,后市更值得期待?|高端水产·看上上报价㊸
难!外省多地集中出鱼,广东生鱼再跌0.3元/斤,流通商谨慎收鱼 | 生鱼周报㊲
再涨0.2元/斤,希望重燃!蛙农终于熬出头了?| 养牛蛙·看海约报价㊳
评论留言,直抒己见,为水产品,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