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位于春湾镇域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因该村都是高姓叔侄,故取名高村。
高村现存高氏祖屋一座,至今保存完好,其结构为三进五开间式,始建于清代,2000年曾作修整。青砖绿瓦,檐前顶部雕有花鸟虫鱼,大门口为传统民居造型,凹斗式,门两旁有石门墩。打开大门,迎面是一道屏风墙,也称影壁、萧墙,具有挡风、遮挡视线作用。如果摆酒宴客或有重要人物来访,则须将屏风门打开,以示档次高、场面大,平时只从屏风两侧通道通行,绕过屏风,就是天井,天井两旁都有廊道,过了廊道,就到达中厅,也叫中堂间,中厅前后都不封闭。过了中厅,又是一个天井,大小及设计跟前厅天井差不多,越过廊道,就到达正厅,正厅的中宫墙上建有神坛,立有高姓列祖列宗的神位,逢年过节高姓后人都会前来拜祭,上厅跟前厅,中厅一样,两侧分别有两个厢房,据传,这些房间的入住有规矩,上厅为老人居住,中厅为儿孙辈,前厅厢房为佣人或客房。面朝门口,房屋的右手称为大,左手为小,儿辈的居住从大到小,依次从右边到左边分居。
除保存有清代高氏祖屋外,高村还有一个特色古建筑就是“高村灯棚”。这是一座门楼式传统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902),重修于1985年。门前由四根高大支柱支撑,三开间楼头,中间高,恰似亭阁,琉璃瓦,中间凸起部分写着“高村灯棚”四个大字。灯棚里面,屋顶上挂着无数的铁钩,用来吊灯。但凡上一年出生男丁的家主必须在新年正月初八8点将土地公接到灯棚,然后吊上自家的花灯,早晚前来拜祭,因彩灯是点油的,所以晚上必须加足灯油,保持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歌舞升平景象,自农历正月初八起,每晚放烟花、燃鞭炮,直到正月十八,吊灯主家将土地公送回原位,然后品神,将花灯烧毁,吊灯活动才宣告结束。
吊灯活动结束的当日,各有关家主必须请灯酒,称散灯酒,其规模跟满月酒差不多,过程包括开厨、正席、散厨。所不同的是礼仪不同,散灯酒来客直接给贺包婴儿,满月酒就不同了,除给婴儿红包外,还要买衣服等给婴儿,婴儿的外公外婆还要开担,除装有婴儿的衣服外,还有孖带鞋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