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历史]一位德国军官的青年往事:1905—1914(上)

百科   2025-01-20 11:57   上海  

作者:玺珺

最近看到老莫在写古德里安的文章,恰巧,笔者有1年没动笔了,所以借此机会写一些古德里安的青年故事。文章很平淡,所言之事不过是家常便饭。资料主要参考古德里安的日记本和回忆录。
古德里安从1905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1911年,但他不是每天都写。如果某一天心血来潮,古德里安会在日记本上留下几百字,如果某一天无事发生,古德里安会选择停笔,可能一停就是很长时间。古德里安后来还写一篇简短的文章,回忆他在1911到1914年的生活。正是因为这些资料的存在,我们才能走进青年古德里安的内心世界。

1908年的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生于1888年6月17日。6岁时进入科尔马的一所学校读书,后来又转入卡尔斯鲁厄候补军官学校读书。1903年4月进入位于柏林附近的普鲁士中央军校读书。当古德里安开始尝试写日记时,他已经在中央军校就读2年。

未来可期:在中央军校的岁月

1905年4月5日,当弗里茨·古德里安(Fritz Guderian,1890年出生)进入位于柏林附近的普鲁士中央军校时,迎接他的是他的亲哥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面对陌生的环境,弗里茨感到十分不适应。弗里茨惊慌的表情让海因茨想起自己刚到这里时,也对军校的一切充满着畏惧和不适感,但如今,他已经在这里呆了2年了,早已适应这里的一切。
海因茨带着弟弟在校园里散步,但他的心思却不在路边的花花草草上。海因茨还记得自己2个月前参加军校学员考试(Fähnrichsexam)的场景。虽然军校学员考试通过率很高,但毕竟是关乎前途命运的一次大考,古德里安考前的内心异常忐忑。他的数学,法语和英语学得都很好,物理,历史,地理等成绩也不错,但拉丁语却是他的一大短板。不过好在古德里安最终通过考试,成绩为“良好(gut)”。根据规定,年满17岁且体检合格的学员,如果通过军校学员考试,可以选择直接去部队服役;但古德里安却选择另外一条路,他留在中央军校中继续参加高级课程,为将来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Arbiturienten,通过者可获得高中毕业证并有资格进入大学)做准备。回到宿舍之后,古德里安将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进入高年级段后,学校的管理愈加严格,但好在古德里安的同学和舍友们都很好,这让他感到十分高兴。

海因茨·古德里安和他的妈妈克拉拉、弟弟弗里茨的合影

如果当代人穿越到100多年前的德国,就会发现那里的军校是比衡水高中都恐怖的存在。有人形容普鲁士的军校就像一个大监狱,军校学员毫无尊严和自由可言,体罚虐待皆为常态。
“学员们生活在囚笼之中,他们没有权力离开这个监狱,只有那些严格遵循控制法则的人才能得到这种奖赏。”
虽然环境极其严苛,但古德里安从没抱怨过,他总是乐在其中,保持良好的状态。除了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之外,古德里安还会参加许多活动,他会去剧院看戏,他会去游山玩水,他会去勃兰登堡门看军队游行。他也和许多学员一样,平时偷偷懒,等到考试来临之际临时抱佛脚,以求通过考试。古德里安在军校中还有几位关系很要好的朋友,他们陪伴古德里安一起度过枯燥的军校生活,古德里安非常感谢他们。

慢慢地,我意识到自己在红墙(指中央军校的围墙)内过得还算不错。我确实有一些非常友好的伙伴……我特别欣赏我亲爱的埃伯哈德·冯·利伯曼(Eberhard von Liebermann  

——古德里安1905年10月23日的日记

再过八天就要考试(注:前文提到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了,我充满信心。然后,这两年的高级课程班的学习生活也将画上句号——它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我的朋友们。

我亲爱的、亲爱的“汉斯!(古德里安的好友汉斯·冯·彭茨,Hans von Pentz)”,还有善良的路德维希·冯·奥姆普特达(Ludwig von Ompteda)和埃伯哈德·冯·利伯曼。说真的,即使军校生活没带给我什么,仅仅认识了这三位朋友,就已经值了,很值了。 

新的一年会发生什么?会是第10猎兵营吗?

——古德里安1907年1月7日的日记

正如古德里安所料,他最终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大学入学资格考试”,拿到了高中毕业文凭,成为了中央军校250名毕业生中的一员。学校和教员们一直都很看好这位个性鲜明的学员,从入学到毕业,他们对古德里安的评价一直都很高。

古德里安是一名勤奋刻苦的学员,他的整体行为表现值得充分肯定。

——1903年7月1日

古德里安凭借自己卓越的品格、严肃而始终如一的态度,以及模范般的责任心,对战友和下属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他以坚定而果断的方式与他们相处。他的学术成绩和工作表现均值得高度赞扬。

——1905年

古德里安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堪称优秀,并通过其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品格,为年轻的战友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作为上级时的表现冷静而自信。

——1906年

在中央军校取得的好成绩极大地提升了古德里安的信心以及他对未来的期待。即使过去几十年,古德里安依然无法忘记他在中央军校读书的美好时光。

如今回忆起那段时光,还不由得从心眼儿里感谢我的那些教官,对他们有一种崇敬之情。在军校学生团所受的军事教育虽然非常严格和枯燥,却是宽容和公正的。我们的课程以高级文科中学的教程为基础,特别注重现代语言、数学和历史等课程。这为我此后的生活打下了一个扎实而牢固的基础,这里的教育水平一点儿也不比同级的民办中学逊色。

——古德里安回忆录,第一章

普鲁士中央军校的大楼

1907年,古德里安一家人合影,左一为海因茨·古德里安,左二为弗里德里希·古德里安,坐在草地上的是弗里茨·古德里安。右一为克拉拉

苦涩与迷茫:初入猎兵营

毕业后的古德里安于1907年2月28日加入了汉诺威第10猎兵营(驻扎在洛林地区的比奇Bitsch)——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有人曾言:
“不要忘记,军官们也是在他们自己的环境中培养孩子。”
德国年轻人在参军时,会优先考虑他们父辈呆过的部队,比如威廉·凯特尔(Wilhelm Keitel)就去了他父亲呆过的下萨克森第46野战炮兵团;而古德里安的父亲,弗里德里希·古德里安(Friedrich Guderian)当时是汉诺威第10猎兵营的中校营长。
猎兵的地位比较高,在帝德军队中仅次于骑兵和禁卫步兵,俗话说:“穷贵族的孩子去当禁卫步兵,富贵族的孩子去当骑兵。”老古德里安虽然没有足够的关系和金钱把孩子送到骑兵和禁卫步兵部队,但把小古德里安送进猎兵部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况且老古德里安自己长期在猎兵部队服役,对猎兵知根知底。
关于弗里德里希·古德里安的资料较少,许多研究者也不关心这位早逝的军人,目前已知的信息显示,老古德里安是家族中第1位现役军官,猎兵出身,1903年起担任第10猎兵营营长,随后于1908年晋升为第35燧发枪团团长,1912年晋升为第35步兵旅旅长,1914年因病退役,同年去世。
作为庶民军官,老古德里安认真严肃,思想开放,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能很快地接受新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理念。治军严谨的他在部队中灌输了以下理念:
尊重每一位猎兵,即使是最低军衔的士兵;人人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在执行任务时要坚韧不拔、正义凛然;以及对自己的成就要有成就感。
这些价值观深深影响了整个营的氛围。
刚进入部队的古德里安感觉良好:
在我被分配到第十猎兵营后,我在部队中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
比古德里安晚加入猎兵营的赫尔曼·巴尔克(Hermann Balck)后来回忆:
“我找不出比第10猎兵营更好的单位了。”
但人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1907年4月10日,古德里安进入梅斯军事学校接受短期训练,事实证明,梅斯军校留给古德里安的印象很差,如果说中央军校是天堂,那么梅斯军校在古德里安心中就是地狱。古德里安在这里感到十分沮丧和不舒服:
从四月开始的梅斯)军校生活却并不令人愉快。如果我的一些愿望未能完全实现,我当然要负一定的责任。但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现行的体制并不适合那些抱负远大的人只适合那些平庸之辈。一半的时间里,我对这些课程和服务感到非常无聊。上级的态度也并不令人愉快。猎兵部队自然成为了各种嘲弄的对象。考试结束后,我怀着相当苦涩的心情回到了营地。”
在梅斯度过苦涩的8个月后,古德里安回到了第10猎兵营。虽然古德里安对梅斯军校的意见很大,但他在那里的表现相当可以,军校教官如此评价古德里安: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勤奋尽责的青年,身体素质极佳,骑术精湛,拥有坚定而成熟的性格,举止优雅,待人谦和,并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情。”
1908年初,古德里安成功晋升为少尉,资历追溯至1906年6月22日。

汉诺威第10猎兵营的猎兵们

古德里安回到营里后,尝试和战友们拉近关系,比如他在1908年4月26日的日记中写道:古斯塔夫·拉本(Gustav Raben)是一个非常友好的人,我很希望能和他走得更近。拉本应该是指第4猎兵营(和第10猎兵营一起驻扎在比奇)的军官拉本,不过古德里安之后的日记中就再也没有提到拉本。古德里安还写道:我会尝试和伦纳鲍姆(Hans Runnebaum)用法语交谈。不过一旦有其他人在场,这事恐怕就成不了了。古德里安上学的时候法语学的很不错,他和鲁恩鲍姆交流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法语口语,后来古德里安还成为了法语口译员。但最后,古德里安却并没有和大伙建立良好关系,它不仅没在猎兵营中交到一个朋友,还和战友们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根据时间推测,冲突发生在1908年春夏之际,冲突不可能只有一次,而是多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古德里安的性格并不好,他孤傲,敏感,固执,易怒,不擅长与人沟通。遇见不同的观点,古德里安会毫不妥协,据理力争。古德里安虽然在日记中会提醒自己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但在现实中他总是做不到。他和战友们冲突的具体内容暂不清楚,古德里安并没有写他和战友们闹不愉快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理念不和。但结果是双方产生了巨大隔阂,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能恢复良好关系,形同路人。古德里安在日记里毫不客气地写道:

既然我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同,那就让他们别来打扰我吧。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我变成他们中的一员。我无法像他们那样圆滑地度过一生,更不想因为他们说了一些自己都不懂的蠢话而去发火生气。

那些天生就不具备军人精神的人,是无法轻易在后天培养出这种精神的。他们也不该要求我按照他们的方式来行事。

——1908年7月20日

战友希望我能和他们走得更近一些。如果当初不是他们先让我感到受伤,我们之间也许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隔阂。现在,要重新建立过去的信任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我在担任候补军官时对他们大多数人抱有的敬意,如今已经大部分消失了。他们指责我性格冷淡,可难道要我像他们那样假装客套,去说些空洞的套话和虚伪的言辞吗?

对我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暂时与他们保持更大的距离。至少在目前,我的父母还在身边,我完全没有需要与其他人交往的需求。

——1908年7月21日

啊,这些可爱的战友们!他们固执己见,但对很多事情的了解并不比我多多少。事实上,我几乎找不到两三个可以长久相处的战友。他们缺乏军人的精神,是些拘泥于细枝末节的小人物,还总喜欢与人对立。

——1908年9月27日

和古德里安一起用法语交流的伦纳鲍姆(左一)

伦纳保姆在二战中晋升陆军少将

值得注意的是,古德里安虽然说自己“只要父母在这里,自己就不需要其他的社交关系”,但他还是渴望能够交到知心朋友。他依旧和之前的好友,比如前文提到的汉斯·冯·彭茨等人保持密切联系,他会写信找这些老友们诉苦,但指望他短时间内向猎兵营的战友们敞开心扉,属实是不太可能。从某种角度来说,青年古德里安还需要成长,此时的他才20岁,他太情绪化了,他能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缺点,但就是无法改正。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我们会发现古德里安一直和老朋友保持联络,却很少结交新朋友。他和猎兵们之间总隔着一堵厚厚的墙壁。

和汉斯(即汉斯·冯·彭茨)的书信往来非常有趣。如果他能从中受益,我的目的也算达到了。我只是不能总想着一些愚蠢的事情,或者带着阴郁的情绪写信给他。

和战友们闹翻的古德里安把目光更多的投入到训练和家人们身上,1908年7月,古德里安跟着家人们故地重游,回到了科尔马,还见了儿时的好友,旅行的惬意让古德里安暂时忘记了猎兵营的烦心事。
1908年8月,第10猎兵营参加了“皇帝演习”(Kaisermanöver,皇帝演习是每年在德国皇帝面前举行的最重要、最全面的军事演习),此时距离第10猎兵营上一次参加皇帝演习已经过去整整9年,古德里安非常重视这次演习,毕竟机会难得,他还可以看到自己当时的偶像威廉二世:
“(演习中)我有幸站在陛下身旁,这让我感到十分荣幸。”
9月底,古德里安还被派往斯特拉斯堡执行任务,这让他度过了一个短暂的愉快时光。1908年12月,一则好消息传来,弗里德里希·古德里安晋升第35燧发枪团团长。家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在欢送会上,平时不苟言笑的老古德里安甚至跳起了步态舞,逗得大伙哈哈大笑。
父亲去新单位上任后,青年古德里安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没有父亲的庇护,他还能继续在猎兵营待下去吗?1908年12月31日,古德里安提笔给一位老友写信,在这个新年之夜,他最终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封信很长,但我希望读者们都能读完,因为这不仅是古德里安一个人的心声。现在许多青年和古德里安的想法是一致的):

……我并不认为,一个人的所有理想会这么快就被剥夺殆尽,以至于让自己变得像一头呆滞的群居牲畜一样。

我确实和我的战友们保持了相当的距离,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无论如何,我认为别人想要深入探究我的内心世界会很难。但在这点上,我也不能过于自负。不幸的是,我的父母已经不在这里了,而他们曾经是我最重要的支柱。谁知道接下来我会如何与我的战友相处?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一个在我们对其品性持有相同看法的人,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大多数人只在能从你身上得到好处的时候才是你的朋友。一旦他们无法从中获益,所谓的友谊也就结束了。

您在信中提到,您常常凭自己的判断形成对某些事情的看法,缺乏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来为您提供建议。我认为,直到您找到一个完全可靠的朋友之前,与其依赖他人的建议,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使这个判断未必得到他人的认可。战友也许比您年长,但他们的年长可能是他们唯一优于您的地方。而当您找到这个朋友时,您也就能够通过自己坚定的品格,成为这个朋友的支柱和依靠。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去守护我们已经获得的理想财富,以及与这些理想紧密相连的宗教信仰。在真正严峻的时刻,人终究只能依靠自己……

当然,这并不排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好朋友,可以向他倾诉,并将他视为支柱。奥姆普特达离我很远,但他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真正忠诚的朋友……他是至今唯一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也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有自己的缺点。但他是一个有个性的人,而成为这样的人,最终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

这封信让我们能更深入了解古德里安的内心世界。他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始终保持锐气,不希望自甘平庸。古德里安依然渴望友谊,渴望真正的友谊。他鄙视那种功利性质的友谊,就算现在交不到朋友,他也不会降低自己的交友标准,更不会改变自己的内心去迎合别人。他会听从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判断,想做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古德里安不光是信里这么写的,心中这么想的,在现实中他也是这么做的。尽管古德里安的想法有时不合理不成熟,但他会坚持把自己的想法毫不动摇地贯彻下去,他是个敢想敢做的人,这一点从未改变。

对于古德里安来说,虽然这两年过得并不舒服,但他对未来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1909年会有很大的变化,父亲去了新部队,弟弟也将从中央军校毕业,而自己将会跟着猎兵营去戈斯拉尔驻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德里安希望1909年是个好年。的确,1909年,有2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出现在了古德里安身边。可以说,正是因为这2人的助力,古德里安在未来才能顺顺利利地斩断荆棘,登上巅峰。鲍德温·凯特尔和他的表妹玛格丽特,即将登场!

1908年皇帝演习期间,威廉二世(左一)和军官们站在一起

1907/1908年,年轻帅气的鲍德温·凯特尔(Bodewin Keitel,左一)和他最好的朋友、未来的表妹夫汉斯·克雷辛(Hans Kreysing,右一)合影,两人同时在1909年2月23日加入第10猎兵营,成为古德里安的战友
凯特尔和克雷辛在二战中都晋升为陆军上将
鲍德温的亲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二战德国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Wilhelm Keitel)

1940年,古德里安和他的老婆玛格丽特合影

玛格丽特是鲍德温·凯特尔的表妹。鲍德温是古德里安的好朋友之一



芬里尔战史研究
史海沉钩多年,发布精品文章。Das和小伙伴们的战争史研究及考证。全网同名,欢迎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