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资讯,请点击上方 芬里尔战史研究 关注获取!
摘要:柏林战役中,德意志第三帝国最后一支机动师绝望的反击……
1945年4月18日,柏林战役进行到第三天,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终于完全撕碎了德军在泽洛高地带的防御,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大量坦克沿屈斯特林-柏林铁路和帝国一号公路杀进“维斯瓦河”集团军群纵深。如同利剑长枪,朱可夫的钢铁兵团源源不断地涌向柏林。先前镇守泽洛高地的部队,只有“慕钦堡”装甲师还在公路和铁路线之间拼命阻击,其余部队均已经被“挤”到南北两侧。近坦1集以近坦11军和坦克11军正面强攻,并以坦克11军主力从北侧防御空虚的地段迂回包抄,试图绕过“慕钦堡”装甲师的抵抗继续西进。为了应付这一威胁,德军不得不投入最后的总预备队第18装甲掷弹兵师发起反击迎战坦克11军。这支第三帝国最后的筹码、仅装备不到60辆IV号战车和“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机动师,即将对拥有超过200辆T-34/85、JS-122和SU-100等新锐战车在内的坦克11军主动发起攻击,一场空前惨烈的绝望装甲战即将在泽洛高地纵深展开……
第118装甲团I营2连的217号IV号坦克残骸。
第18装甲掷弹兵师在柏林-屈斯特林铁路线一带的阻击战斗。
战斗背景:1945年4月17日晚间,柏林战役主攻第二天的战斗宣告落幕,由于泽洛高地防御带被完全击穿,德军不得不调动总预备队第18装甲掷弹兵师前出迎敌。侦察单位发现大量卡图科夫将军指挥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T-34正沿屈斯特林-泽洛-柏林铁路和帝国一号公路涌入缺口西进,因此第18装甲掷弹兵师被布置到这一方向。此前从泽洛镇退下来的德军“慕钦堡”装甲师正在以铁路线上重镇特雷勃尼茨为其重心拼命阻击路两侧和南部的近坦11军、坦克11军36旅,因此第18装甲掷弹兵师作战方向为铁路线以北相对空虚的地段。德国人寄希望于泽洛后方10公里的特雷勃尼茨为核心,再度建立一道拦阻带抵挡苏军坦克集团。特别是一个名为乌尔科夫(Wylkow/Wulkow)的小镇,成为了德军的重点关注目标。
乌尔科夫地图,1:25000
双方沿公路和铁路线进行了连环战斗,1:100000地图
第18装甲掷弹兵师的反击区域在柏林以东,1:300000地图
乌尔科夫距离柏林铁路线最近距离约3公里,离沿线重镇特雷勃尼茨约4公里。它本身只是一个很小的镇子,甚至可以说是村庄,但其位置很关键。它坐落于两片大面积林区之间约3公里宽的空地上,向南与特雷勃尼茨之间更是有大片适合坦克集团展开的开阔地形。控制这里不但能将苏军坦克集群封堵在林区内,还能以火力控制特雷勃尼茨北侧。在镇西南2公里和3公里分别有名为64.0和62.5(苏军多个单位将其误写为82.5)的两个高地,对乌尔科夫-特雷勃尼茨之间的开阔地形成良好掩护。因此作为防御方,对乌尔科夫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际上,后来苏军推进的路径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个小小的居民点,居然涌进来4个不同单位的坦克旅!
特雷勃尼茨-乌尔科夫一带地理环境特征。
然而尴尬的是,这个重要的防御节点,却在第18装甲掷弹兵师抵达前落在苏联人手里了!原来,4月17日晚间22:00近坦1集下属坦克11军65旅进行了大胆夜袭,苏联坦克手惊讶地发现德军在这里没有坦克也没有重火器,便直接歼灭了实力薄弱的乌尔科夫守备部队。而当德军震惊地发现这个原本预定作为抵抗枢纽的居民点已经陷落时,第18装甲掷弹兵师甚至还没抵达战场。无奈之下,任务只能紧急变更——立刻反击,夺回乌尔科夫,将坦克11军封锁在林区之内!为此,第18装甲掷弹兵师下属第118装甲团I营领受了命令,准备在4月18日通过装甲突击夺回这个必争之地。
柏林战役进行到第三天,泽洛高地失守后德军退却到特雷勃尼茨一带,试图建立第二道阻击线。然而乌尔科夫方向的缺口依然没有部队填补,不得已德军只能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第18装甲掷弹兵师。
最后的预备队:第18装甲掷弹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