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资讯,请点击上方 芬里尔战史研究 关注获取!
1943年夏季,苏军坦克18军隶属罗特米斯特罗夫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并参加了永载史册的普罗霍洛夫卡“7.12大战”,随后又投入了8月的战略反攻“鲁缅采夫”行动。根据一份8月8日递交的报告显示,在反攻的第一阶段,8月4-8日共计五天的战斗里,坦克18军共战斗损失66辆T-34和T-70(不含机械磨损和陷车等),其中28辆完全焚毁,占比42%。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28辆不可修复损失的坦克中,有22辆毁于敌航空兵轰炸(19辆T-34+3辆T-70);被地面炮火击中焚毁的只有6辆,毁于地雷的则是1辆都没有。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由于“鲁缅采夫”行动初期地面部队崩溃得太快,无兵可派的德军只能用狂轰滥炸来迟滞苏军的推进。德国空军(Luftwaffe)“重点照顾”了坦克18军,对其实施了反复而密集的突击。不仅如此,为了拦阻坦克18军,在8月6日的切洛佐夫方向,炸红眼了的德国空军甚至还把自己人给轰了——倒霉的第62号装甲列车在车站里吃了几发己方空军的航弹,有火炮损坏。
不过在8月底,坦克18军的技术保障部门递交了另一份报告,推翻了8月8日初步报告的结论。根据这份报告显示,坦克18军在8月的头十天损失了149辆各类型坦克,其中48辆不可修复;但因空军全毁的坦克只有18辆(15辆T-34和3辆T-70)而非22辆,这也说明8月4-8日间实际毁于德国空军的坦克数量上限为18辆,其余10辆毁于地面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