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领取:
01 理论名称
权变理论
02 理论内涵
“权变”一词有“随具体情境而变”或“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意思”。领导权变理论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领导情境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是继领导者行为研究之后发展起来的领导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西方领导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世纪以来,西方领导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领导者特质研究阶段,其研究之重点在于认定领导者的素质或特性,从而了解究竟何种人才适合充任领导者,如Birs早期研究发现用于区别领导人和非领导人的79种特质等;其次为领导者行为研究阶段,其研究旨趣在于描述领导者行为或领导方式,即了解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做好,如k.Lewin的领导作风理论,R.Blake与Morton的管理方格图等;再次是领导的权变理论研究阶段,其研究目的在于探究领导方式与团体组织效能之关系。
权变理论在其出现后即以它特有的魅力而使以往的领导理论黯然失色。
首先,权变理论统合了领导现象的复杂性。领导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种领导现象的出现,不仅是领导者本人的行为结果,而且还有赖于周围的领导环境。领导者特质研究和领导者行为研究皆以领导者为出发点,而以领导者个人之内在素质或行为来探究领导现象,程度不同地忽略了与领导现象相关的领导环境的重要作用,忽略了被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领导是一种动态的群体过程或社会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交互影响是领导过程之本质。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是发生影响作用的主体,被领导者是被影响的客体。没有被影响的客体,发生影响作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若忽略对被领导者的研究,便难于了解领导现象之全貌,因而有偏颇之嫌。权变领导理论研究把领导者个人特质、行为者行为及领导环境相互联系起来,从而创造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领导理论体系。
其次,权变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有效的领导方法。领导者特质研究重点在于分析领导者应具备的各种特质,以此作为选拔领导者的依据,而没有涉猎领导方法之领域。领导者行为研究虽已涉足领导方法领域,但其研究旨趣是企图从众多的成功领导者的行为中概括出—套理论的、固定不变的和放之四海皆适用的领导方式。而权变领导理论则以领导者个人特质、领导者行为及领导环境交互影响来解释领导现象,否认有任何固定不变、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的存在,认为任何领导方式在与环境作适当搭配下,均可能成为最有效能的领导方式,因此它没有提出有关最佳领导方式之主张,而代之以领导方式与情境搭配之模式。
第三,权变领导理论更切合实际领导工作者的需要,由于领导本身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加之研究者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不论是领导者特质研究还是领导者行为之研究,所得研究结果都矛盾丛生,使实际领导工作者有无所适从之叹。由于权变领导理论以统合之方式和权变之观点解释了领导现象的复杂性,吸收了前人的有益研究成果,从而为人们提供了研究领导现象的新途径和提高领导效能的新方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领导理论与领导实际的距离,满足了实际领导工作者对领导理论的需要。
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人是心理学家费德勒(F.Fiedler)。他于1962年提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Contingency model of leadership effeveness)”,即费德勒模式。这个模式把领导人的特质研究与领导行为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与情境分类联系起来研究领导的效果。他通过15年调查之后,提出:有效的领导行为,依赖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影响的方式及情境给予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的一致性。
03 理论应用场景与解决问题
根据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沟通过程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过程,其实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激励促进过程。对实现组织目标的作用不容忽视。
因为组织所有的目标行为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而只有通过人对组织目标的内心理解和认可所引发的行为,才能达到组织所追求的完美结局。权变运用沟通理论在工作实践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意想不到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简单的物质激励方式的实际效应呈递减趋势。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客观的需要。
可见,人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且需求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激励方式就应该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权变运用激励方式。
04 参考文献
https://wiki.mbalib.com/wiki/%E9%A2%86%E5%AF%BC%E6%9D%83%E5%8F%98%E7%90%86%E8%AE%BA
05 相关范文
[1]朋腾.权变组织理论视域下俄罗斯一流大学的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以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21(05):72-78.
[2]吴航,陈劲.探索性与利用性国际化的创新效应:基于权变理论的匹配检验[J].科研管理,2019,40(11):102-110.DOI:10.19571/j.cnki.1000-2995.2019.11.011.
[3]胡乐炜,赵晶,江毅.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服务型企业知识共享能力形成及作用过程研究——权变理论视角[J].管理评论,2018,30(10):95-105.DOI:10.14120/j.cnki.cn11-5057/f.2018.10.009.
[4]王金凤,贺旭玲,初春虹.基于“路径——目标”权变理论的全面风险管理案例研究——一个煤炭企业的调查[J].审计研究,2017(01):37-44.
[5]李育林.基于权变理论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4,22(05):85-94.DOI:10.14015/j.cnki.1004-8049.2014.05.001.
[6]郝永林.权变理论视角下创业型大学战略规划——以沃里克大学2015战略规划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1):155-16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4.01.017.
06 资源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1: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理论介绍】,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获取方式2: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原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