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领取:
01 理论名称
探究社区理论
02 理论内涵
探究社区理论产生于1997~2001年由加拿大政府资助的一项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领域基于文本的计算机会议的特征与质量”。Garrison、Anderson与Archer通过对这个项目研究联合发表了《基于文本的批判性探究———高等教育中的网络教学》,他们创建了网络探究社区的理论框架(CoI)。该框架以杜威著作《社区与探究》及其批判反思理论为基础,将其延伸到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中。
探究社区理论框架含三个相互依存的要素,分别是社会存在(SocialPresence),教学存在(TeachingPresence)和认知存在(CognitivePres-ence),它们共同创造深层次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循环模型,其中每个核心要素都相互支撑,三种存在的交叉重叠,有意义学习和深度学习可能就发生在它们交叉重叠处。当三种存在都达到较高水平时,有效的学习才会发生。其中,社会存在是指学生在探究社区中通过利用通信媒体在社交方面和情感方面表现“真实”的自己。在情感安全的环境下无风险的表达,尊重他人意见,与人产生紧密联系,产生归属感,从而顺利开展有目的的讨论合作,其内容包括情感反应、交互式响应和凝聚力反应。教学存在是指为了有意义的教育体验提供设计、设施和指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设计和管理,并通过诊断需求及时与学生互动讨论,调整教学设计,进行直接指导。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Dixson等发现教师的领导能力与学生成功相关,学生会非常明确地把成功的学习体验归功于教师的教学。可见教学存在在框架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内容包括教学(课程)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和直接指导。认知存在是探究过程的基础,它从体验开始,经过不断地反思、概念化,再到行动,形成进一步的体验。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体验过程,反映了高阶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过程,且与批判性思维相关,包括触发事件,探索,整合,解决四个部分。
探究社区模型包括三个互相依存的临场感是:认知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教学临场感。探究社区模型是加拿大Garrison等人从1997年开始,连续4年主持题为“基于文本的计算机会议形式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质量研究”加拿大人文社科研究课题。这项课题的成果中的一篇论文(“Critical Inquiryina Text-Based Environment:Computer Conferencingin Higher Education”,Garrisonetal.,1999)发表在《互联网和高等教育》期刊,引起了在线教育者的极大兴趣,谷歌学术搜索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8月被引6041次。2008年,研究团队又开发和验证了一套测量量表,适用于跨机构的在线学习体验测量研究。模型是关于教育研究的核心话题——学生的认知提高和社会参与积极性的研究,强调协作建构学习与批判性反思对话在学习中的核心地位,为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方法和工具,从而成为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领域的有效教学和评价理论。
03 理论应用场景与解决问题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解构和分析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社区理论指导下应如何达到交互体验良好的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探索临场感与在线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可以参照的教与学过程性经验,并为在线课程的组织辅导提供新思路。
04 参考文献
[1]武晓璐,赵文博.探究社区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与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0):64-66.
05 相关范文
[1]黄亚婷,王雅.疫情背景下混合教学中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2(03):52-59.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2.03.08.
[2]韩喜春,熊英.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在线课程临场感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27(01):41-46.DOI:10.13559/j.cnki.hbgd.2022.01.009.
[3]武晓璐,赵文博.探究社区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与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0):64-66.
[4]尹明章,孙金香,余泱川,刘海霞.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信息素养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1,42(10):82-88.
[5]戴晨,潘鑫.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初探——以《药理学》课程为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3):40-43.DOI:10.16789/j.cnki.1671-752x.2021.03.010.
[6]刘莉丽,王闵,任艳琴.“互联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的临场感支架教学模式设计——基于探究社区理论[J].高教论坛,2021(07):52-56.
[7]万力勇,大卫·斯坦,谢魁.探究社区理论框架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20,26(06):57-68.DOI:10.13966/j.cnki.kfjyyj.2020.06.006.
[8]王利绒,任丽婵.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0):47-50.
[9]王露,廖碧珍.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06):489-493.
[10]姚刚,戴柯涵,袁晓翌,林昱卉,李为知.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大学英语混合学习理论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20(01):72-76.DOI:10.16830/j.cnki.22-1387/g4.2020.01.016.
06 资源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1: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理论介绍】,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获取方式2: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原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