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思绪:旧味新声
文/吴飘飘(陕西岚皋)
龙蛇交接的除夕之夜,宛如一幅宏大而细腻的民俗画卷,在时光的轴线上徐徐展开。零点的钟声,似一把钥匙,开启了新旧交替的大门,室外鞭炮声铺天盖地,那是新年热烈的欢呼;手机屏幕里,诗词微信群被各种祝福语填满,宛如五彩斑斓的烟火在虚拟世界绽放。然而,同学群与家族群却静悄悄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作为一名沉浸于文字世界的诗人与作家,我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夜晚独特的气息。以往的除夕,零点前后,群里总是热闹非凡,祝福语、烟花秀、红包雨交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可今年,热闹似乎集中在了特定的几个群里。
《三秦文学作家群》里,主编鱼儿姐姐率先发力,连发两个各 200 个的红包,如同点燃了一团热情的火焰。紧接着,岚皋籍作家马文献老师的 200 元大红包,又为这团火焰添了一把柴。而在颇具知名度的《皖南诗联曲社》,主编祝兵志老师连发两次各 200 个的红包,犹如阵阵春雷,炸响了群里的欢乐氛围。编辑团队也纷纷响应,依次派发红包,刹那间群情激昂,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几乎要将微信界面撑破。
不过,在这欢乐的主旋律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零点钟声刚刚敲响,就有人不合时宜地发出链接,里面是与新春主题毫无关联的个人诗作,颇有显摆之意。我实在忍不住,便出言提醒,强调皖南诗联曲社提前收稿制作的除夕专刊才是此刻应关注的焦点,禁止发送其他无关链接,还半开玩笑地说“再发我日决人”,并质问对方既然喜欢发东西,为何不发红包。此言一出,那人顿时沉默。随后我连发几个红包,群里的气氛再度高涨起来。一位四川籍老师觉得“日决人”这话特别接地气,只是很多人不太明白,我便笑着调侃这是西南官话。
在这热闹与插曲之中,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如今的年,为何感觉没有了往日浓郁的年味儿?曾经,过年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长辈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孩子们眼巴巴地盼望着长辈手中的压岁钱。除夕夜,一家人紧紧挨在一起,守望着电视里的春晚,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温暖与期盼。
可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许多。微信群里的红包与祝福虽热闹,却少了面对面的亲切;网络带来了海量信息,却也稀释了那份对年的虔诚与期待。但仔细想来,年味儿真的消失了吗?那些微信群里的红包互动、充满创意的祝福语,又何尝不是新时代赋予年的新内涵?传统与现代,就像两条并行的河流,在岁月的长河中相互交融。尽管形式有所变化,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对团圆、幸福的渴望,从未改变。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吴飘飘:吴兵,陕岚皋县人。
往期回顾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投
稿
须
知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因作者原因要求删除已发作品的,需向平台支付费用,每删一篇200元。
7、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三秦文学
欢迎关注
获取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