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地质 | 杨富全、耿新霞等: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和找矿方向

学术   2024-11-14 21:55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矿床地质



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和找矿方向



杨富全1,耿新霞1,杨成栋1,张志欣2,王 成3,李守能4,李 强1


作者单位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公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4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5地质大队,贵州 贵阳 551400

第一作者简介

杨富全,男,1968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床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Email: fuquanyang@163.com

引用文本

杨富全,耿新霞,杨成栋,张志欣,王成,李守能,李强.2024.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和找矿方向[J].矿床地质,43(5):951~976
YANG FuQuan,GENG XinXia,YANG ChengDong,ZHANG ZhiXin,WANG Cheng,LI ShouNeng,LI Qiang.2024.A review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iron deposits i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Xinjiang[J].Mineral Deposits43(5):951~976


摘要:在前人研究和野外调查基础上,文章综述了新疆中亚造山带铁及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律、构造环境和找矿方向。铁及铁多金属矿主要为岩浆型、海相火山岩型、矽卡岩型、IOCG型、岩浆热液脉型、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型,其中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是主要类型,主要分布于南阿尔泰、东天山和西天山,少量分布在准噶尔、北山和西南天山。6个主要成矿期:新元古代青白口纪、中-晚志留世、泥盆纪(376~411 Ma)、石炭纪(301~337 Ma)、早-中二叠世(262~295 Ma)和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其中泥盆纪和石炭纪为主要成矿期。新疆中亚造山带在前寒武纪陆块、洋-陆俯冲增生、陆-陆碰撞、后造山伸展和陆内等地质过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铁矿床。泥盆纪—石炭纪为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大洋岛弧和陆缘弧环境,主要形成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二叠纪为后碰撞环境,主要形成岩浆型和矽卡岩型;晚三叠世—中侏罗世为陆内伸展环境。今后的找矿部署是主攻西天山阿吾拉勒,深化南阿尔泰、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和梧桐沟-天湖矿集区,加快评价准噶尔北缘、伊什基里克和莫托沙拉-库米什矿集区。


▲关键词:铁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中亚造山带;新疆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发育复杂的成矿系统。新疆中亚造山带(阿尔泰、准噶尔、天山和北山)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前寒武纪微陆块结晶基底、古生代陆缘岩系、洋壳残片等拼贴增生而成(图1a、b)(Xiao et al., 2015;张连昌等,2022)。造山带内主要形成岩浆型、火山岩型、斑岩型、矽卡岩型、与剪切变形有关的(有学者称为造山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伟晶岩型成矿系统,其中以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铁矿及铁多金属矿(全文简称铁矿)为特色。铁矿是南阿尔泰、东天山和西天山的主要矿产之一,已发现蒙库大型铁矿(杨富全等,2008a)、磁海大型铁(钴)矿(Zheng et al., 2015)、帕尔岗大型铁矿(董连慧等,2013)、智博大型铁矿(Jiang et al., 2014)、敦德大型铁(锌金)矿(Duan et al., 2014)、备战大型铁矿(孙吉明等,2012)、查干诺尔大型铁矿(洪为等,2012b)等。姜福芝等(2002)、李凤鸣等(2011)、杨富全等(2011)、张作衡等(2012)、李凤鸣(2013)、Hou 等(2014a)、孟贵祥等(2015)、张振亮等(2017)、Han 等(2020)、Zheng(2020)、申萍等(2020)、张连昌等(2022)对南阿尔泰、东准噶尔、东天山和西天山的铁矿类型、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形成环境和成矿预测进行了研究,而对于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床类型、时空分布和形成的构造背景总结的较少(董连慧等,2013;杨富全等,2016;杨在峰等,2019)。


图1 新疆中亚造山带构造位置(a,据Chen et al., 2002)和地质简图(b,据董连慧等,2013 修改)


基于收集前人的勘查报告及研究成果,结合大量矿床(点)野外调研,文章综合论述了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地质特征、空间分布和成矿时代,总结了控矿因素,探讨了构造演化与铁成矿作用,提出进一步找矿方向,旨在推动新疆新一轮铁找矿勘查工作。



1 区域成矿背景


中国阿尔泰在地理上分为北阿尔泰、中阿尔泰和南阿尔泰(图2)。大地构造上,阿尔泰属于西伯利亚板块的阿尔泰微板块,其中北阿尔泰和中阿尔泰分别属于北阿尔泰早古生代陆缘活动带中的诺尔特石炭纪上叠火山-沉积盆地和喀纳斯-可可托海古生代岩浆弧;南阿尔泰主体为南阿尔泰晚古生代活动陆缘中的克兰泥盆纪—石炭纪弧后盆地和卡尔巴-纳雷姆石炭纪—二叠纪岩浆弧(何国琦等,2004)。南阿尔泰北以阿巴宫断裂、巴寨断裂与中阿尔泰为界,南以克兹加尔断裂为界,与额尔齐斯构造带相邻,主要由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和中-上泥盆统阿勒泰镇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少量中-上志留统库鲁木提群、下-中泥盆统阿舍勒组、上泥盆统齐也组和下石炭统红山嘴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康布铁堡组和阿舍勒组是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铁、铜、铅锌、金的主要含矿层位。阿尔泰侵入岩分布广泛,从早寒武世开始持续到晚侏罗世(523~151 Ma,刘源等,2013;丁建刚等,2020;杨成栋等,2020)。


图2 阿尔泰山地质及铁矿分布略图(据杨富全等,2011 修改)

矿床名称:1—薄克土巴依铁锰矿;2—凯勒克赛依铁矿;3—乌拉斯沟锌铁多金属矿;4—恰夏铁铜矿;5—托莫尔特铁锰矿;6—小铁山铁磷(稀土)矿;7—塔拉特铅锌铁矿;8—阿巴宫铁磷(稀土)矿;9—加尔巴斯岛铁矿;10—萨尔布拉克铁矿;11—两棵树铁矿;12—阔科布拉克铁矿;13—蒙库铁矿;14—乌吐布拉克铁矿;15—巴利尔斯铁矿;16—巴拉巴克布拉克铁矿;17—什根特铁铅锌矿;18—铁木里克铁矿;19—库卫钒钛磁铁矿;20—唐本齐铁矿;21—塔木别列协尔铁矿;22—阿克希克铁金矿;23—窝拉希铁矿;24—库额尔齐斯铁矿;25—乔夏哈拉铁铜金矿;26—希勒克铁矿;27—老山口铁铜金矿;28—哈旦孙钒钛磁铁矿


东天山构造上划分为博格达-哈尔克构造带、觉罗塔格构造带、中天山地块和北山地块(图3)。觉罗塔格构造带进一步划分为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康古尔弧后盆地和阿奇山-雅满苏岛弧,东天山地区的铁矿主要分布于阿奇山-雅满苏岛弧,其次是中天山地块。阿奇山-雅满苏岛弧以雅满苏断裂为界,与康古尔弧后盆地(或康古尔-黄山剪切带)相邻,以阿奇克库都克-沙泉子断裂为界与中天山地块相邻,主要由石炭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少量二叠系。雅满苏组和土古土布拉克组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铁矿床的赋矿地层。中天山地块出露中元古界星星峡群、卡瓦布拉格群和新元古界天湖群等,岩性主要为石英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白云岩和石英岩等,经历了绿片岩相或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西天山由伊犁地块、中天山地块和塔里木克拉通北部陆缘组成(图4)。伊犁地块可进一步划分为伊犁地块北缘活动陆缘、伊犁地块和伊犁地块南缘活动陆缘。伊犁地块东段阿吾拉勒山一带出露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和沉积岩。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和伊什基里克组分布最为广泛。大哈拉军山组是一套火山喷发岩系,主要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流纹岩、粗面岩、粗面安山岩和中酸性凝灰岩组成。西天山地区的铁矿主要赋存于大哈拉军山组,其次是伊什基里克组。


图3 东天山地质及铁矿分布略图(据屈迅等,2018 修改)

矿床名称:1—梧桐沟铁矿;2—帕尔岗铁矿;3—红云滩西铁矿;4—红云滩铁矿;5—阿齐山铁矿一矿段;6—白灵山铁矿;7—多头山铁矿;8—阿齐山铁矿三矿段;9—赤龙峰铁矿;10—黑尖山铁矿;11—西二区铁铜矿;12—阿拉特格铁矿;13—库木塔格铁矿;14—突出山铜铁矿;15—沙垄铁矿;16—磁海铁(钴)矿;17—磁海南铁矿;18—雅满苏铁(锌钴)矿;19—尾亚钒钛磁铁矿;20—香山西钛铁矿;21—黑峰山铁矿;22—双峰山铁矿;23—沙泉子铁铜矿;24—天湖铁矿;25—双井子西钒钛磁铁矿;26—白山泉铁矿;27—白水井铁矿;28—双井子铁矿


图4 西天山区域地质及矿产分布图(据李凤鸣等,2011;洪为等,2012a;Zhang et al., 2012;宋雪龙等,2023 修改)

1—中-新生界;2—二叠系;3—石炭系;4—泥盆系;5—志留系;6—奥陶系;7—寒武系;8—前寒武系;9—二叠纪花岗岩;10—石炭纪花岗岩;11—泥盆纪花岗岩;12—志留纪花岗岩;13—镁铁质-超镁铁质岩;14—主要断裂;15—铁矿;16—国界线断裂:① 依连哈比尔尕断裂;② 尼古拉耶夫线-那拉提北坡断裂;③ 长阿吾子-乌瓦门断裂主要矿床名称:1—阔拉萨依铁矿;2—铁木里克铁矿;3—苏洛铁矿;4—式可布台铁矿;5—松湖铁矿;6—尼新塔格-阿克萨依铁矿;7—塔尔塔格铁矿;8—查岗诺尔铁矿;9—智博铁矿;10—敦德铁锌金矿;11—备战铁矿;12—莫托萨拉铁锰矿



2 铁矿床类型、分布及主要特征


2.1 铁矿空间分布


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于南阿尔泰、西天山阿吾拉勒和东天山阿奇山-雅满苏带和中天山地块,少量分布于准噶尔、北山和西南天山(表1、附表1)。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主要含矿岩系为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沉积岩系,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阿克沙克组、雅满苏组和土古土布拉克组火山沉积岩系,上石炭统伊什基里克组火山沉积岩系。从南阿尔泰到准噶尔北缘再到天山,含矿层位逐渐变新。

不同地区铁矿床类型存在差异,南阿尔泰主要为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中的类矽卡岩型(如蒙库,杨富全等,2008a),其次是矽卡岩中的交代碳酸盐岩型(如萨尔布拉克),中阿尔泰有少量岩浆型(如库卫,李强等,2015)和沉积变质型(如天德Ⅱ号铁矿,杨国威等,2023)。在两棵树和唐本齐铁矿还出现了伟晶岩型铁矿(耿新霞等,2013),库额尔齐斯与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脉型铁矿(杨富全等,2011)。

准噶尔北缘铁矿主要为铁氧化物铜金矿(IOCG),主要有乔夏哈拉和老山口铁铜金矿(Li et al., 2014; 2015; Liang et al., 2018; 2021),少量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如哈旦孙)和沉积型。东准噶尔琼河坝一带发育矽卡岩型(如宝山)、海相火山岩型(如琼河坝)和沉积型(如尖山),个别岩浆型(鑫源)(孟贵祥等,2015)。西准噶尔主要发育海相火山岩型(如阿克塔什),少量沉积型矿(如布尔克斯台)和沉积变质型(如沙拉普)。

西天山阿吾拉勒一带铁矿床以规模大(大型5个,中型7个),分布集中,成矿元素相对简单为特色。相对于南阿尔泰矿床类型简单,主要为海相火山岩型(矿浆-热液型,如智博;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如阿克萨依铁矿;火山沉积型,如莫托沙拉铁锰矿、式可布台铁(铜)矿),其次是矽卡岩型(交代碳酸盐型,如阿灭里根萨依铁(铜锌);类矽卡岩型,如备战铁矿、查干诺尔铁矿、敦德铁(锌金))和岩浆型(如哈拉达拉钒钛磁铁矿)(李凤鸣等,2011;张作衡等,2012;Yang et al., 2019;董志国等,2021;张连昌等,2022)。

西南天山铁矿数量少,规模小,主要为岩浆型(如普昌钒钛磁铁矿)、岩浆热液脉型(如铁克热克乔克)、矽卡岩型(如哈达塔木)、海相火山岩型(如喀拉当格)和沉积型(如阿克塔什),目前规模均为小型。

东天山铁矿床主要分布于阿奇山-雅满苏岛弧带和中天山地块,矿床类型主要为海相火山岩型(如沙泉子铁矿化、库姆塔格菱铁矿、赤龙峰、百灵山、红云滩)和矽卡岩型(交代碳酸盐岩型,如突出山铁矿,尚海军等,2015;类矽卡岩型,如雅满苏铁(锌/铜钴)矿,曾红等,2014),其次是沉积变质型(如天湖、帕尔岗)、岩浆型(如尾亚钒钛磁铁矿、双井子西钒钛磁铁矿,石煜等,2021)、沉积型(如梧桐沟)和岩浆热液脉型(如铁岭一号)。有学者认为黑尖山、沙泉子和多头山为IOCG型(赵联党等,2017;Zhao et al., 2019)。

北山主要为矽卡岩型(交代辉绿岩型,磁海铁(钴)矿,Zheng et al., 2017)、沉积变质型(M1033铁矿床)、岩浆热液脉型(淤泥河),少量岩浆型(如二道沟1485点北)。


2.2 主要矿床类型特征和关键控矿因素


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床类型主要划分为岩浆型、海相火山岩型、矽卡岩型、IOCG型、岩浆热液脉型、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型,其中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是主要类型。海相火山岩型又划分为矿浆-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火山沉积型(包括VMS型多金属矿中伴生铁矿),矽卡岩型划分为交代碳酸盐岩型、交代火山岩(类矽卡岩)型和交代辉绿岩型。除上述主要类型外,还有少量伟晶岩型(两棵树铁矿和唐本齐铁矿)。


(1) 岩浆型


该类型主要形成钒钛磁铁矿,少量铜镍钛铁矿(香山西),分布较广,见于中阿尔泰(如库卫钒钛磁铁矿)、东准噶尔(如哈旦孙、鑫源)、西天山(如哈拉达拉)、东天山(如尾亚)、北山(如二道沟1485点北)和西南天山(如普昌)。成矿与镁铁质侵入岩有关,少量超镁铁质岩,如辉长岩、角闪辉长岩、辉长苏长岩、橄榄辉长岩、辉石岩、角闪橄榄岩。矿体赋存于角闪橄榄岩、角闪辉长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中,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矿化类型为浸染状、致密块状和脉状。矿石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钛铁矿。关键控矿因素是辉长岩类,成矿过程主要经历了岩浆分异或分凝作用,有的矿床(如尾亚)还经历了矿浆贯入作用(形成贯入式块状富矿脉)和岩浆热液作用(形成伟晶状矿石)。


(2) 海相火山岩型


海相火山岩型主要分布于南阿尔泰、西天山阿吾拉勒和东天山阿奇山-雅满苏一带,赋矿地层为早泥盆世和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矿体总体顺层,局部切层,关键控矿因素是海相火山活动(包括火山喷发和次火山侵入),可进一步划分为矿浆-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火山沉积型。矿浆型又被称为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iron oxide-apatite deposits, IOA)和Kiruna型铁矿,以大量发育磁铁矿-磷灰石矿石为特征。新疆矿浆-热液型铁多金属矿主要分布于南阿尔泰克兰盆地(如阿巴宫铁-磷-(稀土)矿)和西天山阿吾拉勒一带的(如查岗诺尔铁矿、备战铁矿、智博铁矿、敦德铁(锌金)部分矿化,尼新塔格铁矿、塔尔塔格铁矿),对于西天山矿浆型矿化争议较大。矿浆与热液矿化往往呈连续过渡关系。矿浆型铁矿床的矿体多分布于火山通道口外侧的低洼地带或火山通道内及火山机构内的环状断裂,这些部位是铁矿浆流动、迁移的有利场所。小铁山-阿巴宫一带铁-磷-(稀土)矿体附近发现了大量角砾岩,包括隐爆角砾岩、碎裂岩和磁铁矿化角砾岩。成矿过程分为细粒磷灰石-磁铁矿阶段、脉状磷灰石-磁铁矿阶段、石英-伟晶状磷灰石-粗粒磁铁矿阶段和硫化物阶段,磷灰石中发育熔融包裹体、熔流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柴凤梅等,2014)。

火山沉积型包括VMS矿床中伴生铁矿化,主要形成Fe(如库木塔格)、Fe-Mn(如莫托沙拉)、Fe-Mn-Pb(如红岺)、Fe-Cu(如式可布台)、Pb-Zn-Fe(如塔拉特)、Pb-Zn-Cu-Fe(如铁木尔特)、Pb-Zn-Cu-Fe-Au(如乌拉斯沟)组合。矿体顺层分布,受层位、岩性、火山岩相控制(邻近火山机构和火山-沉积洼地中心)。矿区发育热水沉积硅质岩、重晶石岩(如薄克土巴依矿区)、含铁碧玉岩(如式可布台)、黄铁矿层、铁锰质大理岩等。矿石中发育条带状、条纹状构造。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主要控矿因素是火山断裂、裂隙和次火山岩内外接触带,矿体形态复杂。


(3) 矽卡岩型


矽卡岩型包括岩浆热液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的矽卡岩型(如加尔巴斯岛、阿拉塔格)、交代火山岩+碳酸盐岩形成的类矽卡岩型(如蒙库、备战、查岗诺尔)和交代辉绿岩形成的矽卡岩型(磁海)。这类矿床的最大特色是发育一套矽卡岩矿物组合,主要矿物为石榴子石、辉石、角闪石、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绿泥石、石英等,每个矿床矽卡岩矿物组合有差别,磁铁矿的形成与退化蚀变形成的含水矽卡岩有关。矿床形成与矽卡岩有密切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

类矽卡岩型属于广义矽卡岩,交代火山岩+碳酸盐岩的主要是与含矿火山岩系同时代的火山热液、次火山热液或花岗质岩浆热液。火山喷发、次火山岩或侵入岩就位、矽卡岩及铁矿形成为同一岩浆、热液交代事件的产物。这类矿床目前争议最大,不少学者认为这类矿床仍然属于海相火山岩型(王登红等,2002;董连慧等,2013;李厚民等,2013;Han et al., 2020;张连昌等,2022)。


(4) 岩浆热液脉型


岩浆热液脉型不包括矽卡岩型,主要指闪长岩或花岗质岩浆热液活动形成的脉状铁矿,这类矿床主要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关键控矿因素是岩体、断裂或接触带。这类铁矿分布零散,铁矿规模较小,如额尔齐斯构造带的库额尔齐斯铁矿,准噶尔北缘萨尔托海铁矿,东天山骆驼峰铁矿,西天山卡生布拉克铁矿和坎苏沟科克萨依铁矿,西南天山铁克热克乔克铁矿等。这类矿床目前规模最大的是东天山铁岭一号铁矿,达到中型规模,热液蚀变有钾长石化、电气石化、绿帘石化和云英岩化等中高温热液蚀变(董连慧等,2013)。


(5) 沉积变质型


沉积变质型主要指首先形成沉积型或火山沉积型铁矿化或矿源层,后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铁矿体。含矿岩系为元古界中深变质岩系和古生代浅变质岩系,岩性为黑云石英片岩、黑云角闪片岩、黑云斜长片岩、石英片岩、绿泥石片岩或板岩、绢云千枚岩、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化分布较稳定,矿体规模较大。矿石矿物主要是磁铁矿、赤铁矿和菱铁矿。规模较大的矿床主要分布于东天山(帕尔岗大型铁矿和天湖中型铁矿),阿尔泰(如天德Ⅱ号、也根布拉克)、西准噶尔(如沙拉普)、西天山(如乌兰美仁)零星分布,规模较小。关键控矿因素是层位、岩性和区域变质作用。



3 主要矿床特征


3.1 蒙库铁矿


富蕴县蒙库大型铁矿床位于南阿尔泰麦兹盆地中,是新疆阿尔泰最大的铁矿。矿床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第三岩性段,岩石组合为角闪变粒岩、条带状角闪斜长变粒岩、黑云变粒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片岩、大理岩、浅粒岩(图5)。矿区侵入岩发育,为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角闪英云闪长岩和片麻状英云闪长岩。


图5 蒙库铁矿区地质略图(a)及勘探线剖面图(b)(据李建国等,2009 修改)

1—中-上泥盆统阿勒泰镇组变质砂岩、大理岩;2—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上亚组变质凝灰质砂岩、变质砂岩、浅粒岩;3—康布铁堡下亚组大理岩、变质砂岩、角闪变粒岩、浅粒岩、片麻岩;4—中-上志留统松克木群片岩夹斜长角闪岩;5—斜长角闪岩脉;6—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7—角闪英云闪长岩;8—片麻状英云闪长岩;9—断层;10—铁矿体及编号


蒙库铁矿区已控制矿化带长约5.5 km、宽约400 m,发现了40余个矿体。矿区西段1-6号矿体的赋矿围岩以角闪斜长变粒岩、浅粒岩为主,多数矿体内及边部见石榴子石和绿帘石等矽卡岩残留体和大理岩团块。矿区东段7-22号矿体的围岩主要为石榴子石矽卡岩,其次是角闪斜长变粒岩、浅粒岩、大理岩。1号矿体规模最大,长2322 m,厚1.92~103.18 m,控制垂深580 m。其他矿体长50~763 m,厚1.3~110.8 m。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囊状、不规则状(图5)。矿体总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局部常见穿层现象。矿石主要为块状、浸染状,其次为条带状、角砾状、斑杂状、脉状构造。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其次为磁赤铁矿,少量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等。矿石全铁平均品位为24%~58%,多数在35%~48%之间。1号矿体西段110~118线之间矿体中还伴生铜,铜含量最高为1.53%。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矿区由西向东出露的矽卡岩越来越多。矿物组合以石榴子石(钙铁榴石为主,少量钙铝榴石)为主,其次是辉石(透辉石为主,含少量普通辉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透闪石、石英。成矿过程复杂,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期,形成铁矿源层或铁矿层(?);矽卡岩期,可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主要成矿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区域变质期,区域变质期使矿体变形,磁铁矿经历了重结晶作用;构造-岩浆(?)热液期主要形成辉钼矿和黄铜矿石英大脉(杨富全等,2008a,2008b;李建国等,2009;Xu et al., 2010)


3.2 乔夏哈拉铁铜金矿


富蕴县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位于准噶尔北缘,是新疆为数不多的铁铜金矿之一。矿区主要出露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和蕴都喀拉组,下石炭统南明水组,矿体产于北塔山组中(图6a、b)。北塔山组第一岩性段为火山岩与砂岩;第二岩性段为玄武岩、玄武安山质角砾岩、集块岩和凝灰岩;第三岩性段为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大理岩、凝灰岩、玄武岩、安山岩,矿体赋存于该段中。矿区侵入岩较为发育,为闪长岩、闪长玢岩、辉绿玢岩、花岗闪长岩等岩脉。


图6 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区地质略图(a)、平面图(b)及勘探线剖面图(c)(据邓吉牛等,2000;应立娟,2007 修改)


铁铜金矿带长约9 km、宽100~200 m,划分为西矿段、中矿段和东矿段。矿化赋存于玄武岩、凝灰岩、大理岩、闪长玢岩和绿帘石蚀变岩中。各矿段均有多层矿体,铁矿体呈似层状、扁豆状或透镜状。已发现矿体十几个,可划分为磁铁矿体、含金铜磁铁矿体和金铜矿体。铜金矿体或产于局部铜金含量较高的铁矿体内,或位于铁矿体下盘的绿帘石化蚀变岩中。矿体长80~620 m,厚1~41m,延深500 m。矿化具有分带性,上部为磁铁矿体,中部为含铜金磁铁矿体,下部为铜金矿体(图6c)。矿体中Fe、Cu和Au 品位分别是43%~53%、0.55%~2.21%和0.13~2.4 g/t。矿石呈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浸染状、网脉状、细脉状和角砾状构造。金呈半自形和他形分布于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和磁铁矿中。围岩蚀变发育,绿帘石和绿泥石化与磁铁矿化密切相关,铜金矿化与硅化和碳酸盐化有关。成矿前的蚀变主要是钙硅酸盐蚀变,铁、铜金成矿出现在3个阶段:磁铁矿-绿帘石-钾长石-石英-方解石阶段、磁铁矿-黄铁矿-石榴子石-石英-方解石阶段和黄铜矿-绿泥石阶段(邓吉牛等,2000;李泰德,2002;应立娟,2007;张志欣等,2010;Li et al., 2014;Liang et al., 2018)。


3.3 式可布台铁(铜)矿


新源县式可布台中型铁(铜)矿床位于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西端。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伊什基里克组(图7a、b),其中第一岩性主要为流纹岩、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凝灰岩,顶部过渡至凝灰质变砂岩和千枚岩;第二岩性段主要为千枚岩、含铁质千枚岩、片岩、凝灰质千枚岩和安山质凝灰岩,铁矿体赋存于该段中;第三岩性段主要为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和火山集块岩;第四岩性段主要为安山岩、粗安岩、粗面岩和沉火山角砾岩,底部为复成分火山角砾岩。


图7 式可布台铁(铜)矿区地质略图(a)及勘探线剖面图(b)(据田培仁,1990;李凤鸣,2013;Yang et al., 2019;张新等,2020)


矿体断续分布长4.6 km,宽1.3 km,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状与地层一致。矿体顶底板岩性主要为千枚岩和含铁千枚岩,主矿段下盘见顺层分布的黄铁矿层。主矿段规模最大,东西长约1000 m,南北宽约100 m。该矿段多为含铁碧玉岩及重晶石夹层的似层状、层状及透镜状矿体,共圈定14 层矿体,其中有3 层矿体较厚,东西长约400~600 m,单层最厚约24 m,平均厚约8 m,矿层累计最厚约41 m。矿体中间厚向两侧厚度逐渐减薄,局部出现多矿层分支复合变厚的展布形态,铁碧玉夹层逐渐增多。矿石全铁平均品位为56.7%,最高品位可达66.7%。在东矿段ZK2101孔深150 m处铁矿层之下,见到块状含铜黄铁矿层,厚为10 m,Cu品位1.25%,最高达1.99%,赤铁矿矿层向深部硫化物增多。在ZK2102孔孔深120~150 m处,见含铜块状硫化物,S品位=26.6%,Cu品位0.98%,与赤铁矿层交叉过渡。矿石为致密块状和似条带状构造。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赤铁矿,次为菱铁矿、黄铁矿,少量黄铜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燧石、石英和重晶石,次为绿泥石和绢云母。成矿过程划分沉积期和成岩期,前者以原始沉积物为主,包括Fe(Ⅲ)氢氧化物、无定形二氧化硅、无定形Si-Fe(Ⅲ)氢氧化物凝胶等松散沉积物以及重晶石和黄铁矿等结晶矿物。成岩期早期沉积物脱水形成赤铁矿、石英和铁碧玉,部分Fe(Ⅲ)氢氧化物与有机质反应形成菱铁矿(田培仁,1990;李凤鸣等,2013;李潇林斌,2015;Yang et al., 2019;张新等,2022)。


3.4 智博铁矿


和静县智博(又称诺尔湖)大型铁矿床位于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东部。矿区多被大面积冰川堆积物覆盖,只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图8a、b)。矿体赋存于大哈拉军山组第二岩性段的玄武岩、粗面安山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含角砾凝灰岩和凝灰岩中。矿区侵入岩发育,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已控制矿化带东西长约5.5 km,宽约1.3 km,包括东、中、西矿段,以东矿段为主矿区。


图8 智博铁矿区地质略图(a)及剖面图(b)(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2013;武阳等,2021)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厚板状和透镜状。Fe8 矿体位于东矿段,为隐伏矿体,厚为2.17~182.24 m,平均厚度57.83 m,矿石品位20.07%~68.20%,平均品位为51.65%。经过详查获得铁矿石量(332+333)2.34亿t,其中富铁矿(TFe≥50%)1.35亿t(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2013)。

矿石中发育致密块状、浸染状、角砾状、脉状、网脉状、流纹状、树枝状和条带状构造。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少量黄铁矿、黄铜矿和赤铁矿。围岩蚀变广泛发育,以透辉石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为主,含少量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蒋宗胜等(2012)认为智博铁矿可能主要由岩浆演化晚期的富铁岩浆流体形成,在形成大量类似矿浆成因富矿体时,伴随有一定程度的钠钙质围岩蚀变。武阳等(2021)认为岩浆作用形成了钠长石-透辉石和磁铁矿-阳起石组合,热液作用形成钾长石-绿帘石和石英-硫化物组合。


3.5 尾亚钒钛磁铁矿


哈密市尾亚钒钛磁铁矿床位于东天山的中天山地块,阿其克库都克-沙泉子断裂南侧(图3)。尾亚复式岩体侵入中-新元古代片岩和片麻岩地层中,尾亚钒钛磁铁矿床赋存于尾亚杂岩体北部的镁铁-超镁铁岩中(图9a)。尾亚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主要由橄榄辉石岩、橄榄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组成,被后期侵入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辉绿岩切穿(图9b)。矿区可以分为西部矿段、中部矿段和东部矿段,其主体被第四系覆盖。西部矿段的主体岩石为橄榄辉石岩;中部矿段为层状辉长岩,由浅色辉长岩和暗色辉长岩组成,其中浅色辉长岩不含橄榄石,而暗色为黑云橄榄辉长岩;东部矿段为层状辉长岩,由互层粗粒浅色辉长岩和粗粒暗色辉长岩组成。3个矿段分布于长3.3 km,宽0.25~0.8 km范围内。矿体皆产于碱性辉长岩类岩体中,空间上呈雁行状排列,共探明23个工业矿体,单个矿体长40~400 m,厚5~70 m。中部矿段为主含矿段,其中5、6、7号矿体赋存于橄榄辉长岩相,为浸染状-稠密浸染状矿石,10号矿体为块状富矿。矿体分为浸染状和贯入状,以前者为主,前者与围岩为渐变过渡关系,由浸染状-致密块状矿石组成。贯入状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由致密块状富矿组成。


图9 尾亚复式岩体(a)和钒钛磁铁矿区地质略图(b,据王玉往等,2005;石煜等,2021)


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条带状和致密块状,矿石中发育海绵陨铁结构。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和钛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矿石品位TFe为20%~30%;TiO2为8.6%~13.5%,V2O5为0.14%~0.24%。围岩蚀变弱,以绿泥石化为主,其次是纤闪石化。成矿过程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凝阶段(形成似层状、浸染状和块状矿石)和矿浆贯入阶段(形成贯入式块状富矿脉)(据王玉往等,2005;董连慧等,2013;石煜等,2021)。


3.6 帕尔岗铁矿


鄯善县帕尔岗大型铁矿位于东天山的塔里木微板块艾尔宾晚古生代残余盆地。新疆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1961~1962年详查获得铁资源量6716万t。矿区出露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帕尔岗塔格群碳酸盐岩,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和中泥盆统阿拉塔格组浅变质碎屑岩系(图10a)。含矿岩系为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分为3个亚组,自上而下分为4个大层:结晶灰岩、凝灰质砂岩和硅质粉砂岩层;绢云母千枚岩、绿泥石板岩、磁铁绿泥石板岩夹铁矿层;绢云母含砾砂岩夹绿泥石板岩和砂质绿泥石板岩层;绢云母石英砂岩、粉砂岩夹砾岩层。铁矿赋存于上亚组,含矿层位为绢云母板岩。断裂构造发育,对矿体起破坏作用。沿断裂有花岗闪长斑岩、辉绿岩和辉绿岩脉分布。含矿岩性以含铁硅质岩为主。


图10 帕尔岗铁矿区地质略图(a)及勘探线剖面图(b)(据董连慧等,2013 修改)


矿体为赤铁-磁铁矿,呈层状、似层状,顶板为灰白色含黄铁矿变粉砂岩夹变细砂岩,矿层底板为深绿色绿泥石板岩,矿体产状与地层一致,严格受地层控制。矿化带沿走向断续长10 km,由同一层位的21个矿体组成。最大矿体长1367 m,厚4~20 m,平均12.5 m,斜深636 m(图10b)。矿区划分为西矿段、中矿段、东矿段和南矿段,其中中矿段为主要矿段。矿石中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菱铁矿。矿石TFe含量为20%~51%,平均33.07%。矿石构造为条带状,少量致密块状和细脉状构造。成矿过程经历了沉积期和区域变质期。区域变质期使泥质沉积物变成绿泥石和绢云母,铁矿物变成粒状磁铁矿和显微鳞片状赤铁矿(董连慧等,2013)。



4 铁矿床成矿时代


文章收集到有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的铁矿床50个(表2,图11)。这些年龄为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年龄,部分矿石年龄,包括锆石(少量榍石)LA-ICP-MS U-Pb、SHRIMP U-Pb、SIMS U-Pb年龄,硫化物Rb-Sr年龄,辉钼矿、磁铁矿和黄铁矿Re-Os年龄,石榴子石Sm-Nd年龄和角闪石40Ar/39Ar年龄。


图11 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年龄直方图


阿尔泰库卫钒钛磁铁矿赋存于辉长岩类,橄榄苏长辉长岩和辉长岩形成于398~399 Ma;查干郭勒乡C-8含钛磁铁矿赋存于角闪辉长岩中,其侵位时间为390 Ma。准噶尔哈旦孙(逊)钒钛磁铁矿区二长闪长岩和闪长岩形成于323~325 Ma。东天山尾亚钒钛磁铁矿的成矿作用与辉长岩有关,其形成于236 Ma;香山西铜镍钛铁矿形成与辉长岩有关,成矿作用发生在277~279 Ma。西天山哈拉达拉钒钛磁铁矿与成矿有关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形成于307~309 Ma。西南天山普昌钒钛磁铁矿与成矿有关辉长岩形成于274~275 Ma。这些年龄表明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形成于236~399 Ma,具有从阿尔泰(390~399 Ma),到准噶尔(323~325 Ma)、西天山(307~309 Ma)、西南天山(274~275 Ma)再到东天山(236~307 Ma)成矿时代变年轻的趋势。

阿尔泰阿巴宫矿浆-热液型铁-磷-(稀土)矿形成于404 Ma;薄克吐巴依和托莫尔特火山沉积型铁锰矿形成于399~407 Ma;凯勒克赛依、恰夏和什根特火山沉积型铁矿和VMS型多金属矿中伴生铁矿(如乌拉斯沟、塔拉特)形成于376~409 Ma。阿尔泰蒙库、萨尔布拉克、乌吐布拉克、铁木里克、巴利尔斯、加尔巴斯岛矽卡岩型铁矿主要形成于385~410 Ma,少量为287 Ma。东准噶尔拉伊克勒克铜铁多金属矿为斑岩-矽卡岩型,铁矿化为矽卡岩型,形成于409~411 Ma。北山磁海是赋存于辉绿岩中的矽卡岩型铁(钴)矿,辉绿岩形成于264~287 Ma(齐天娇等,2012;Zheng et al., 2015),块状铁矿石中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为282 Ma,钴形成的硫化物阶段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62 Ma,这些年龄表明铁矿化形成于-282 Ma,钴矿化形成在262 Ma。东天山雅满苏铁(锌铜钴)矿赋存于雅满苏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的矽卡岩中,火山岩和矽卡岩年龄为324.4~334.4 Ma和323.5 Ma,切穿矽卡岩和矿体的辉绿岩和正长岩脉年龄为325.5~335 Ma(Hou et al., 2014;李厚民等,2014;王雯等,2016;Liu et al., 2019)。这些年龄表明火山喷发、矽卡岩形成、铁多金属成矿和次火山岩浆侵入,属于同一火山岩浆-热液-成矿活动期,矽卡岩属于火山岩浆活动同期热液交代产物,铁多金属矿化是矽卡岩演化产物。东天山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铁(如白灵山、红云滩、双峰山和白石泉)和铁铜矿(如黑尖山、沙泉子、黑峰山双龙和突出山)形成于292~334 Ma和297~323 Ma。西天山矽卡岩型和火山岩型铁矿形成于301~337 Ma,峰值为315 Ma。由此可见,总体上新疆中亚造山带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在阿尔泰和准噶尔形成最早(早-中泥盆世,376~411 Ma),其次是西天山(石炭纪,301~337 Ma),最晚是东天山和北山(石炭纪—二叠纪,262~334 Ma)。

乔夏哈拉和老山口辉钼矿Re-Os年龄为375.2~383.2 Ma,表明IOCG型矿床形成于中-晚泥盆世。

阿尔泰和准噶尔库额尔齐斯和萨尔托海岩浆热液脉型铁矿形成于269~279 Ma,为早-中二叠世成矿。

中阿尔泰天德、也根布拉克、强罕、科克铁列克等铁矿赋存于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之中,具有条带状铁建造特征,形成于晚志留世(周刚等,2014;任宇晨,2017)。东天山帕尔岗铁矿赋存于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浅变质碎屑岩系;天湖铁矿赋存于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天湖群第三岩性段,与变质的富铁、镁质碳酸盐岩、泥质岩和凝灰岩密切相关,Huang 等(2015)获得天湖铁矿黄铁矿Re-Os年龄为~530 Ma,Wu 等 (2016)认为其形成于奥陶纪(477~452 Ma)。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时代还需要高精度年代学限定,根据含矿岩系推断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泥盆世。

西准噶尔和西南天山一些铁矿为沉积型,根据地层时代推断形成于中-晚志留世。湖相沉积型主要为东准噶尔琼河坝一带中侏罗世含煤建造中的铁矿,如尖山(孟贵祥等,2015)。

综上所述,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主要形成于6期(图10),其中第三和四成矿期为主要成矿期。最早成矿期发生在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形成沉积变质型铁矿,单个矿床规模大,但分布局限;第二成矿期为中-晚志留世,形成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型铁矿,但规模不大;第三成矿期为泥盆纪(376~411 Ma),主要形成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少量沉积变质型、IOCG型和岩浆型,该期形成的矿床类型多,规模较大;第四成矿期为石炭纪(301~337 Ma),主要形成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少量岩浆型和沉积型,该期形成的矿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第五成矿期为早-中二叠世(262~295 Ma),主要形成岩浆型,少量岩浆热液型和矽卡岩型;第六成矿期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形成少量岩浆型和沉积型。



5 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大地构造演化控制着金属矿床的形成,不同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不同(如岛弧、陆缘弧、后碰撞和板内),形成不同类型的铁矿床。

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在东天山天湖坳陷海盆中沉积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和铁矿层,矿层受层位控制。元古宙末期的塔里木运动使该区发生区域变质作用,铁矿层发生变质,形成变质铁矿(董连慧等,2013)。

新元古代南华纪—震旦纪罗丁尼亚超大陆裂解,由裂谷发展为古亚洲洋(850~542 Ma,成守德,2015)。寒武纪—奥陶纪(500~470 Ma)古亚洲洋板块向北俯冲到西伯利亚板块的阿尔泰古大陆块之下,形成活动陆缘环境。晚奥陶世—志留纪随着南缘活动陆缘的发育,形成陆缘弧(王涛等,2010)。晚志留世伴随火山沉积作用,在中阿尔泰局部缺氧、富铁的海洋环境形成含铁建造,伴随后期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沉积变质型铁矿(天德Ⅱ号、也根布拉克、强罕、科克铁列克等),具有典型的富铁和富硅条带交替出现的显著特征,与前寒武纪阿尔戈马型IFs非常类似(杨国威等,2023)。早泥盆世古亚洲洋继续俯冲,阿尔泰南缘陆缘弧上形成一系列拉张断陷盆地。地壳物质熔融形成早泥盆世康布铁堡组酸性火山岩,底侵的基性岩浆形成康布铁堡组基性火山岩。伴随火山沉积岩系的形成和岩浆侵入,在麦兹、克兰和冲乎尔盆地形成早-中泥盆世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铁矿(杨富全等,2011)。中-晚泥盆世阿尔泰南缘属于弧后盆地,形成一套浅海相陆源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硅质岩和碳酸盐岩。在冲乎尔盆地形成火山岩型铁矿(凯勒克赛依);在麦兹盆地形成伟晶岩型铁矿(如两棵树)。早-中泥盆世在中阿尔泰局部形成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如库卫)。

早泥盆世东准噶尔琼河坝一带属于陆缘弧环境(李高峰等,2018),伴随英云闪长质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形成斑岩-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如拉伊克勒克)。中泥盆世古亚洲洋壳向北俯冲,准噶尔北缘属于萨吾尔岛弧带,伴随火山喷发和闪长质岩浆侵入活动形成IOCG型铁铜金矿(乔夏哈拉和老山口)。

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带形成于石炭纪(301~337 Ma,峰值为315 Ma)北天山洋南向俯冲过程形成的陆缘弧和弧后盆地环境。阿吾拉勒成矿带内的火山活动是一个长期的、多旋回的过程,为铁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与热源。高渗透性的火山机构断裂系为成矿流体迁移和金属沉淀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是铁矿体形成的关键控矿因素和赋矿部位。火山机构的不同部位控制不同类型的铁矿床,如赋存在火山通道相及附近的环状和放射状断裂中的有敦德和阔拉萨依铁矿,在火山口附近形成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矿床包括查岗诺尔铁矿、备战和智博铁矿,受火山环状和放射状断裂控制的是松湖铁矿,在远离火山口的细碎屑岩中形成式可布台铁(铜)矿和莫托萨拉铁锰矿(李凤鸣等,2011;张作衡,2012;申萍等,2020;董志国等,2021;张连昌等,2022)。

早泥盆世塔里木盆地北缘的艾尔宾晚古生代残余盆地形成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海相细碎屑岩系和铁矿层。之后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泥质沉积物变为绿泥石、绢云母等,铁矿物变为磁铁矿和鳞片状赤铁矿,即形成了沉积变质型铁矿(帕尔岗)。

东天山阿奇山-雅满苏成矿带早石炭世(330~360 Ma)为岛弧环境,形成百灵山、红云滩、赤龙峰和雅满苏一带的火山岩和中酸性侵入岩。雅满苏一带晚期火山热液强烈交代灰岩和火山岩形成接触交代矽卡岩,并随着早期矽卡岩的退化蚀变,形成大量磁铁矿叠加在矿源层中。百灵山、红云滩一带,伴随岩浆侵入活动,岩浆热液强烈交代火山岩,形成一套矽卡岩矿物组合和铁矿化。赤龙峰一带富铁流体喷出海底形成火山沉积矿床,铁岭地区富铁流体沿裂隙贯入铁岭岩体形成铁岭一号岩浆热液脉型矿床。晚石炭世(297~327 Ma),阿齐山-雅满苏的构造体制由碰撞挤压向碰撞和伸展演变,在沙泉子和突出山一带形成火山机构和相应的土古土布拉克火山岩。沙泉子地区在火山喷发间歇期富铁流体喷出海底,形成火山沉积矿床,随着闪长玢岩侵位,其岩浆热液交代火山岩形成矽卡岩,伴随矽卡岩的演化形成磁铁矿和铜金矿化,叠加在火山沉积铁矿体之上。突出山一带随着晚期岩浆的大量侵入,岩浆热液强烈交代灰岩和富铁火山岩形成矽卡岩型铁铜矿床。

二叠纪新疆中亚造山带为后碰撞伸展阶段,主要形成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少量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脉型铁矿,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如加尔巴斯岛、库额尔齐斯)、准噶尔北缘(如萨尔托海)、东天山(如香山西、黑峰山、双峰山)、北山(如磁海)和西南天山(如普昌)。

三叠纪—侏罗纪新疆中亚造山带为板内环境,在东天山形成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尾亚),东准噶尔琼河坝一带形成湖相沉积型铁矿。



6 找矿方向


(1) 岩浆型主要形成钒钛磁铁矿,少量铜镍钛铁矿(香山西),主要赋存于(角闪/橄榄)辉长岩中,少量角闪橄榄岩中,具有全岩矿化特征。在阿尔泰、东准噶尔、东天山、西天山和西南天山广泛分布,但勘查程度很低,有的并没有进行评价。以前按照铁矿勘查规范在辉长岩中圈定出脉状分布的铁矿体,规模不大,其中尾亚矿床最大,为中型规模。近年来由于选矿工艺的改进,铁和钛价格上涨等因素,低品位铁和钛可以被利用。一些矿床(尾亚、普昌、双井子西、萨尔托海等)按照低品位大吨位全岩露天开采,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今后找矿勘查中,注意寻找低品位岩浆型钒钛磁铁矿,边界品位应按照矿山入选品位圈定,其资源量巨大,未来该类型将成为主要开采的对象之一。

(2) 阿尔泰今后铁矿的工作重点是在深边部和不同矿床之间找盲矿体。麦兹盆地重点是蒙库、巴利尔斯、红岑、巴特巴克布拉克、乌吐布拉克、铁木里克铁矿深边部,这些矿床勘查深度普遍不大,深部成矿前景不清楚。另外,蒙库-铁木里克之间分布众多铁矿,矿区之间的空白地区和一些小型及矿点值得评价,重视指示隐伏矿体的低缓磁异常。麦兹盆地多数铁矿与矽卡岩有关,最近有矿业公司在与铁矿形成密切相关的矽卡岩中发现了白钨矿化;克兰盆地康布铁堡组矽卡岩中发现了巴斯铁列克中型钨多金属矿(李永,2018),故阿尔泰有形成矽卡岩型钨矿的潜力,今后在评价铁矿时注意评价钨矿。克兰盆地今后的找矿方向是在小铁山-阿巴宫一带深部寻找矿浆-热液型铁磷矿,目前勘查深度不够。托莫尔特铁(锰)矿深边部找矿潜力较大,已发现的矿体深部没有圈闭,该矿与铁木尔特矿区发现的铁矿体应该作为一个成矿系统布置勘查工作。另外,乌拉斯沟、恰夏、塔拉特和铁木尔特为VMS成矿系统,但这些矿床均发现了铁矿体,铁矿体与铅锌矿体、铜矿体为同一成矿系统,不同成矿元素可以互为找矿标志。

(3) 准噶尔北缘主要发育IOCG型铁铜金矿,从乔夏哈拉-加马特一带,除乔夏哈拉和老山口2个小型铁铜金矿外,还有托斯巴斯陶金矿、加马特铜金钴矿,这些矿床均有发育磁铁矿化。另外,这些矿床中伴有钴矿化,故该地区今后以寻找铁、铜、金和钴为重点。乔夏哈拉矿区矿带长约9 km,向北西方向仍有更大的磁异常,矿带划分为西矿段、中矿段和东矿段,各段之间仍有找矿空间。老山口和加马特深部找矿潜力较大,目前勘查程度不够。

(4) 东天山主攻重点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岩浆热液脉型和沉积型。重点地区是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铁铜矿带,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特征。南亚带主要形成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北亚带以沉积型为主,岩浆热液型主要受花岗岩带控制,分布于岩体周围及岩体中。围绕东西分区开展找矿勘查,即围绕阿齐山、白灵山-赤龙峰、雅满苏-沙泉子和双井子4个铁矿集中区开展找矿工作(董连慧等,2013)。勘查深度浅(绝大多数在500 m以浅),深部成矿情况不清楚。雅满苏和雅满苏21号铁矿伴生铜、锌和钴,这些伴生元素的矿体为隐伏矿体,目前矿体的空间展布和富集规律有待查明。有学者认为黑尖山、沙泉子和多头山为IOCG型,有关金的成矿潜力有待查明。该成矿带发现矿床(点)117处,其中中型13处(董连慧等,2013),随着勘查力度加大,有望发现大型矿床。梧桐沟-天湖矿集区主攻矿床类型为沉积型、沉积变质型、岩浆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青白口系天湖群和下泥盆统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是寻找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型富铁矿的重要目标层。

(5) 西天山工作重点是阿吾拉勒(式可布台-查干诺尔-备战)矿集区或矿带、伊什基里克矿集区和莫托沙拉-库米什矿集区(董连慧等,2013)。主攻矿床类型为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成矿与石炭纪海相火山活动有关,受火山机构控制明显。该矿集区具有东西2个矿化集中区,东矿化集中区已发现4个大型铁矿。加大区内勘查深度,深边部找矿是工作重点。伊什基里克矿集区是阿吾拉勒矿集区的西延部分,成矿条件相似,除阔拉萨依铅锌铁铜矿勘查程度较高外,其他铁矿工作程度低,今后要加强基础地质和铁矿勘查评价。莫托沙拉-库米什矿集区主攻类型是岩浆热液脉型,其次是海相火山岩型,该矿集区铁成矿潜力还有待查明。



7 结 论


(1) 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主要为岩浆型、海相火山岩型、矽卡岩型、IOCG型、岩浆热液脉型、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型,其中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是主要类型。主要分布于南阿尔泰、东天山和西天山,少量分布在准噶尔、北山和西南天山。

(2) 6个主要成矿期: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沉积变质型)、中-晚志留世(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型)、泥盆纪(376~411 Ma,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少量沉积变质型、IOCG型和岩浆型)、石炭纪(301~337 Ma,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少量岩浆型)、早-中二叠世(262~295 Ma,岩浆型,少量岩浆热液型和矽卡岩型)和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岩浆型和沉积型),其中泥盆纪和石炭纪为主要成矿期。

(3) 泥盆纪—石炭纪为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大洋岛弧和陆缘弧环境,主要形成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铁矿;二叠纪为后碰撞伸展环境,主要形成岩浆型铁矿;晚三叠世—中侏罗世为陆内伸展环境,形成岩浆型和沉积型铁矿。

(4) 今后的找矿部署是主攻西天山阿吾拉勒矿带,深化南阿尔泰麦兹和克兰盆地、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和梧桐沟-天湖矿集区,加快评价准噶尔北缘乔夏哈拉-加马特、西天山伊什基里克和莫托沙拉-库米什矿集区。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勘查深度浅,深边部找矿是找矿工作的重点。


致 谢 本文为综述文章,引用了大量前人公开发表的论文以及未出版的地质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参考文献未能一一列出;本文是集体成果,参与者众多,不能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文章首页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关于《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Chemical Abstracts》(美国化学文摘)、《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和《Peферативный журнал》(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并被国内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



|欢迎关注



END








微信号
ZLX-GJJS


战略性关键金属科普平台
专注关键金属 报导前沿动态 普及地学知识 服务社会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