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欧洲的化学元素符号,中文名何以如此生动?

学术   2024-11-10 17:35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说到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总会想到门捷列夫和H、H e、Li、Be这些符号。但当1869年化学元素周期表传入中国后,这些以拉丁名首字母表示的化学元素符号是如何转化成兼具元素自身特征和中国特色的中文文字的呢?

这就要提到我国清朝科技工作者徐寿


化学元素周期表


徐寿其人

徐寿


徐寿在历史上算不上赫赫有名,他还曾因科考落榜而返乡务农,但他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绝对值得一提。


他既是爱国工匠,也是中国首艘蒸汽船建造者。1861年,他和好友华衡芳在国外轮船嚣张跋扈于中国内河而我国仅有的帆浆动力船无力抵抗的情况下,历时仅3个月,从无到有,自制了中国第一台蒸汽船“黄鹄号”。同治皇帝也因此御赐“天下第一巧匠”牌匾。


他既是中国第一所科技学校创办者,也是中国近代科普第一人。1874年,他在上海参与创办了格致书院,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1876年,创办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传播和普及近代科学知识。


他既是乐理专家,也是中国《Nature》第一人。1881年,他的一篇名为《考证律吕说》的论文在好友傅兰雅的帮助下被翻译为英文,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纠正了古代乐律理论中的错误,并提出了新的声学理论。


他还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他翻译了《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编》、《化学求质》、《化学求数》、《物体遇热改易记》、《中西化学材料名目表》等多部化学著作,并根据当时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对化学元素进行中文命名。


翻译困境


第一版门捷列夫

化学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于1869年的俄国,同年传入中国。由于对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徐寿意识到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并且立即着手将其翻译成中文。


清朝时期的中国还没有英汉字典,中国人不认识外文字母,也不使用阿拉伯数字,几乎所有化学术语和大部分化学元素名称在字库里都找不到。要使汉译的名词既符合科学本意,又符合汉字规律、方便国人理解和记忆,难度可想而知。


翻译规则的制定


经过反复思考,徐寿制定了三个翻译原则。其一,中国原有的物质名称仍然沿用,比如金、银、铜、铁、铅、锡、汞、硫、磷、炭(原质之名,中华古昔已有者,仍之,如金银铜铁铅锡汞硫燐炭是也。);其二,前人翻译得贴切的保留,如养(今作氧)气、淡(今作氮)气、轻(今作氢)气(昔人所译而合宜者亦仍之,如养气、淡气、轻气是也。);其三,无可参考译文的元素取西文音译字的第一个字,若第一个字不合适就取第二个字,加上不同偏旁以区别其属性,而依旧读本音(今取罗马文之首音译一华字,首音不合则用次音,并加偏旁,以别其类,而读仍本音。)。


对于固体金属元素,以金字旁为偏旁。如molybdenum,其音译为目力别迭能,取第一个字“目”加金字旁,译为“钼”。而对于固体非金属元素,以石字旁为偏旁。如selenium,其音译为西里尼恩,取第一个字“西”加石字旁,译为“硒”。据此,徐寿用“形声法”得到了一系列元素译名。其翻译的64个元素名中44个成为了标准译名,并与其制定的元素翻译规则一起沿用至今。2017年我国公布的四种新元素中文名分别为鿭(Nihonium)、镆(Moscovium)、鿬(Tennessine)、鿫(Oganesson),就是用的徐寿制定的命名规则。

Nihonium

Moscovium

Tennessine

Oganesson


参考文献

《帝国夕阳下的铸舰之梦 战船工程师徐寿》. 贵国强. 文汇出版社. 2015.

《过度时代的奇人 徐寿的故事》. 管成学.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赵振华研究员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 END —


供稿:陈菲菲(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编辑:唐国卿

运营团队简介


主编:赵太平

顾问:赵振华

主编助理:赵瑞幅

编辑:张天琦 颜娄旺 王美乐 唐国卿 魏雅洁 

韦娉婷 刘宇超 周明召 瞿川豪 

战略性关键金属科普平台
专注关键金属 报导前沿动态 普及地学知识 服务社会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