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 Med:同济大学左为团队合作研究实现基于肺前体细胞移植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脏再生修复

文摘   2024-11-20 16:35   上海  

TUSM

精诚济世  明道致远


2024年11月19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左为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团队合作在Cell 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 (IF=11.7) 上发表了题为“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of P63+ lung progenit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ectasis: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 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论文。该项工作报道了自体肺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1/2期临床研究结果及相关的细胞转录组特征分析,验证了该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和疗效。该项研究,报道了全球首个自体肺前体细胞移植的1/2期临床安全性及疗效结果,以及相关的细胞转录组特征分析,证实肺前体细胞移植具有提升肺换气功能的潜力,为各类重大呼吸系统疾病提供了组织再生修复的治疗新思路。左为教授与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周敏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惟番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值得一提的是,当期刊物还专门为本项工作配发了由呼吸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关伟杰教授撰写的”Preview: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of lung progenitor cells comes into reality for bronchiectasis”,详细介绍了此项工作的亮点和里程碑地位。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以下简称“支扩”)是一种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以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频繁感染和持续的肺部炎症,肺组织结构破坏不可逆,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目前,针对支扩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抗感染为主的对症治疗,未能真正有效的再生修复受损的肺组织或改善疾病进展。因此,研究者们积极探索基于干细胞的新型再生医学方法,以期为支扩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在成人肺部中,一类以P63, KRT5和SOX9为标志的支气管上皮基底层来源的前体细胞能够响应肺部的大规模损伤、具有分化为多种肺部上皮细胞的潜能,左为教授团队开发的人P63+肺前体细胞的分离扩增专利技术R-Clone和该细胞的肺内移植方法,可以使P63+肺前体细胞直接参与肺泡结构的修复和再生(Protein & Cell. 2018)。近期,左为教授团队与钟南山院士等合作,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了题为“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of P63+ lung progenitor cells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herapy”的研究结果。在该研究中报道了全球首个自体肺前体细胞移植的一期临床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本研究是一项前后为期6年的,研究者发起的,开放标签、对照探索性临床研究,用于评价自体P63+肺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慢阻肺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在治疗24周后观察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对肺功能的显著提升作用(Science Transl Med. 2024)。基于此,团队依托吉美瑞生公司开发的全球首创肺前体细胞新药REGEND001目前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并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而在本项研究中,左为教授团队与瞿介明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一项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用于评价自体P63+肺前体细胞治疗支扩的安全性与疗效。研究对象为确诊支扩且弥散功能指标(DLCO)小于80%的患者,研究入组了37例受试者,最终共35例受试者完成了治疗,随机分为接受气管镜下气道廓清治疗(B-ACT)的受试者18例(对照组)和接受B-ACT+自体肺前体细胞移植治疗的受试者17例(细胞治疗组),两组受试者的基线期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其中,细胞治疗组受试者的自体肺前体细胞通过支气管镜刷检取样,在吉美瑞生GMP车间培养扩增后,经过一系列严格质控,经纤维支气管镜以1~3×106细胞/kg体重的剂量移植到患者自身肺部。

研究结果显示,再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细胞治疗组中无与细胞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或肿瘤发生,安全性可控。疗效评价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24周后,细胞治疗组受试者的肺弥散功能(DLCO)较基线期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value = 0.039)。通过CT影像可以观察到肺脏受损区域得以部分再生修复。此外,细胞治疗组的受试者生活质量(SGRQ问卷)和支扩疾病严重程度评分(BSI和FACED)在接受治疗后4~12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受试者肺前体细胞的转录组学数据分析发现,P63基因表达水平较高的细胞可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本研究验证了自体肺前体细胞在支扩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肺再生医学带来了新视角,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期待为更多患者带来突破性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得到了吉美瑞生超级器官研发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及上海市卫健委多个项目及基金的支持。

全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action/showPdf?pii=S2666-3791%2824%2900590-1

来源:左为教授团队


推荐阅读

《科学-转化医学》:同济大学左为团队报道全球首个肺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慢阻肺临床试验成果

2024-02-15

同济大学医学菁英分论坛诚邀天下英才!

2024-11-18

同医

精诚济世

    明道致远







微信号|tongji_med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同济大学医学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微信平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