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议论文之议论文片段写作知识梳理+对点训练
【学习目标】
1.了解任务型写作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任务型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知识精讲】
片段写作着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按指令作文,先读后写,把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联系起来,就事论事,联系写作任务而写,把写作任务分析透彻。与传统作文不同,任务型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目的单明确。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的任务去作文,任务”是什么?必须认识清楚,则累死也无功。高考作文需要审题,审题对与否,阅卷老师第一眼看的就是标题,如果标题一眼看上去他觉得跑题离题偏题,那这篇文章的命运恐怕就凶多吉少了。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三种方式,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第一段要看到论点或你对事情所持的意见。首先说明,我说理性分析比引证更重要,不是说引证就不重要。引证也很重要,但是引证在学生的议论文中,轻者出现引证资料错误,譬如朝代人名语言事例混用乱用的常识性错误;重者引证资料无效。所谓无效,就是所援引的资料没有问题,可是所阐述的与写作的文本不是一回事。如果引证的资料是正确,也有效,当然会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学生见识广读书多的体现。会给作文增色不少。但是理性分析更重要。当然,也要警惕一种情况,别把作文写成“名人开会,名言荟萃”——满篇都是名人名言,也是不妥当的。举一篇作文为例。关于“安贫乐道”与“晒富炫富”的话题,材料中用了孔子称赞得意门生颜回的一段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作者反对安贫,支持乐道,分析安贫乐道的来由时说:孔子师徒所处的时代,是在距今差不多2500年前,他们的安贫是自可理解的。在他们周围,除了以血缘关系传承的权贵阶层,自身周围称得上富裕的恐怕也不算多。夫子弟子三千,毕竟只有子贡一人经商。重农抑商,贫困,贫穷就基本上是一种常态,人人如此,家家如此。但是在求学上,平民阶层能有读书机会倒不多,显得格外的稀有,在观念上,士排第一,自然受人尊敬。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是需要尊重需要的,这是归属感。已经接近于自我超越,处在最高峰之下了。所以,颜回们的安贫乐道,在当时的处境之下,贫困是常态,不会受人尊敬,受人尊敬的是乐道。他的道是读书,是对理想的追求。现如今,求学读书,反而成为了常态。在受尊重上,也就不再是“以稀为贵”了,这份读书赢得的尊重与之相比,这无论如何是需要打折扣的——只需要看看二三十年前的大学生于今天的大学生就可以看得出,且不说数千年前的读书人了。如果没有了这份来自社会的尊重,再加上又“贫”,那人何以立足于社会呢?其实,我想说的是“创新见解比逻辑”还重要——先别急着反驳我,我绝对不是反逻辑,恰恰相反,逻辑可以说是议论文的命脉所在。我之所以这么说,可以说是被逼的——因为在考场作文中,阅卷老师所能拥有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相比于逻辑,创见更能吸引他们,也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为了怕引起误会,我说创见与逻辑并重。写议论文,内心要有一个辩手与自己反驳。或者说,心里要惦记着自己仿佛是在辩论赛场,时时提防读者的驳难。文采飞扬,在议论文中其实也是可以做到的,修辞手法,诸如对偶排比等都可以运用,比兴等手法也可以。韩愈在《师说》里就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先把老师的定义定下来,后面再谈到,他说的老师不是那种“授之书习其句读”的“童子之师”。同样的道理,有些概念,是容易混淆的,不妨在议论分析之前,先把定义或者范围说清楚。①最近,法国拍买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雕像的消息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中国的民众普遍认为,法国方面的这种拍卖行为“无异于打劫”,而鼠首、兔首的回归是关乎国家形象、维护民族尊严的事情,因此建议政府或者实力雄厚的企业出资买回这两件流失多年的文物。②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文物局反对“用中国的钱”回购“自己的东西”,笔者深表认同。国家因为积贫积弱而被列强掠去的国宝数得清吗?那些“不肖前人”为了个人的蝇头小利而慷慨“卖”与他人的国宝数得清吗?答案是数也数不清!就算我们“有钱”,也买不胜买!我觉得,买回圆明园文物毫无意义。③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把它们买回来干什么?爱国主义教育吗?如果我们真的打算记取耻辱,诺大一个遗址还在,足够了,无需再添加几个作为佐证。如今的圆明园早就与它曾经拥有的美名不堪匹配了——众人现在所见的圆明园千疮百孔,纵然已经回归的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还放在那里,又有谁会将此当作荣耀的象征呢?买回兽首,既不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彰显,也不是国力强大、中华崛起的明证。所以,根本就没有买回兽首的必要。④假设这些文物已经被我们买回来了,那么那段屈辱的历史就能被修补好吗?一件文物,不管曾经多么的恢宏,多么的精美,如若不能体现人们对文化的尊重和其具有的历史的价值,反而充满了耻辱和痛苦,那么我们只能将这个文物视为苦难的展品,这样的文物又怎能和“民族的尊严”、“国家的标记”等贴合在一起呢?我相信,一个国家或民族创造的真正能够受到人们尊重并且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瑰宝,无论放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都会为世人所铭记与景仰。既然如此,这些兽首究竟在此地还是在彼地,在我们手里还是在别人手里,就没有什么区别了。⑤一则资料说,1980年,伊拉克向法国索回了《巴比伦法典》和《汉姆拉比法典》的部分;2002年,埃及向德国索回了一具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埃及法老金棺棺盒;2002年,强硬的大英博物馆同意与希腊就著名的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进行谈判。还有一则资料说,2005年,铸造于清朝光绪十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英军作为战利品运到英国的天津塘沽大钟也终于体面地回归天津。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告诉我们:__________。⑥当然,能否索回是一回事,是否在努力争取则是另一回事。我想,无论圆明园这几件兽首流落到哪里,似乎其中国文物的属性不会变,似乎其曾被掠夺的事实不会变,似乎其实用艺术的价值也不会变。如果以拍得的方法达成它们的回归,除了说明我们手上有了几个钱,也说明不了别的什么。那么,回归不回归,就实在没有什么。1、“最近,法国拍买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雕像的消息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一句中的错别字是□,改正后应为□。2、第⑥段画线句用了 的修辞方法,联系上下文看,作者这样写,是要表明 。( )4、结合作者在论证结构上的安排,简单分析第③、④段不能互换顺序的理由。5、第④段中“一个国家或民族创造的真正能够受到人们尊重并且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瑰宝,无论放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都会为世人所铭记与景仰。”请你列举一项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瑰宝”,并且用50字左右说说它“为世人所铭记与景仰”的理由。3、对于一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我们完全可以像伊拉克、埃及等国家那样,保持并使用追索的权利来促使它们的回归。(意对即可)4、第③段的意思是买回兽首既不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彰显,也不是国力强大、中华崛起的明证;第④段的意思是如果买回兽首也不能修补那段屈辱的历史。从论证的过程来看,后一段中“假设”一句是前一段内容让步后的推进,因而是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所以不能互换。5、如:唐诗 唐诗有千年的历史、众多的数量、广泛的题材、丰富的样式,富有神奇的感染力。它是中国诗歌发展鼎盛之代表,也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之明珠。(得分要点:“文化瑰宝”例子正确,是文化方面的;此外,“为世人所铭记与景仰”的理由可包含两方面,一是在中国或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二是对后世的积极影响。)①身处商业社会,任何事物和行为的存在和发展可能都离不开这样的终极追问:有什么用?不管这样的追问合不合理,这个命题在现实世界里的确到处存在。因此,对于普天下众多的读书人来说,也将不可例外地直面这个现实的命题:“读书有什么用?”②中国历史上的读书活动曾经是很“有用”的。自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度绵延千年,为读书抹上了浓重的功利色彩。奔走在这条路上的读书人,青灯黄卷,皓首穷经。失意者如范进之辈,人格扭曲,最终走向精神的崩溃,辛酸而又可悲;得意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风光一时,但纵使阅尽人间春色又如何?不过成为官僚政治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进退全不由自己”,最终落个“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奈而可叹。读书本身并没有错,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使读书成为痛苦和不幸生活的起点,这是时代的悲剧。好在这一页的沉重已经翻过,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宽松和繁荣的社会,个人的价值实现已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实现手段,读书的功用也已不再狭隘。③首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读书将成为越来越多的财富的源动力。MBA、托福、GRE等资格证书的另一头很可能就连着CEO、执行总裁、地区经理等职位和豪宅、宝马香车等“功利”的东西。记得一家学术书店在其读者俱乐部成立的广告中是这样来定义读书的“用处”的:“至少你从此不会再有倾家荡产的危险。”当然这并不是说书店为你上了财产保险,而是说通过读书可以丰富自己、“武装”自己,有了一生一世的资本,自然可以创造财富。能够通过自身的刻苦攻读获取知识和技能,进而获得财富,享受美好的人生,这样的读书虽然也“功利”,但其注脚却是时代的进步,因为你至少不必扭曲人性,而且多了很多选择的余地。④,心灵世界的财富创造也并非可有可无。静夜里,让书跨越时空阻隔,承载思想和文明在案头流芳溢彩。让我们静静地聆听那些活着的精神之音,让我们俯仰古今中外璀璨的思想星空,让我们闻着脉脉余香入眠,让我们孤独的心灵用沁入人性根底的温暖慰藉。物欲潮涌的时候,用读书为自己营造一个绿意葱茏、生机盎然的心灵花园,至少可以多一块据以自守的阵地,多一方指引方向的罗盘。你能说这不是财富吗?⑤“读书有什么用?”这样的追问给了我们更多的自豪和自信,因为与以往相比,现代社会里读书的目的和功用已有了更大的拓展□经世致用亦可,怡情养性亦可,都能找到自己的实现空间和读书的乐趣,两相怡然,顾盼生辉。这是时代的馈赠,也是读书人的福分。⑥无论是“功利”的读书,还是怡情养性式的读书,都是值得用一辈子去做的事,一件永不言迟的事情。你随时都可以启程,去赴这份文明的邀约。就像一位法国作家所说:“读书,就是生活。”⑦想起《射雕英雄传》里的一段对话。有一天,郭靖对生活心生倦怠,去请教周伯通,问:“练武功有什么用?”周伯通反问他:“不练武功又做什么?”那么,面对众多关于读书“用处”的追问,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反问:不读书又做什么?现代社会里读书的目的和功用已有了更大的拓展□经世致用亦可,怡情养性亦可……(2)划浪线的句子采用齐整的句式,表明读书能使人从、 、 、 8.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就像一位法国作家所说:‘读书,就是生活。’”在文中的作用。9.细读第②③④⑤段,请简要概括古今“读书的用处”的异同点。A.用《射雕英雄传》里的一段对话作为事实论据,形象生动,论证了“不读书又做什么?”B.用《射雕英雄传》里的一段对话作类比,形象生动,强调了“不读书又做什么?”C.用《射雕英雄传》里的一段对话作类比,形象生动,强调了生活中需要读书。D.用《射雕英雄传》里的一段对话作为事实论据,形象生动,论证了生活中需要读书。11.联系选文,体会第⑥段“你随时都可以启程,去赴这份文明的邀约”这句话的含义,并谈谈你的感悟。(60字左右)(2)听觉 视觉 嗅觉 知觉 书中的思想和文明为我们带来的美好感受。8.作为理论论据证明了读书是值得用一辈子去做的事,一件永不言迟的事情。9.同:都有功利色彩,能实现个人价值,能带来名利。异:过去,目的功用单一狭隘,仅为了能为官,能带来名利,从而使读书成为痛苦和不幸生活的起点。现在,目的功用有了拓展,除了经世致用(带来财富等),也可怡情养性,从而读书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自豪和自信。11.含义:书本以深邃的思想和高度的文明召唤着我们,任何时候去做都不言迟。①某地发生水灾,整个乡村的村民纷纷逃生。一位上帝的虔诚信徒爬上了屋顶,等待上帝的拯救。不久,大水漫过屋顶。刚好有一艘独木舟经过,舟上的人要带他逃生。这位信徒举棋不定地说:“独木舟太小太危险,还是等上帝来救我吧!”独木舟就离他而去。②几分钟后,洪水高涨,已淹到信徒的肩膀。最后,水继续高涨,这位信徒被淹死。死后,他升上了天堂,遇见了上帝,他大骂:“平日,我诚心祈祷您,您却见死不救,算我瞎了眼啦。”上帝听后叫了起来:“你还要我怎样?我已经给你派去一条船!”③故事的寓意很简单:幸运之神往往只敲一次门,优柔寡断会坐失良机。人生的得失常常就在于机遇的得失,抓住它,你的命运就会因此而发生改变;相反,忽略它,远离它,那么你也许一生都陷在寻常之中。那么,面对机遇,我们该做些什么呢?④首先,要做好迎接机会的准备。因为机遇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生活中常有人抱怨,命运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对他那么偏爱,而对我却这般吝啬?其实,每个人面前的机会是平等的,只不过是有人在机会到来之前就做了准备,一旦机会擦身,便当机立断,跃马驰骋。而那些沉湎于犬马声色,无所事事,自暴自弃,即使机会在面前,也会视而不见,坐失良机。阿基米德带着称王冠纯度的王命,在浴室洗澡都想着它,结果智慧的火花擦出了造福人类的大发现,不仅称出了王冠的纯度,而且发明了有名的浮力定律。总之,只有做了某些方面的准备和积累,才能提高时间、精力的利用率,才能明晰迎接辉煌的方向或路径。⑤其次,在机会来临时要果断处置。机会重复出现的概率很小,往往只有一次。当机遇降临时,只有眼明手快、行动果断的人才能它、 它、 它。而那些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人,即使机遇出现在面前,也会像故事中的信徒那样,让机遇白白溜走,更无法谈到利用机遇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⑥所以说,要想人生成功,一定要逼迫自己训练一种遇事果断、坚定、迅速决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出击,抓住生命中难能可贵的机遇,千万不能等到机遇变得遥不可及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机会的价值。16.面对机遇,除上文所论述的之外,我们还应当做些什么?请作简要论述(80字左右)13.引用故事主要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观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14.(1)要做好迎接机会的准备 (2)在机会来临时要果断处置15.①用形象化的语言来阐明机遇把握的重要性。②将对机遇把握这样浑身的道理,通过生活中最普通的现象来形象地比方,讲道理深入浅出。③与文章开头的事例相照应,吸引阅读兴趣。(写对任何两点即可)16.示例1:面对机遇,我们还应当善于利用,发挥它的价值。很多人抓住了机遇,却没有利用它,让机遇白白溜掉了大半。只有深思熟虑,将机遇完全利用好,紧密结合自己的发展与理想,才能让机遇真正改变自己的人生。发现机遇是一种敏锐,而利用机遇则是大智慧!让我们利用机遇创造奇迹吧!示例2:面对机遇,我们要沉着冷静。冷静是一种机智,它能使你有序地抓住机遇。而过多地浮躁不仅会让你错失良机,之后的擦肩而过也会令你懊恼不已,失去了把握机遇的自信。正如阿基米德因为冷静才发现了浮力定律。让我们以一颗冷静的心去向机遇发出挑战吧!示例3:我认为面对机遇,我们还应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伟大的科学家诺贝尔若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怎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之下、失去亲人之下发明烈性炸药呢!其实坚持与把握是一对兄弟,面对机遇,只有他们的合作,我们才会成功。示例4:面对机遇,我们应当学会自信。莎士比亚说过∶"连你自己都不信任自己,你要别人怎么信任你?"机遇同人一样,只会信任自信的人。一个人唯有自信,才能做好准备,好好地把握机会,利用机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所以朋友们,学会自信,好好把握机遇吧!示例5:我们要利用好机遇。泰戈尔说过∶"把握住了太阳却不加以利用,它会下山的不错,正如项羽,明明把握住了机遇,却不加以利用,没有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最后机遇失去,他也只能死亦为鬼雄"了!可悲可叹。面对机遇,把握住了却不加以利用,最后也会一事无成。所以面对机遇,我们要利用好。示例6:要懂得创造机遇。漫漫人生路,走过水深火热,走过繁华似锦,走过泥泞沼泽,走过丽日阳春,是成是败只靠对机遇的开掘与挖掘。拿破仑的横扫半球,邓嫁先的成功研发核武器,他们的成功亦是取决了机会的创造。让我们不妨做一个懂得创造机遇的人吧!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读书节。”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第一任主任王余光,在今年的两会上再次建议国家设立“读书节”,这已是他连续六次提出提案。作为一个多年倡导全民阅读的学者,把阅读进行到底,是他不懈的追求。 ②这让人想到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所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全民多读书,设立全国读书节也是温总理的愿望。 ③说到我国应该设立全民的读书节,首先让人想到每年的“世界读书日”。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各地的书店都会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合的是,4月23日也是三位世界著名文学大师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的辞世纪念日。在这一天,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朗读马拉松比赛;加拿大的多伦多举办加拿大读书节活动。1996年开始,美国把每年四月定为“全国诗月”;英国政府也接受了“世界读书日”的倡议,选定了庆祝日期……从世界各地来看,读书节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文化景观.成为最近二十年的新风潮。 ④尽管我国有一些地方性的读书节、读书月之类的活动,但全民性的国家“读书节”仍然是空缺的。因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倡议,还是国家领导人的希望,或者是世界各地读书节的流行,呼吁设立我们国家的“读书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⑤建立国家的“读书节”,更直接的需求源于我们今天的阅读现实。一项调查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原来推出的中央和地方台的电视读书节目:这几年在物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相继消逝。在更广泛的人文阅读中,读者人数逐年减少,决定一个民族阅读质量的人文阅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阅读,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阅读,正在受到商业物质主义的冲击和挑战。 ⑥爱默生说:“读书使人的心灵变得高贵。”这种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对于个体生命的心灵,还是我们民族的心灵,都是这样。 ⑦对于个体生命的心灵来说,阅读,有利于培养人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人格、精神追求,有利于培养人的生命和灵魂的健康品质,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尊严和文化自觉。 ⑧对于一个民族的心灵来说,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强大、持久、热情、富有创造性的力量……试想,如果一个民族失掉了阅读尤其是人文阅读的追求,那么,我们的心灵中将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将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将没有智慧和哲理,民族的文化历史将被割断,民族的心灵也会日趋浅薄,会泯灭我们的文化感受性、道德同情心和人类终极精神价值的追求…… ⑨从文化发展意义上讲,当要保存下来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位置时,可以通过建立某个特定的节日来为它找一个位置,从而体现它的价值。所以,国家“读书节”的设立,可以使阅读在文化和精神的仪式下变得高贵、神圣和庄严。17.第③段中提到的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是我们熟悉的文学大师,以下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汤姆•索亚历险记》 B.塞万提斯——《鲁滨孙飘流记》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C.塞万提斯——《鲁滨孙飘流记》 莎士比亚——《格列佛游记》 D.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8.细读第⑤段,“我们今天的阅读现实”具体指的是:(用自己的话概括)19.本文围绕国家读书节的设立展开论述,其中第①至④段论述了 ,第⑤段论述了 ,第⑥至⑧段论述了 。20.根据第⑨段的论述:“当要保存下来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位置时,可以通过建立某个特定的节日来为它找一个位置,从而体现它的价值。”请你列举一个事例,并作简要分析。(“读书节”除外) 21.对于要设立国家读书节的建议,你是否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见解。(80字左右)18.(1)我国每年人均购书量极少,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2)中央和地方的电视读书节目相继消逝。 (3)人文阅读的读者人数逐年减少,人文阅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19.第①至④段,从专家学者的倡议、国家领导人的希望和世界各地读书节的流行看,设立我们国家的"读书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⑤段:我们今天的阅读现实需要建立国家的“读书节”。第⑥至⑧段:阅读对于个体生命的心灵和我们民族的心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21.可以赞同,谈读书节对于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意义;也可反对,获得知识、提高素养更多的是靠平时的积累和熏陶,而不是一个读书节的仪式能解决的问题。①进入21世纪以来,还没有哪个话题像“气候变暖”这样引发如此大的争议。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临近,全球“气候变暖派”和“反气候变暖派”的争论更趋激烈。②2006年加拿大有61位科学家写了一封公开信,强调“全球气候变化是一门科学,无疑比过去涉及的学科都要更为复杂”,可能还要研究很多年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在信中写道:“没有任何气候变暖的担忧是被证实。”③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地理学教授塔波认为,“海洋水汽蒸发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它百倍于工业化造成的后果,“但气候观测模式只看到二氧化碳排放,却没有观察水汽蒸发”。④另外一个争论焦点是:气候变暖是真的, 当地球气温平均上升2℃,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最经常被引用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坦的描述,“气候变化……将会使人类经历最重要和最大的市场失败”。沙漠化、水灾、热浪、飓风、数百万“气候移民”等,将使人类陷入一场全球化的悲剧之中。地理学家维雷特却认为,“这是一种灾难歇斯底里。绝非所有自然变化都会导向灾难……”在人类历史上,大约从10至13世纪,气候曾经变暖,人们于是向北发展,开垦了大量新的农田,从欧洲到亚洲,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并没有造成任何灾难性后果。水位上升确实会淹没四分之一的荷兰,但“海水将是逐渐上升的”。总之,在“反气候变暖派”的科学家看来,气候变暖将是有利有弊,并非绝对灾难性的。⑤法国著名地球化学专家阿莱格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全球气候没有进行充分的全球性讨论,一种“学术舆论独裁”阻止了对科学事实的探讨。他说,美国一家气候杂志对气候专家作调查,多达50%的专家认为“人类活动并非气候变化的原因”,仅25%支持这一论点。⑥阿莱格认为,不懂科学的环保人士垄断了这一科学讨论,过度关注“气候变暖”这样一个“话题”实际上掩盖了人类真正面临的更为严重的危机,如饥饿、水资源匮乏、贫穷、文盲、疾病威胁等。⑦阿莱格还质问道:“哥本哈根为了解决人类一个世纪以后气温上升2℃的问题,邀来了65个国家的元首,而不久前在罗马讨论全球儿童饥饿(每天有11000名儿童死于饥饿)问题,却不见任何主要国家的元首露面;同在不久前,在土耳其商议全球水资源问题,也不见任何主要国家的元首?”气候变暖是真的, 当地球气温平均上升2℃,会出现什么情况呢?A.不但而且 B.如果 那么 C.因为 所以 D.虽然 但
23.从第2段、第3段和第4段中分别提炼出“反气候变暖派”的三个主要观点。25.本文题目“不要只拿‘气候变暖’说事”的言外之意是( )A.“气候变暖”所引起的担忧都是无法被证实的。 B.“气候变暖”将使人陷入全球化的悲剧之中。C.“气候变暖”的讨论“学术舆论独裁”垄断。 D.“气候变暖”掩盖了人类真正面临的严重危机。26.全球平均每天有11000多名贫困儿童死于饥饿,几乎每秒钟就有一名儿童饿死。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从2003年开始在全世界举办“行走天地间”活动,呼吁公众关注贫困儿童食物短缺问题,至今已举办了七届,至少已经拯救了100万儿童的生命。请问,从现在起,对“气候变暖”和“儿童饥饿”问题,你会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6分)23.(1)气候一直在变化而不是在"变暖";(2)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洋水汽的蒸发;(3)即使气候在变暖,也并非绝对是灾难性的。24.用具体数字证明多数专家的看法没有得到重视。(用事实证明对全球气候的讨论的确存在“学术舆论独裁”)26.示例:关注儿童饥饿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更迫切,而且现在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只要富国和穷国携手合作,儿童饥饿问题是完全可以得到改善,并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的。[ 如果答案是“更关注‘气候变暖’”,必须说明“气候变暖”和“儿童饥饿”问题存在联系,改善“气候变暖”有助于解决儿童饥饿问题。]①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②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③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④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⑤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的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⑥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⑦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应该抽点功夫来想一想。想什么?想他自己做过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经验。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A. 其实是需要批评的 B. 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C. 自然并不值得赞同 D. 自然是需要批判的28. 第①—③段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两种现象“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展开论述,侧重论述了 。(1)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方法,作用是。30.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应该抽点功夫来想一想。31. 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学语文,就硬读课文,学数学,就死记公式,效率却不高。读了本文,请你为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作一点分析。(5分)29.(1)设问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2)论证想和做联结起来需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有观察,又要有行动①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要想维持,就不能仅仅靠等着外国公司的订单,等着外国的投资。中国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世界金融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高度复杂的经济体系。②中国没有基督教的传统,但是,从“天下为公”的传统中,照样可以发展出“信托责任”的理念。什么时候中国的企业家能把自己的财富看成是社会的信托,中国的市场经济就算成熟了。③中国必须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城市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要日益集约化。政府和社会不仅要鼓励人们减少住房面积,而且要倡导公共交通出行。④一个被低油价娇惯坏了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竞争力的。能源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谁能有效地回应这一挑战,谁就能在竞争中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和能源成本,仍是大国应该追求的发展目标。⑤中国人口政策的既定目标还是要让人口适当地下降。但是,必须避免“急刹车”所带来的意外伤害。要“缓刹车”,就得提前行动20年,通过渐进的政策转型,在人口下降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口的急剧老龄化。⑥政府要站在老百姓一边,帮助他们创造出内需来。具体地说,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外,还要加强社会服务的质量,比如,医疗、教育、退休金等。必须使每个劳动力创造较高的附加值,才能有足够的人均剩余价值来抚养老龄化人口。⑦片面鼓励消费的政策,如果短期内刺激了经济,长期却破坏了经济的伦理,那么我们宁愿忍受一下短期的阵痛。⑧文明的习惯是公共秩序的一部分。要建立公共秩序,就必须先有公共生活。否则,文明的习惯并不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自然形成。⑨中国首先需要的是教育平等权。这个平等权的基本精神是:每个孩子都应当享有同样数额的教育经费。富家子弟需要更优异的教育,可以自己花钱上私立学校。但是,上学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33.上文发表议论的思路结构是 (A.总分 B.并列 C.层进 D.对照)A.中国要维持经济发展势头,就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世界金融中心。B.“政府要站在老百姓一边”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加强社会服务的质量。36.第⑦⑧⑨三段主要阐述“鼓励消费”、“文明习惯”、“教育平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请从中任选一个方面的内容,补写一个生活中的事实。(请先选择,再回答。)我选择 ,32.减缓人口的急剧下降。(通过渐进的政策转型,缓慢并适当地下降人口,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口的急剧老龄化)34.②中国应该发展 “信托责任”的理念(或中国的企业家应把自己的财富看成是社会的信托)③中国必须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④中国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和能源成本。①读书,一定要读好书,否则不如不读。这个世界每天出书何止万本,一个人的阅读量在它面前真是沧海一栗。我们没有义务用宝贵而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些平庸、通俗的文字。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学领域,当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就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②读书要忌杂。( )是一流的好书,( )切忌杂乱无章地读。好书需要形成系统,需要时间间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③无数事实说明:读书不在多,而在于一个“精”字,在于有没有合理的系统和计划,你的系统和计划有没有良好的逻辑联系。④举例说,假如你读诗,在一段时间可以专门读一读唐诗,而在某段时间则可以专门读李白,在你精读了李白的代表作品以后,可以写点读后感,再看一看有关李白的评论文章,强迫自己在高层次上与世界最杰出的人物对话。⑤读书不可强求,应该去读自己喜欢的、“有缘分”的书。一流的好书,如果读上去头疼、脑涨、打瞌睡,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感到无法接受,那就暂时放下它,不要糟蹋了书,也不要糟蹋了自己。⑥你要相信,世界一流的知识星座漫天闪烁,总有一个星座是与你有缘的,或者说具有某种“同构关系”。你们的生命信息、审美趣味、接受波段彼此相容、彼此沟通、彼此呼应。在这个“波段”上,你们彼此间能产生最大幅度的共鸣。⑦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教授,都习惯于做读书卡片,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就拿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来说,我们应该读他们的精髓和神韵,而不是把他们孤立地分解成一段段警句。⑧我们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在观赏一朵美丽的花,她应该是生长在泥土中随风摇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我们“读”到的、令人陶醉的应该是她整体的风韵或者一种神韵。如果将这朵花肢解成一片片花瓣,我们还会那么爱她么?这朵花还有什么观赏价值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读书不应该依赖做卡片。37、第①段加点词“沧海一栗”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38、请在第②段画线句的括号内填上一组合适的关联词语 。39、作者在第④中例举“如何读诗”主要是想告诉人们:( )(选择最合适的一项)40、作者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依次是:41、请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你对第⑥段加点词“同构关系”的理解。41、示例:我向来钦佩那种不惮一切阻碍的勇气和才智,所以读《西游记》的时候,特别喜欢孙悟空上天入地,斗妖降魔的故事,故而那部小说,我已读过三四遍了,《西游记》与我可以说是具有某种“同构关系”。①对于读书人,你赞美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洋溢着书卷之气;你挖苦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看不到任何书卷之气。对于不读书的人,你同样可用“你好像有一种书卷气”之类的话赞美他;当然如果是想挖苦他,用一句“你没有文化”,杀伤力也就足够了。因为“书卷气”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最直接的诠释,所以读书人看重它;不读书的人同样以拥有“书卷气”为荣。②“书卷气”虽然只是个抽象的精神概念,却可以通过十分的方式表现出来。换言之“书卷气”是写在每个人脸上的。一个人有没有书卷之气,我们可以从他真诚抑或 、幸福抑或 的脸上直接观察到。当然观察者本人也必须是一个拥有“书卷气”的智者。否则,你是看不到的。③我一向以为“书卷气”首先是可以“学而知之”的。通过我们后天接受教育和努力学习,便可以修得我们宝贵的书卷之气。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读书学习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不仅在于吸收知识,更在于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④如果你被人讥笑缺少书卷气,弥补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读你需要的书,读你喜欢的书,读圣贤之书,天长日久,水滴石穿,你的书卷之气会不请自来。相反你如果厌恶书卷气,方法更简单,只要不读书即可。古人曾经说过,三日不读书,语言会无味,而且面目可憎。不过我相信真正厌恶书卷之气的人,必是世间可笑之人,而且在这世间应该是愈来愈少了。毕竟当今时代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了。⑤另一方面,我们似乎也应当承认一个事实,即所谓的“书卷气”有继承的可能性。因为文明与知识的传承,不仅依靠书本,也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耳濡目染,环境熏陶。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我相信一个浑身上下散发出“书卷气”的人,除了与他后天读书学习有关之外,也往往与他生在一个家学渊深的环境有关。即使是那些没有受过多少专业教育的人,如果他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们往往可以从他的身上若隐若现地感受到一丝书卷之气呢!⑥“书卷气”之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如果仅仅作为我们被别人夸奖和骄傲资本的话是很空洞和无聊的。在我看来,真正的“书卷气”应当与博学、谦逊、高雅、悲悯情怀等人类美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更应当与中国知识分子救世济民的优秀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那样的书卷之气才是我们当今时代读书人所需要和追求的。A.详细 空虚 忧愁 B.具体 虚伪 痛苦 C.详细 虚伪 忧愁 D.具体 空虚 痛苦 4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 46.请依据文中所述和你的积累,为第⑥段补充一个事例并加以分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有力地强调了增加书卷气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的观点,并点明应该读怎样的书,以及怎样读书。44.与博学、谦逊、高雅、悲悯情怀等人类美德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中国知识分子救世济民的优秀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45.通过后天接受教育和努力学习可以培养书卷气 书卷气有继承的可能性 ①如今,报知春节迫近的已经不再是腊八粥的香味,而是媒体上充满压力的热火朝天的春运了。每入腊月,春运有如飓风来临,很快就势头变猛,愈演愈烈;及至腊月底那几天,春运可谓排山倒海,不可阻遏。每每此时我都会想,世界上哪个国家有这种一年一度上亿人风风火火赶着回家过年的景象? ②我们一直把春运当作一种客运交通的非常时期,并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千千万万农民进城打工带来的特殊的交通狂潮,春运的任务只是想方设法完成这种举世罕见的客运重负。可是,如果换一双文化的眼睛,就会发现,春运真正所做的是把千千万万在外工作的人千里迢迢送回他们各自的家乡,去完成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人间梦想:团圆。 ③前些年在火车站碰到的一个情景使我至今难忘。大约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吧,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男子赶火车回家。火车马上要开,车门已经关上。这男子急了,大概他怕大年夜赶不回去,就爬车窗。按常规,月台上的值勤人员怕他出事,一定要拉他下来,车上的人一准也要把他往外推。但此刻忽然反过来,车上的人一起往窗里拉他,月台上值勤人员则用力把他推进车窗。那一刻,车上车下的人连同那中年男子都开心地笑,列车就载着这些笑脸轰隆隆开走了。为什么?因为人们有着共同的情怀——回家过年。 ④为此,每每望着春运期间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我都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这种刻骨铭心而感动。春运的人潮所洋溢的不正是年文化的精神核心——合家团聚吗?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亲和力? ⑤春运是近二十年出现的最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因为民间文化是生活文化,它往往从生活的形态而非从纯文化的形态中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不会一下子认识到春运的文化内涵。 ⑥由此,我想到前些年每逢春节都会出现的一个话题,就是年的淡化。生活方式的骤变,致使数千年里超稳定的生活中形成的严谨的年文化松解了,而一时又难以构成新的年文化体系,淡化的现象必然出现。加上对年文化的无知,把传统习俗视为陈规旧习,认为可有可无,主动放弃,如燃放烟花炮竹和祭祖等等。失去了民俗的节日自然变得稀松平常。 ⑦可是就在这时,春运形成了。五星级酒店里、歌舞厅和酒吧里、高尔夫球场上可以不要春节,但人们心中“年的情结”依然执著,而且每逢春节就必然吐蕊开花——回家过年,亲人相聚,脱旧穿新,祈安道福,以心亲吻乡土里的根。现在明白了,年在人们心里并没有淡化,淡化的只是传统的方式与形态。 ⑧从春运认识我们的春节和民族吧。多么美好的节日,多么重情义的民族,多么 并具亲和力的文化。⑨是春节的年文化把所有的家乡、把中华大地变成的情感磁场,是春运让我们感受到这磁场无比 的力量。【链接】2010年1月29日,广铁集团免除了东莞东站站长、书记的职务。免职的直接原因是一张列车员帮旅客爬车窗上车的图(如图),广铁集团认为“管理不力”。47.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列车就载着这些笑脸轰隆隆开走了。”如果把该句中的“笑脸”改成“人”,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49.第⑨段运用了 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
50.作者为什么说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
(1)
(2)
51.本文第③段叙述了与链接图片同样的情景,但作者认为这是他难忘的一个温馨情景。对广铁集团免除东莞东站站长、书记职务的做法,网络上争论激烈,看法不一。你对广铁集团的做法有什么看法?简要说明理由。不超过50字。
47.不好。用“笑脸”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突出了人们登上列车、踏上归途的喜悦心情。49.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家乡强大的吸引力和整个中华大地上涌动的归乡热潮。50.(1)春运体现出年文化的精神核心——回家团聚。如果答“春运真正所做的是完成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人间梦想:团圆”或“民间文化是生活文化,往往从生活的形态表现出来”也给分。⑴我们必需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⑵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类各种文化遗产等等,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⑶那些在“城改”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虽然不再拆了,但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实际上是风情商业街。更糟糕的是被世人称作“最后的精神家园”的古村古镇,正在被“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然后大举招商,一个个被改造成各类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的天堂”;在这天堂里连一间见证历史的“博物馆”也没有,导游讲的故事传说不少是为吸引游人而编造的伪民间故事。至于各种名人故居,大都是找来一些与其主人毫不相干的红木家具、老瓶老壶、文房四宝,三流字画,不伦不类地摆一摆,好歹布置个模样;没人拿名人的人当回事,只拿名人的名当回事。还有那种原本安慰心灵的寺庙,无一例外全成了世俗的闹市。至于种种文化遗产,更是这种热热闹闹重新“打造”的对象。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跑到哪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⑷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的快餐文化,用不着太认真。那么,就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⑸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他们好像都活在时光隧道里。虽然身着古装,发型和配带却像时尚名模;没有切确的朝代与地域,一切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礼俗全是胡编乱造;有个老样子就行,或者愈怪愈好,历史在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义,一个空袋子,任什么乱七八糟、炫人耳目的东西都往里边塞。⑹我相信,在这样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文化心怀挚爱与虔敬。如果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伟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实亡?⑺到底什么动机与力量使这种潮流正在变本加厉?我想应当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⑻任何事物进入市场,就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就像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生态。文化更具特殊性。因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畅销、热销、票房、上座率和收视率成倍增长,为了市场人气攀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精神的准则。即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真善美的准则。这准则也是文化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文化也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⑼由此说,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糟蹋文化来赚钱。还有比这样赚钱更无知、更野蛮吗?⑽我们是否听到我们的文化正在呼叫: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了!52. 第⑶节中“聪明”一词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53.第⑶节写到“没人拿名人的事当回事”,这里“名人的人”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54.“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我们不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挂在嘴边吗?如今国人从哪里能够感知这种博大精深?只能去一座城市才有一个的博物馆吗?”①这节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放回原文,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 )55.文章第(3)节到第(9)节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糟蹋自己文化”的这种潮流,请分别概括是哪三方面:56.请根据第三节或第五节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日常见闻和积累,为本文写一个规范,典型的事实论据。52.隐含了作者讽刺、轻蔑的情感。因为这种“发现”行为的背后其实是通过糟蹋文化来赚钱的功利心态,这点可以从后文的“厄运”、“糟糕”等词中看出。53.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54.①C ②这节文字中的两个“一边”所领起的内容恰是对(2)—(5)节内容的概括,同时它也是第(6)节中“这样文化环境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55.(1)“糟蹋自己的文化”这一现象在旅游和影视方面的表现。(2)形成“糟蹋自己的文化”这一现象的动机与力量。56.基于第(3)节或第(5)节内容,围绕“旅游”或“影视”;事实论据的规范、典型(论据表述中有具体的对象)。表现出“对文化的毁坏”。水镇周庄,如今已成为嘈杂、拥挤的旅游景区。陈逸飞笔下那安静美好的双桥边上,永远簇拥着急于留影的一堆堆的游客;河堤两岸的店铺里,原住的居民早已搬走,留下的多为外来的商人,日复一日地卖着千篇一律的纪念品。①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把书视为自己生命的全部,好书悔人不倦,这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读书是要有境界的。②一个目不识丁的幼儿,会翻来覆去的看着他喜欢的一本连环画而不知疲倦,这是他的读书境界;一个学生,会在强烈的求知欲下泡在书店里流连忘返,这是他能达到的读书境界;而一位老人,会在冬日温煦阳光的照耀下,坐在椅子上静静的阅读有如他一生记录的书籍,他会因此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满足,这是他生命之端的一种读书境界。故有人云:“少年读书,如隙中望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不同年龄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生的不同经历,都会有不同的读书境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喜爱书、崇拜书。③常读书,也是一种读书的境界。人若要不断长进,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探求新知识,吸取书中的营养。正如清人萧抡所说的那样:“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意思是说,人心和禾苗一样,得到养分才能生长,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一天不读书,心中便没有好想法。一个月不读书,连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清爽。④读书要有一定的境界,还要会读书。一本书并非皆是精华,满世界的书也并非都是精品,这就要求读书的人能够辨明是非,善于思考和分析,吸取书中真正的精华所在。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一种已经被升华了的读书境界。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⑤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也说出了读书人所追求的两种不同的境界。“古之学者为已”,是说读书人要把看作提升自己修养与心志的途径,刻苦而努力地求索、追求,博闻而强志,胸襟宽广,以“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廓大胸怀为他人造福,同时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可是,孔子也批评“今之学者为人”的浮躁与虚妄,他所说的“今之学者为人”是说读书人的读书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鲁迅先生也曾讽刺过那种“为人”而读书的所谓“文人”,他说,他们其中的一个特征是,必有个雅致的书斋,背后有几大排漂亮的书橱,橱中摆满了精装的典籍等。可是,他们真的认真读书了么?真的认真思考了么?⑥读书若没有高尚的情操,便不免要落到为人的俗套里,即使读了书,也不能致用、致知,即用不到正地方和一知半解而已。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没有幽静的心灵和清明的神智,你怎么能获得经典中的真谛,又怎么能用优秀的文化和高雅的灵魂之光来陶冶自己、洗礼自己?⑦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读书能够让人开阔视野,令人胸怀大志,让人更为热爱生活。越是知识更新快的时代,读书就越有讲究。越是需要知识的年代,读书也就越需要境界。真正的读书人,是以自己全部的身心,从一本本书的字里行间,找到与自己心灵共鸣的所在,最终达到一种只有自己才能够体会得到的精神的升华。所以说,崇拜书,常读书,会读书,有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一个读书人必须拥有的读书境界。57.第一段加点词“悔人不倦”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58.第二段划线句“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A.第一段划线句中的这是指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把书视为自己的生命的全部。B.第二段划线句中的这是指一个目不识丁的幼儿,会翻来覆去地看着他喜欢的一本连环画而不知疲倦。C.第四段划线句中的这一点指的是读书人要能够辨明是非,善于思考和分析,吸取书中真正的精华所在。D.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的“这句话”是指“古之学者为己”。60.第⑤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证明了 的观点。根据本段的论述,请列举一个“古之学者为己”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答案】
57.悔 诲
58.比喻 排比
形象地、浅显地论证了不同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生的不同经历,都会有不同的读书境界,增强了语势。
59.C
60.对比论证 读书要有高尚的情操
举例:略
61.崇拜书,常读书,会读书,有高尚的情操,这是—个读书人必须拥有的读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