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过完,我的朋友小唐满脸愁容地说道:“放假令人向往,但回家过节令人烦躁,国庆宁愿一个人在外待着了。”
小唐是我的初中同学,他博士毕业,在省城的一个研究所上班,有对象但没结婚。他说,每次回老家,总会遇到别人以寒暄的形式、关心的名义,过度打探他的私隐。
“有对象了没?怎么还不结婚啊?”
“你工作这么拼,存了不少钱吧?”
这些越界的“逼问”,有些来自熟悉却又陌生的亲戚,有些来自物理距离很近但心理距离很远的同村人。
不
搭理免不了被评头论足,敷衍了事又会被背地蛐蛐,如实回答则会招来否定批判。
每当这种压迫感袭来,没几个人招架得住,小唐说自己快得“回老家焦虑症”了。而患上这个症状的人不止他一个,诱因也不止“边界被入侵”这一种。
本期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讨厌回家过节?
@狐狸的兔子 互联网运营
原因:受不了来自父母的数落
生活已经够难了,就不跟别人一起为难自己。面对外人故意打探隐私的提问,我都是直接拒绝,从不内耗。
但没想到的是,父母内耗。关上家门,他俩的嫌弃,才是最折磨我的。
中秋回家,村南头的大叔送他女儿的结婚请帖给我爸妈。寒暄言谈间,他提到男方家拆迁户,在市区好几套房子,彩礼几十万。
挺好的,我家给予真心祝福,就这样结束谈话不挺好的么?可大叔话锋一转,非打听我的情况。
我尬笑回应,爸妈的脸也拉了下来说:“28了不知道瞎忙些啥,你女儿还小两岁,懂事多了。”只听对方说:“该着急婚事了,女生拼得再好不如嫁得好。”
对于这种言论,我内心毫无波澜。但等外人走后,爸妈开始数落起来:“考985有啥用?还不如人家专科毕业混得好”“你啥时候给我俩长长脸”。
听到这话,真心塞。我在杭州靠自己努力活着,每年辛苦攒个15万能拿出一半孝顺他俩!于是我吼道:“不像别人那样嫁个暴发户,就给你们丢人了,是吧?”咆哮完,全身乏力。
他们为何不想想,别人这种探听就是不怀好意地攀比,从别人身上找获得感呢!回回掉入别人挖的坑,还要把我拉到那个让心情糟糕的泥潭里。
那一刻,我想到了《凡人歌》里的沈琳,为维持生计,她在失业后干起了月嫂。她的父母知道后,嫌弃她丢人,觉得辛苦培养个大学生竟混成这样,让他们在村里抬不起头。
家未必是避风港,那里的风雨有时也很大。
@Tina 事业编
原因:太累了,不比上班轻松
工作日,时间留在了格子间里;节假日,我就想连着几天睡到自然醒,跟队友一起做点好吃的,再窝在沙发上追一部喜欢的剧。
但现实是,我们必须把靠调休换来的三五天的放假时间留给探亲。
这个过程令人疲惫不堪,可谓在调休的基础上雪上加霜。
离老家300多公里,为避免堵在高速上,我们要么在放假前一天,下班后赶夜路;要么第二天,起一大早。一来一回,再快也要把耗一天时间在路上。
完整的时间,要去看爸妈、看公婆、看双方老人。到了春节,七大姑八大姨家必须走一圈,不然家庭矛盾就来了。在串门中,假期稀里糊涂过完,身体更累了。
除此之外,钱包也很累。
节假日回家不敢空手,不是给现金就是送礼物,因为结婚了,还要给小辈包红包。再加上交通费,每次基本要花上大几千。
现在形势不好,队友时刻面临被裁员的风险;我在体制内稳一点,但也在降薪。
开支方面却在增加,房贷一眼望不到头,快三十了也有要娃计划,不得不抠抠搜搜起来。
真挺讨厌过节的!国庆我俩要参加朋友婚礼,以此为由跟父母说不回去了。反正也确实回不了,不然本月得超支了。
其实,我们从不讨厌放假,也不是不想过节。我们只是想按自己舒适的方式休假、过节。
放松、开心,才是过节的意义。不然,互道“中秋快乐”、“国庆快乐”就没必要了!
最后,真心预祝大家国庆节快乐。只要能开心,你想咋过就咋过!
我不关心人类,我只关心你。
一起作伴,奔向自由。
find your free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