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学刊》2024年第3期摘要

学术   2024-06-03 17:23   湖南  

欢迎关注“云梦学刊”!








(2024年第3期摘要)









当代学术史研究

(中宣部重点建设专栏、教育部名栏建设栏目)







百年党史实践中的哲学问题


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 哲学与法政学院

摘要:如果把中国历史视作一个自我生成、自我呈现的精神谱系,那么百年党史就是这个精神谱系的现当代形态。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个充满内在动力、充满生命力的、流动的精神谱系仅仅视作一个解释的对象、任意建构和重构的对象,便必然遮蔽它的内在张力和奔向未来的动力。相反,如果我们直面这个现当代精神谱系的原始发生和逻辑演进过程,那么它就是一部哲学问题的发生史。哲学问题或问题哲学是我们把握百年党史实践的一种致思方式,而不是一种意见、情绪和情感。百年党史实践中的哲学问题,有社会本体论、社会认识论和社会价值论三个层面,以及基于三个层面之上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三种性质。如果能把三个层面和三种性质的问题还原到百年党史的实践中,并给出一个既有正确性前提又有正当性基础的分析和论证,那么这种真诚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是值得肯定的。

关键词:哲学问题;社会本体论;社会认识论;社会价值论;目的之善






文明自觉与伦理学的文明自信范式


作者陈泽环上海师范大学 哲学与法政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文明逐步成为当代中国的核心话语和实践范畴。就其历史和理论背景而言,现代中国的核心话语和实践范畴经历了一个从社会形态经现代化到文明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应,当代中国伦理学主导性范式也发生了从社会主义革命经现代性价值论向民族复兴的文明自信的范式演进。为构建这一文明自信范式的伦理学,我们首先要在道德本质论和道德价值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自觉;伦理学;文明自信范式











“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未来向度

——兼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作者:陈高华、赵文钰(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

摘要:关于哲学就是哲学史的论争关涉到中国哲学学术和学科的建设方向。在问题导向与历史性的基础上揭示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未来向度,将哲学就是哲学史由客观命题转换为一种主体观念,以历史自觉引领当代哲学创新,就可以把哲学与哲学史统一为朝向未来、不断展开的现实活动。而在以往哲学史中缺席的中国哲学,也可能在未来的哲学史中重新获得自己的位置。从这种理解出发,哲学活动的未来性不仅能够突显出建构话语体系的必要性,还能够赋予作为中国特色话语的历史信仰以生机和活力,更能标示出构建具有真正世界意义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内在规范。

关键词:哲学就是哲学史;未来向度;历史自觉;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










屈原研究







2020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


作者:方 铭、于 静(北京语言大学 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

摘要:2020年,屈原及楚辞研究持续推进。其研究主要涉及屈原研究、楚辞作品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屈原与楚辞作品传播与接受研究、宋玉研究等几个方面,成果丰富,创见颇多。

关键词:屈原;《楚辞》;楚辞学史;楚辞传播;楚辞接受;宋玉




哲学研究









文野之别:现代伦理何以可能成为人类文明之道


作者:邓安庆(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

摘要:现代伦理在人类世俗化生活世界中以普遍的人性、自然法、个体自由、科学理性和公益与私益的权利为基础,才真正表达了现代人道义实存的方式,从而成为普遍文明的方向。但无论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还是启蒙运动,都在弘扬一种道义,从而将这种特殊道义上升为唯一伦理基础,在成为定言命令进程中也同时导致了文化的野蛮化甚至普遍的战争,这是伦理善的一种自身隐匿性。伦理的文野之别,是善的规范有效性与自身隐匿性不可避免地造成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伦理学史为人类文明发展提出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文明;文化;野蛮;伦理善的隐匿性;现代伦理








道德赞同/不赞同的情感反应


作者:李家莲(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

摘要:不以任何既定道德判断为预制前提的道德赞同是道德情感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问题。故,道德赞同的情感反应也相应成了道德情感主义哲学的关键理论问题。自18世纪以降,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者形成了视苦乐感和温暖/冷漠感为道德赞同之情感反应的两种基本观点。本文反对这两种观点,认为道德赞同的情感反应虽然具有主观形式,却不具有绝对的主观性,而是赞同/不赞同机制的客观表达,更确切地说,以承应和定向目的/冲力为内涵的阴阳才是道德赞同的真正情感反应。

关键词:道德赞同;苦乐感;承应;定向目的/冲力;阴阳








档案情感治理:理论内涵、现实意义

与实践路径


作者:  汕头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雷瑞鹏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伦理治理研究中心)、 胡翌霖清华大学 科学史系)

摘要:合成生物学为揭示生命奥秘提供了一条主动建构的新进路,对人类深入理解生命本质和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头设计与构建生命也被认为构成对传统生命观的挑战,引发扮演上帝、挑战生命定义、侵犯生命尊严、干预自然进化等争议。然而,支持构成挑战的部分观点并不符合事实,需要作出反思与澄清:合成生物学不同于上帝从无到有创造生命,而是对自然基因的复制;生命的定义应该走一条建构的路径,并非一成不变;合成生命没有真正地脱离自然进化,应当分有自然属性并可以融合于自然。最终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和风险,谨慎使用合成生物技术,使其致力于造福人类,而非伤害人类。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建物致知;扮演上帝;尊严;自然/非自然;传统生命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秋收起义旗帜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作者: 霞(宜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面对中国革命谁主沉浮的时代之问,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毅然抛弃国民党的旗帜,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帜,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作出伟大抉择。秋收起义也是党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建立革命根据地,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的伟大起点。秋收起义的伟大实践孕育了坚持真理、引领方向、开拓创新、人民至上的伟大旗帜精神。新时代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秋收起义;旗帜精神;时代意义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哲学意蕴


作者:黄月细  刘海娟(深圳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面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使命、目标、内容等,廓清了人才培养中的德才关系、教育中的德教关系及教育实践问题,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为我们深化教育认识和推动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教育观和方法论指导。正确理解和揭示其哲学意蕴,对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及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根本任务;哲学意蕴







语言文学研究








反向探寻的悖谬

——黄锦树小说集《雨》的时空叙事研究



作者:纪海龙  王雪菲燕(中南大学 人文学院

摘要: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黄锦树的小说集《雨》,在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上均呈现出逆向多向的特点。作者以逆向的方式进行时间回溯,找寻祖辈的记忆,却无意中将自己困囿在边缘的位置;以多向的方式使生命不断地轮回与循环,展现出一种狂欢化的生命力量,但这些生命的狂欢都被封闭在胶林里,看似轰轰烈烈,实则静谧无声。这种叙事策略使得他的写作目的与结果之间产生了背离。由此,黄锦树在面对身份认同、民族伤痛等问题时,最初展现出来的积极的寻找姿态,也逐渐变成了尴尬的自我封闭与僵化的自我定义。

关键词:黄锦树;《雨》;时间叙事;空间叙事;马华文学








青年博士论坛








践行积极老龄观:老年形象、老龄文明与伦理进路


作者:郭笑雨(重庆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大力倡导践行积极老龄观,并将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老龄化不是问题,而是实现高阶文明样态的基础与前提。老龄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主体性、经验性、精神性跃迁的必经阶段,其建构必须依托于从伦理层面对积极老龄观的充分解读。针对伦理实践目标,应充分融入古典伦理学、可行能力观、关怀伦理学、儒学修养论等理论价值内涵,塑造积极老年形象;面向老龄社会,应从道德想象力、认同伦理学、叙事伦理学、共生伦理学等思想角度出发,清晰擘画积极老龄文明;针对伦理实践进路,应设法调动老年群体自我创造活力,积极关爱其他群体,着力推动社会厚植老龄文明观念,保障老年群体社会参与机会。

关键词:践行积极老龄观;老年形象;老龄文明;伦理进路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时代诉求、现实问题与实践进路

——基于湖南10所高校的调研



作者:刘小华   康(湖南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绿色化发展的现实之需,是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应然之举。对湖南10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开展调研的结果表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认知不到位、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联动未建立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生态认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构建多维联动教育格局。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时代诉求;现实问题;实践进路
























云梦学刊
关注当代学术,推介优秀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