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点上面的小耳机,播放下文的音频)
从前车马慢,书信远
——《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黄友芹
一、激趣入课,明确任务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与朱元思书》。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
生:给朱元思的书信。
(生朗读)
师:你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王羲之对朋友的情感?
生:想。雪后初晴时,王羲之很想念好友。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暮春三月这句。
师:是的,丘迟描绘了一幅充满魅力的江南图画,展现了故国故乡的吸引力,陈伯之见到信深为感动,没多久就投降了梁朝。我们来读一读《与朱元思书》,结合刚才两封书信看看,古代的“书”有哪些特点?
(生齐读课文)
生:我觉得,古代的书信,可以写事情,也可以写景。
师:这是内容上的印象,还有吗?
生:古代的书信,有时比较含蓄,会在写景中抒情。
师:这是抒情的风格。古人的书信,不仅是应用性文体,有时还有着较为浓郁的审美韵味。如果,没有编者加的文题《与朱元思书》,你能看出来这是一封书信吗?
生:不能,它并没有完整的书信格式,我们不知道是写给谁的。
生:不能,全篇都在写景,很难一看便知作者想表达什么。
师:首先,请同学来模拟刚刚读到的古人信札,把这封信的格式补充完整。
模拟古人信札,把这封信的格式补充完整。
师:谁来展示一下?
生:我在书信的开头补上了一句“元思弟,见字如面!”然后,在结尾处补上了一句“纸短情长,不知所云,祝弟安好。兄吴均字”
师:表达恰如其分。假如,你写信给你的朋友,起笔一般会写什么?
生:我会写“自从上次咱俩在哪里一别,到现在已经隔了多久,我很想念你之类”的。
生:我会问好我的朋友“别来无恙”。
师:吴均写的是什么?
生:是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风光。
师:吴均对这里的风光作了怎样的评价?
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师:那么,我们从这里入手,改写这封信试试看——
(生准备)
生:元思吾弟,今日来信,向你介绍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风光,这里有世上独一无二、美到极点的景色。
师:这样,我们先来轻地读一读——
(生读)
师: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烟”,是一种薄而淡的雾气。我们读到哪些古诗中有“烟”的?
生:多少楼台烟雨中。
生:绝胜烟柳满皇都。
师:同学们从句子所描绘视角的大小、高低想一想:风、烟、天、山,这是从——
生:大处着笔。
师: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融为一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是谁乘着小舟随着江流漂荡,随意地向东或向西漂流?
生:是我,作者本人。
师:这句是从……
生:小处着笔,从具体的某个点写。
师:大处写意,小处聚焦,你能根据这两句,揣度作者的内心吗?
生:他的心是恬静的,看风烟俱静,看天地一色。
生:他的心是惬意的,不是着急赶往某一个目的地,他就在江上任意飘荡。
师:对吴均来说,船行的速度、旅程的方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的沉醉。这封信,起笔没有寒暄,直上这样安静、淡定而又松弛感满满的句子,有着怎样的效果?
生:给整个信件定下了一种淡淡的调子。
生:会让读信的人也和他一起,融入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之中。
师:好,那么,请同学们把第一小节完整地改写好。注意,要保留作者起笔的恢宏之气和洒脱的心境。
(生写)
三、活动2: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封内容饱满的信
师:这封信具体写了什么呢?请大家根据课文,来丰富我们的改写吧——
这里有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这里有……,……,……
生:这里有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生:这里有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生:这里有鸟,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生:这里有蝉,千转不穷。
生:这里有猿,百叫无绝。
富春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千丈见底,清得可以看到水里的游鱼和水底的细石子。
富春江的…,真……啊,……
生:富春江的山真高啊,它们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向远处延展。
生:富春江的山真陡峭啊,它们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生:富春江的泉水真清啊,激打石头的声音很清越。
生:富春江的鸟儿真可爱啊,它们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生:富春江的蝉声和猿声真悠长啊,它们一声接着一声,接连不断。
生:这里有生机美,不仅有静态的山石林木,还有动态的水、泉、鸟、猿。
师:动静结合,充满生机。
生:这里有音乐美,不仅有泉水泠泠之声,还有啁啾鸟鸣之声,还有蝉嘶猿啼之美。
生:这里不仅有视觉之美,也有听觉之美。
师:这里有没有光线的变化?
生:这里不仅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的昏暗,也有“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透过树叶的斑驳的阳光。
师:这是光影交错之美!同学们,这里的景很有灵性。我们中国古代的文人,常常会通过什么,来让静态的景物富有灵性?
(生静堂)
师:明明是静态的山、溪、谷,左思运用了多少个动词?
师:拟人化的动词,活化静态之景。吴均信中的山石寒树,也都在静态中有着动态之美。然而,这里的山石不仅活跃,还有一种什么情趣?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生:吴均笔下,这些山峰好像在争,比比谁更高、谁更远。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嚶嚶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生齐读)
生:吴均有风景是有声音的,有泉水激石的声音,好鸟鸣叫的声音,蝉和猿的叫声。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生:不宜去掉,可能是作者觉得前面写树,只写了一句,写得还不够,所以结尾再补一笔。
生:我也认为不能去掉,结尾再回到景色当中,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师:我们也记下来:以景为结束,用持续地欣赏表达沉醉之情。在同学们共同努力下,我们改写信件的内容已经比较饱满了,还要点明写作的目的。作者写这封信,仅仅是为了告诉友人“富春江的景色真美”吗?
四、活动3:查档人物渊源,写一封目的明确的信
师:来看看,高峰体验富春江美丽的风光之后,作者发表了一句怎样的议论?
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师:这里的“者”是什么意思?
生:……的人。
师:结合注释,说说看这句话的意思?
生:像老鹰飞到天上去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高耸的山峰就会平息一颗热衷功名的心;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优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师:作者跟好友朱元思说这些,他想表达什么呢?
生:吴均说富春江的景,美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他想告诉朋友他对这里山水的热爱。
《与朱元思书》创作于社会动荡的南北朝时期。当时,很多有才能的人,苦于对政治的失望,纷纷远离政治,归隐山林,避世隐居。
在统治初期,梁武帝萧衍尚能留心政务,对前朝弊端予以纠正。他尊重门阀世族,恢复他们尊崇的地位,并尽量授予宗室诸王实权。
晚期,随着功成业就、年事增高,梁武帝对政事懈怠、沉溺佛教。在政治上,他漏洞百出,特别是在处理与北魏的问题上,更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出现了“侯景之乱”。梁朝开始走向衰落。
本文作者,吴均生于469年,死于540年,武帝的统治时间为(502年到547年),吴均正好见证了梁武帝从盛转衰的过程。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经人举荐,深为梁武帝赏识,官职升到“奉朝请”。吴均上表想写《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他私自撰写《齐春秋》,成稿30卷。书中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焚书免职。不久,武帝又召令吴均撰《通史》,从三皇到齐代。吴均撰本纪、世家已毕,惟列传未就而去世了。吴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其文清拔,为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
师:吴均起初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朱元思现在朝中为官,吴均可能想通过信告诉他什么?
生:吴均想要告诉朋友,已经不做官了的他,正在流连山水,逍遥自在。
生:吴均希望朋友也不要在官场极力攀高了,最好早日觉醒,辞官归隐。
师:好的。我们也把它们写出来,明确地表明写信的旨意。
(生活动)
师:好的,请同学把改写后的信件,完整地展示一下。
(生展示)
五、活动4:比对原文风格,学一种清新超拔的文风
师:大家改写的信件,格式规范,语言优美,表意明确。那么,对照我们的信,再读读吴均的信,同学们想一想,“吴均体”有哪些特点呢?
(男)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女)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齐)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男)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女)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男)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女)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男)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齐)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男)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女)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男)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女)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男)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女)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男)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生朗读)
生:“吴均体”句子比较整齐,用对偶多。
师:举个例子?
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师:同学们把所有的对偶都找出来,读一读,看看它们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生: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生: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生:形成对偶,要上、下句字数相等,且同样的位置的词一般词性相对。
师:好的,记下来,句子工整。再从句子的长短上看看呢?
生:多用短句,这篇文章多用了四字短语,显得很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很强的韵律美。
师:不仅有整齐之美,它们还简洁凝练。那如果,把这几个突在外面的长句,全都改为四字短语的,会更好一点吗?
生:不能改,改了之后全篇清一色四字短语,太过呆板。现在这样,整句中偶尔夹杂一点散句,有一种错落有致之美。
师:是的,读起来文气舒缓,画面舒朗。我们也把它记下来。通篇四字短语如此之多,并没有堆砌之感。一百多字中,有山有水、有声有色,细密纤巧得如同一首诗。那么,收信人朱元思能读懂吴均的心意吗?
生:我觉得,既然他俩是好友,朱元思了解吴均的思想和处境,那他肯定会读懂这封信。
生:朱元思是吴均的朋友,他也可能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生:吴均在信中写“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朱元思很有可能也是胸怀天下、想治国安邦的读书人。
师:如果你是朱元思,读了好友吴均的信,你会怎样?
生:我想,我可能会听吴均的建议,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第一,毕竟朝廷看上去气数已尽,好多有识之士都归隐了;第二,我的好朋友吴均说,外面景色很美,这些年忙于杂务,我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第三,现在世道艰难,我做官也不安全了。
师:你的陈述条理清晰,主题也很鲜明:世界那么美,我想去看看。这是“穷则独善其身”型的朱元思,还有不一样风格的吗?
生:如果我是朱元思,收到吴均的信,尽管他写得很美,但我可能不会生出归隐之心。当前,国家正处用人之际,它有丑陋的地方,但作为国家的臣民,还是要深深爱着自己的国家,而不是消极避世。我可能会写一封信给吴均,耐心地化解他胸中的不满,劝他等待时机成熟,再回朝廷报效国家。
请模仿吴均《与朱元思书》的风格,写回信《答吴叔庠书》。要求:
1多用四字短句,偶间散句。
2多用对偶之句,对仗工整。
3表明自身态度,情理相融。
【教师示范】
《答吴叔庠书》
叔庠吾兄:
弟元思敬上
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