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卷之笔,当含张力
文摘
2024-10-21 06:12
江苏
【黄友芹初中作文写作实验室】08.收卷之笔,当含张力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提出“峰终定律”,指结尾写得好,会给文章增色一大半。结尾对整篇文章品质的提升与贡献,不啻于开头。本期推荐的三篇佳作,为我们呈现了三种很有张力的结尾,或紧扣主题发表议论,或直抒胸臆以情动人,或创设情境言尽意远,给文章增添神韵。写作者通过文章把见闻感受告诉读者,期待激发其趣味和深思。这种用议论点明主旨的结尾方式,与主体构成一个整体。这样既是结束,也是邀请读者参与自己的讨论。陆润卿同学的《点亮夜空的“小红花”》一文,讲述了“我”和母亲之间“每天都要认真拥抱”的小约定。焦躁而低落时,母亲的怀抱给我满满的能量;忙碌一天后,母亲的拥抱给我快乐与温暖。在文末,作者发表议论、延伸文章,指出仪式感的核心是“爱”以及它于平常生活的意义,含蓄地对读者发出号召:增添一点仪式感,点亮生活。结尾处,直接抒发感情绾结文意,引发读者的共鸣。抒情式结尾讲究一个“真”字,如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雨》的结尾,用了“我想念昆明的雨”一句作结,表达心声,深情含蓄。宋亦涵同学《高淳的风》,以纯美的笔触,写出高淳的风柔和、多彩和充满温情。对高淳风的“会说话”“有爱”“充满烟火味”的描写,再现了高淳富足美好的生活图景。结尾指出,哪怕是秋风萧瑟都是美的,因为“萧瑟之后,冬日过去便又是重生。此时,风又带给我希望与憧憬,向我娓娓道来这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我喜欢高淳的风”。这样的结尾以情动人、余味无穷,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情境式结尾,通常融情于景、情景合一,让整个作品显得含蓄隽永、令人回味。陈雨欣同学的《爱意,在细微处弥散》一文,在夕阳斜照下外公出院的场景开头,倒叙了外公突发疾病住院住了很久,外婆日夜照顾,点点滴滴中爱意柔和绵长,直至外公康复。结尾再回到开头,聚焦“外婆接外公出院”这一美好的画面,相濡以沫的两位老人,温暖明亮的一抹夕阳。再把镜头推到家中,用开启的大门、轻飞的灰尘、如昔的家,构成一幅如老电影般的画面。深深爱意,便在这空气中、在这字里行间弥散、氤氲。这样的结尾具有较强的代入感。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结尾之法林林总总,无论我们选用哪种方式,当讲究“媚语摄魂”,即有意用自然妥帖之笔将文章的立意与情感向更高处推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