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温度骤降,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小朋友不适应,感冒、腹泻也成为这个季节的多发疾病。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家长们能积极关注,做好预防措施,共同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
01
主要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02
传播途径
1.呼吸道飞沫传播为。
2.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03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3.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4.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二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01
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02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
4.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03
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01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02
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03
预防措施
1.外出回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尤其是成人,虽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对小朋友经常接触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晾晒、消毒。
四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01
主要症状
俗称“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
02
传播途径
多发于夏秋季,传染途径多为污染的毛巾、洗脸盆、手指或其他用具等
03
预防措施
1.注意手部清洁。
2.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
3.各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避免共用、混用毛巾和脸盆。
4.有条件可以对毛巾煮沸消毒,但不能使用酒精消毒剂,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健之素、漂白粉、次氯酸钠等。
五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01
主要症状
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0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03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六
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01
主要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常见症状主要包括就是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胸闷。低血压休克。出血充血。肾脏损害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02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其次是通过消化道传播,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也会造成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还有就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伤口进行传播。也有可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03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2.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不要夜宿在果园等户外场所以防螨虫叮咬;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等;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
3.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救诊。
秋冬季疾病多发,让我们一起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撰稿:黄 琼 陈 茜 编辑:彭春仪 审核: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