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自主可控
所谓的自主可控,说白了就是在关键产品和技术上不要被美国拿捏。
具体来说。
一方面是我们的产业长期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不光是苦哈哈只能赚个辛苦钱,而且在关键技术领域还受制于人。
时任中国驻德国大使,就讲过这么一个事。
疫情期间,全球对测温枪的需求激增,测温枪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但那时候我们却生产不出来。
原因就在于其中的红外传感器需要从德国进口,而德国工厂当时处于停摆状态,缺了这样一个核心部件,测温枪当然造不出来。
另一方面,是美国近些年越来越频繁地将高技术产品“武器化”。
从古早时期,我们就听说过,全球万维网根服务器被美国政府留了后门,到当下,美国时不时就会对我们禁售芯片,作为打压我们的手段,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产业安全。
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无论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不受制于人,还是想多赚点钱搞产业升级,自主可控都势在必行。
那么究竟哪些行业会是自主可控的重点呢?我看自媒体上对这一问题讨论得也比较多。
其中军工和农产品呼声很高。
但柏年觉得这两个行业跟自主可控关系不大。
先来说说军工,从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和西方的蜜月期结束后,我们就没有再采购过西方的武器装备。
后续也只是少量从俄罗斯进口过一些主战装备,在吃透苏式装备的基础上做了自己的创新。
客观上来说,军工产业早已实现与美国的“脱钩”,不需要看美国人的脸色。
当然有人会说:“飞机、导弹不需要芯片吗?那不还是会受美国影响吗?”
武器装备需要芯片不假,但它们最核心的指标是皮实可靠,而不是像手机电脑那样追求的是高性能。
当下国内成熟的制程是完全能满足军工需要的。
因此,军工不太可能是自主可控的重点。
再来说说农产品,乍一看,理由也非常充分。
毕竟中国每年超过八成的大豆需要从外国进口,其中美国大豆占了大头,要是美国不卖给我们,那我们不得饿死。
这其实是种误解。
一是我们每年进口九千万吨大豆主要是为了榨油和做饲料,是为了满足大家吃好的需求,影响不了粮食安全,小麦、玉米和稻米这些主粮自给率一直都维持在95%以上;
二是,农产品市场是相对稳定的,如果美国敢在大豆上做文章,那手里的几千万吨大豆要卖给谁呢?
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承接这么大的量,在这种价低量大的产品上使坏水,大概率是得不偿失的。
那到底哪些行业值得关注呢?
不妨大家看看手头有什么东西是美国造的,而我们暂时还替代不了?
剩余的内容可支付50微信豆解锁全文(1元=10微信豆),或者加入我的私密粉丝交流群【柏年的财富圈】查看往期及未来一年共计约50篇付费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直接加入